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2:2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02 00:19
我们需要认识的是,心理咨询师能解决的问题只占10%左右,从心理咨询师的神坛上走下来,有助于我们客观地对待来访者的问题。并且,心理咨询师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是:来访者愿意问题被解决,即允许咨询师帮助解决问题。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早期经历、力比多、潜意识等决定了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一个案例咨询长达10年之久,在这个过程中,咨询师通常是利用来访者的觉察和内省能力,挖掘来访者的早期家庭环境、与父母的关系以及早期创伤经历,以此来解释困扰来访者的问题。最终目标是让来访者通过内省,发觉自我未曾“发育”的部分,并且使其重新“发育”。发育不是指身体器官,而是指心理功能的成熟与发展,比如,与母亲的依恋关系,如果来访者的问题集中在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上,那么精分学派咨询师一般会追溯来访者与母亲在婴幼儿时期的依恋建立是否完善;比如对父亲的性别认同,如果来访者的问题是有*倾向,那么,有可能是在童年时期未感受到父亲的男性力量,从而对自己是一位男性未产生性别认同,导致成年后的特殊性倾向等。
精神分析属于长程咨询,一般人承受不起,因为长达10年,不说一个人的精力,单单是咨询费用也是难以承担的。而且,精神分析咨询容易使来访者产生愤怒,因为如果经过咨询师的分析,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父母早期的养育方式,而这种方式是不可逆转的,而且父母的养育方式是在他们看来最好的方式。因此,精神分析是有适用人群的,认知性和领悟性高的来访者或许更加适合使用此法。因为,精神分析使他看见了他的生命历程,使他反省认识现有问题的可能原因,领悟本身可能就带来治愈。而对于那些低知识水平的来访者,他们可能很难内省领悟,或者领悟到问题在于与父母早期的关系之后,对父母产生怨恨,不可释怀,那么问题就不太可能得到解决。
一开始,精神分析咨询师使用内省觉察技术,然而,这种技术耗时费力。后来发现,有一种更有效的内省技术,即谈话法。来访者与咨询师交谈,从中获得领悟更加简单与快速。这也是精分学派的一次完善。
精神分析是心理学的第一势力,由于它的决定论和归因论带有过多的生物学色彩,很多心理学家对它是持有反对态度的。逐渐地,行为主义学派不断发展,并被心理学家重视,认为人的一切行为包括不良问题都是习得的。这种观点比精分学派的观点更加灵活、更加容易接受,实践操作起来也更加具有可评估性。继行为主义治疗之后,人本主义咨询流派迅速崛起,以积极关注、共情等原则为基础,以来访者为中心,咨询成功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和谐的咨询关系,否则,很难保证咨询的顺利实施。
李子勋老师以他多年的咨询经验告诫我们,想要成为心理咨询师,不能仅仅掌握某一个流派的理论和咨询技术,不要把自己陷入某一个理论。不要持动力取向的观点,而是持整合取向的观点,所谓动力取向是指仅仅侧重与某一个流派的观点。这对于咨询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咨询师会根据咨询个案发展的情况去做出评估,采用多种方法结合的方式,以达到治愈的效果。
李子勋老师的观点,也符合了后现代主义心理学的理论精髓。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种新的思潮,是后现代主义时代精神的产物。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俗成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生活或行为的。在一定程度上,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反映了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从产业商品过渡到消费商品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社会心态。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对行为主义的机械还原论、弗洛伊德的生物还原论和人本主义学派的“自我中心论”的批评以及加强对高级心理研究的建议是值得深思的。但对主流心理学的全盘否定,对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因果决定论的怀疑是没有根据的。
此外,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直接渊源于社会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发展的继续。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代表了心理学的研究从行为观察、认知研究、精神分析、自我肯定向美学、伦理学、社会学领域的渗透和延伸,超个人主义心理观是后现代主义心理学思想的核心。
