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9 12:09
摘要1. 信度信度(Reliability)主要指测量数据(资料)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即研究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重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信度主要受到随机误差的影响,且随机误差越大,信度越低。这些随机误差主要来源于被调查者和调查者的主观影响、调查内容的不明确性以及调查环境和时间等因素。当资料来源于一个观察者时,但目前仍旧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阻止观察者个人的主观性介入,使得信度问题尤为突出。在进行信度测量时,社会调查者应当通过明确、具体、训练和联系等方法来避免信度问题。2. 效度效度(Validity)主要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测量工具所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质的准确程度。效度越高,表示测量结果越能准确、真实、客观的显示其测量对象的真实特征。评估测量效度的准绳主要包括:表面效度,即实证测量的结果与我们头脑中预测结果的吻合程度;标准关联效度,即预测效度,是指由标准所确定的效度;建构效度,即假设性建构是否为外部数据所支持,以及和内容效度,一个测量涵盖某概念意义范围的程度。艾尔·巴比认为检验效度时最需要了解的不是各个效度之间的联系,而是其逻辑关系。二信度和效度的关系信度是指测量过程中的可信性和稳定性,效度是指测量过程中的有效性。社会研究学家当然都希望自己的测量既有信度,又有效度。不过,同为测量标准的信度和效度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使它们之间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1. 信度和效度之间相互联系首先,信度和效度都源自于真分数理论。它提出实际测得的分数等于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和。这里的误差往往有两种: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社会研究方法》一书中曾提到,失败的信度可被视为一种随机误差,而失败的效度则是一种系统误差。影响信度和效度的因素可能来自于调查者及被调查者的主观印象,也有可能来自于测量工具或环境等因素。任何社会调查中,无论缺乏信度还是效度的测量,都是没有用的。同时,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在测量过程中,如果收集的资料不可信、不可靠,那么它肯定不能有效地说明研究的对象的真实情况。所以效度高,信度一定高。但是,除随机误差外,效度还受到系统误差和其他变量的影响。所以信度高,效度也不一定高。2. 信度和效度相互制约其次,信度和效度之间除了相互联系,同时也相互区别。在实际社会调查中,研究者常常为了获取效度而舍弃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09试从研究内容和影响误差的角度阐述信度和效度的关系好的亲请稍等1. 信度信度(Reliability)主要指测量数据(资料)与结论的可靠性程度,即研究方法、条件和结果是否可重复。在社会科学研究中,信度主要受到随机误差的影响,且随机误差越大,信度越低。这些随机误差主要来源于被调查者和调查者的主观影响、调查内容的不明确性以及调查环境和时间等因素。当资料来源于一个观察者时,但目前仍旧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阻止观察者个人的主观性介入,使得信度问题尤为突出。在进行信度测量时,社会调查者应当通过明确、具体、训练和联系等方法来避免信度问题。2. 效度效度(Validity)主要是指测量的有效性,即测量工具所能测出其所要测量的特质的准确程度。效度越高,表示测量结果越能准确、真实、客观的显示其测量对象的真实特征。评估测量效度的准绳主要包括:表面效度,即实证测量的结果与我们头脑中预测结果的吻合程度;标准关联效度,即预测效度,是指由标准所确定的效度;建构效度,即假设性建构是否为外部数据所支持,以及和内容效度,一个测量涵盖某概念意义范围的程度。艾尔·巴比认为检验效度时最需要了解的不是各个效度之间的联系,而是其逻辑关系。二信度和效度的关系信度是指测量过程中的可信性和稳定性,效度是指测量过程中的有效性。社会研究学家当然都希望自己的测量既有信度,又有效度。不过,同为测量标准的信度和效度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紧张关系,使它们之间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1. 信度和效度之间相互联系首先,信度和效度都源自于真分数理论。它提出实际测得的分数等于真分数和误差分数之和。这里的误差往往有两种: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社会研究方法》一书中曾提到,失败的信度可被视为一种随机误差,而失败的效度则是一种系统误差。影响信度和效度的因素可能来自于调查者及被调查者的主观印象,也有可能来自于测量工具或环境等因素。任何社会调查中,无论缺乏信度还是效度的测量,都是没有用的。同时,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在测量过程中,如果收集的资料不可信、不可靠,那么它肯定不能有效地说明研究的对象的真实情况。所以效度高,信度一定高。但是,除随机误差外,效度还受到系统误差和其他变量的影响。所以信度高,效度也不一定高。2. 信度和效度相互制约其次,信度和效度之间除了相互联系,同时也相互区别。在实际社会调查中,研究者常常为了获取效度而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