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0:20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14:49

一、莎的意思:

1、多用于人名、地名。

2、〔莎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的块根称“香附子”,可入药。

二、莎的拼音:shā,suō

三、莎的部首:艹

四、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五、造字法:形声。从艸,沙声。

六、相关词组:

戾莎、馺莎、蔢莎、青莎、莎帷、莎虫、踏莎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顺:横、竖、竖、点、点、提、竖、撇、点、撇

二、词组释义:

1、踏莎[ tà suō ]

《踏莎行》词牌的省称。

2、捼莎[ ruó shā ]

两手相切摩。

3、挼莎[ ruó shā ]

亦作“ 挼挲 ”。揉搓,搓摩。

4、绿莎[ lǜ shā ]

意指绿色的莎草。

5、细莎[ xì shā ]

小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14:50

莎的本意是指草名,即香附子,多年生草本植物。莎也多用于人名、地名。

莎车:中国汉代西域都护府所辖诸国之一,也是莎车国都城。位今维吾尔自治区塔里木盆地西缘,莎车县、叶城县一带,东界塔克拉玛干沙漠,西邻帕米尔高原,南傍喀喇昆仑山。

扩展资料:

1、莎,镐侯也。——《说文》。亦名沙随,一名地毛,其实附根而生,谓之缇。即今香附子。

2、薜莎青薠。——《汉书·司马相如传》。

3、青秋莎靡。——潘岳《射雉赋》。

4、田无立禾,路无莎薠。——《淮南子·览冥》。

5、又如:莎池(周围长有莎草的水池);莎岸(长着莎草的岸边);莎洲(长有莎草的水洲);莎香(莎草的香气);莎庭(长满莎草的庭院);莎径(长满莎草的小路);莎阶(长满莎草的台阶);莎台(长着莎草的楼台)。

6、通“蓑”。如:莎笠(即蓑笠),莎衣(蓑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莎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14:50

本意是指草名,即香附子,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的块根称“香附子”,可入药。

出自《尔雅翼》:“莎,茎叶都似三棱,根若附子,周匝多毛,大者如枣,近道者如杏仁许,谓之香附子。”

作动词时可以指花叶脱落,凋谢,出自唐·陆龟蒙《杞菊赋》“尔杞未棘,尔菊未莎,其如予何,其如予何。”


扩展资料:

莎的词组:

1、莎笼

用一长条布裹身做成的宽松裙子,在腰部用塞或卷的方法加以固定,主要为马来群岛和太平洋岛屿上的男女穿着。

2、莎衣

蓑衣。莎,通“蓑”。是北宋诗人杨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3、蒙娜丽莎

也译作莫娜丽萨。意大利画家达·芬奇1503—1506年为佛罗伦萨商人之妻蒙娜丽莎所作的肖像画。

参考资料:莎_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14:51

莎 拼音:shā suī suō 
【取名常用字意】莎:温和伶俐,勤俭多才,中年吉祥,晚年隆昌,荣贵之字。
【基本词义】
◎ 莎 suō
〈名〉
(1) (形声。从艸,沙声。本义:草名。香附子)
(2) 同本义 [cyperus]
莎,镐侯也。——《说文》。亦名沙随,一名地毛,其实附根而生,谓之缇。即今香附子。
薜莎青薠。——《汉书·司马相如传》
青秋莎靡。——潘岳《射雉赋》
田无立禾,路无莎薠。——《淮南子·览冥》
(3) 又如:莎池(周围长有莎草的水池);莎岸(长着莎草的岸边);莎洲(长有莎草的水洲);莎香(莎草的香气);莎庭(长满莎草的庭院);莎径(长满莎草的小路);莎阶(长满莎草的台阶);莎台(长着莎草的楼台)
(4) 通“蓑”。如:莎笠(即蓑笠);莎衣(衰衣)
【词性变化】
◎ 莎 suō
〈动〉
(1) 花叶脱落,凋谢 [wither]
尔杞未棘,尔菊未莎,其如予何,其如予何。——唐· 陆龟蒙《杞菊赋》
(2) 另见 shā
【其它字义】
● 莎
shāㄕㄚˉ
◎ 多用于人名、地名。
◎ 莎 shā
〈名〉
(1) 莎鸡,虫名。即“纺织娘”。别名为“莎虫”。学名“螽斯” [katydid]
六月莎鸡振羽。——《诗·豳风·七月》
(2) 另见 suō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