超个人主义心理学是后精神分析时代的一个心理学流派。其基本内容是:
一、在对人性的观点上:认为人既是心理的又是精神的。但人性主要是精神的。追求精神应该称为人的生命的中心。(在“后现代心理学”中,有说过“人之所以觉得不幸福,是因为期望太高”)
二、在研究对象上:主张研究超我超时空意识。
三、在研究方法上:主张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只要有助于解决超个人心理问题就可以被心理学研究所采用。
四、在研究任务上:主张整合各种方法。将科学实证与理性思辨结合,内省观察、现象学与动力心理学相结合,东方智慧与西方的超个人主义心理学相结合。这样可以整合各心理学流派并且扩大心理学的影响力。
在第四点中,提到了东方智慧的重要性,在这次学习之前,我认为心理咨询师只需要掌握心理咨询技术并懂得应用即可,而李子勋老师告诉我们,要重视心理咨询的多元化与本土化。很多问题,单纯心理咨询是解决不了的。他举了一个团体咨询的例子:一位母亲的孩子在5岁时溺水去世了,她很多年都接受不了这个事实,也不能再次怀孕。当这位母亲把这件事开放后,*要求其他人向这位母亲提一个对这件事的看法或者建议。其中一位女士提出了一个观点:她的老家有一个“童子命”的说法,就是说这个孩子的寿命只有5年,时间一到,他就该离开了,他去另一个地方生活了。李子勋老师在大家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之后,问这位母亲,其中哪个观点对她安慰作用最大,哪一个让她听后觉得很容易接受,愿意接受。这位母亲说,就是那个关于“童子命”的说法。后来,*说,在那次咨询1年之后,那位母亲就怀孕了。李子勋老师通过这个案例告知我们,做心理咨询,很多时候,也要结合着本土文化。并且,有些文化传统对于事件的解释,本身就是治疗,如“吃亏是福”、“破财消灾”等,因此也可以说,心理学就是解释学。
李子勋老师是一位心理咨询大师,对各个学派的咨询技术融会贯通,使用起来也是游刃有余。在课程学习中,*的很多观点令我印象深刻,现结合着自身的理解对零散碎片进行加工,以使得内容丰富,也不吝与大家分享,以备日后不断温习与实践。
有关咨询整体原则:
1、保持未知心态:很多来访者在此次咨询之前,很可能已经被其他咨询师接待诊断过。那么,要对转诊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一切认知判断保留中立态度,保持未知心态。在重新确认来访者的问题时,可以问他,“在未被上一位咨询师诊断之前,你通常是怎么看待你的表现的?”等
2、发现事情背后的原因:如果来访者是一对夫妻,咨询的是冲突问题,我们不是和冲突交流,而是和夫妻交谈。假如你的来访者是患有抑郁症,我们不是和抑郁症打交道,而是和“人”打交道。
3、积极关注:我们要关注非抑郁部分,发现闪光点,从这部分工作。只有这样,好的、健康的一面才会不断扩大,从而去影响抑郁部分。
4、关注问题背后的隐喻,关注事件的结构,而不是事件的内容:我们不要纠结于“夫妻对于孩子该不该出国的争论”本身,而是透过此事,寻找导致矛盾的更深层原因。
有关女人及孩子教育:
1、家庭幸福是女人的事,因为中国的文化是母性的文化,女人主导家庭,家庭以女人的情绪为主导的。所以,女人幸福,会惠及整个家庭。幸福的建设是要让女人有爱,有幸福的能力。
2、女人通过关系去表达美好的自我,而不是通过自我与自我的关系去认识自我。因此,关系对于女人来说,至关重要。
3、女孩是母亲生命系统的延续,因此,女孩务必和母亲处理好关系。如果关系不好,很多运气都会溜走。
4、父母总是以“已知”去解读孩子,比如“我就知道你会怎样……”,这是错误的。父母要永远关注孩子本身的解释,永远保持好奇。毕竟爸爸妈妈的时代已经不再,永远将孩子放在未知的位置。
5、90后的孩子是在自恋(自爱)文化下长大的,孩子是自己跟自己比,而母亲没有自恋,喜欢跟别人比,所以总是不满足。90后孩子没有强烈的物质需求和竞争动力。在自恋文化中长大的孩子,自我很丰满,容易快乐、谦虚。
6、父母“替代”孩子做事,孩子就会丧失将幼稚型自恋发展成成熟性自恋的机会,让孩子丧失了边界。这是不好的,所以要给孩子做事的机会。
7、不是“否定”“替代”,而是“并存”“分享”。——如“宝贝,你们这代人的想法很特别,你想不想知道妈妈那代人对于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
有关咨询方法:
1、行为认知疗法:如何处理孩子不上学,厌学的问题?——改变-帮助计划
从可以改变的地方入手,you can do?的部分。帮助计划利用蝴蝶效应,从细微处入手。
2、完形疗法:完形-发展能力。有缺陷是因为功能不全,发展提升能力就可以了。
3、后现代疗法: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放弃真实的原因,根植于解决问题。
结语:
走入心理学,与心理学结缘,也仿佛是一入侯门深似海,因为有学不完的未知领域,等着我们步步靠近。心理学将乐观分为两种,一种是主观主义乐观,即不依赖于物质或外界,天然的乐观;另一种是客观主义乐观,即依赖于社会标准与外界反馈的乐观。如果想要做到主观主义乐观,难如登天。而学习了心理学,我相信这会是一种渐进性的可能。如果,你的目标也是成为一位心理咨询师,请心怀慈悲,报以期待,*自我,要成为那个“只要看见你,就能给人疗愈力量的咨询师”。完满的人生,助人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