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镫法的来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2:25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6 21:48

“拨镫法”首见于唐林韫《拨镫序》:〖韫咸通末为州刑掾,时庐陵卢肇罢南浦太守,归宜春。公之文翰,故海内知名。韫窃慕小学,因师于卢公子弟安期。岁余,卢公忽相谓曰:『子学吾书,但求其力尔。殊不知用笔之力,不在于力,用于力,笔死矣,虚掌实指,东西上下,何所图焉。常人云『永』字八法,乃点画尔,拘于一字,何异守株。《翰林禁经》云:笔贵绕左,书尚迟涩。此君臣之道也。大凡点画,不在拘之长短远近,但无遏其势。俾令筋骨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此画尔,非书也。吾昔受教于韩吏部,其法曰『拨镫』。今将授子,子勿妄传。推、拖、捻、拽是也,诀尽于此,子其旨而谓乎。
我们从 《拨镫序》中得到这样几点信息:
1《拨镫序》是一部书法技*著的序文。
2“拨镫法”的师承关系,即林韫传自卢肇,卢肇传自韩愈。
3“拨镫法”的基本要领是 “推、拖、捻、拽”。
南唐李煜《书述》:〖昔有七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王、传授与欧、颜、褚,陆等,流于今日。然世人罕知其道者。孤以幸会得受诲于先生(据沈尹默先生考证此即辨光)所谓法者,擫、押、钩、揭、抵、拒、导、送是也。〗
按照李煜的说法,“拨镫法”传自晋卫夫人,较林韫传自韩愈说早四百余年。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