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1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08-30 11:57

1、文章是为了告诉我们:人有无穷的欲望,如果不知道满足,便会什么得不到,在失去的时候,才开始幡然醒悟,人生有得必有失,想得到所有好的东西是不可能的。况,世间没有绝对的完美,学会知足,接受自己所拥有的。

2、把西瓜扔了,去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指把大的东西事情给搁置了却去把小的东西事情看的重要;重视了次要的,却把主要的给忽视了。

3、《小猴子下山》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

懂视网 时间:2022-11-17 08:43

1、小猴子下山的故事这则寓言深刻地说明了盲目从众心理的危害。我们要培养兴趣爱好,要从增强好奇心开始。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好奇”的层次上,应该由好奇心开始,发展为兴趣爱好,由兴趣爱好逐步发展为情趣、志趣。

2、有些同学好奇心强,但没有主见,好随波逐流,对什么事情只有三分钟的热度。这种消极盲目的从众心理,危害十分严重,我们一定要注意克服。

3、小猴子下山故事: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它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它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小兔跑进树林子,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懂视网 时间:2022-11-17 08:43

1、小猴子下山的故事这则寓言深刻地说明了盲目从众心理的危害。我们要培养兴趣爱好,要从增强好奇心开始。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好奇”的层次上,应该由好奇心开始,发展为兴趣爱好,由兴趣爱好逐步发展为情趣、志趣。

2、有些同学好奇心强,但没有主见,好随波逐流,对什么事情只有三分钟的热度。这种消极盲目的从众心理,危害十分严重,我们一定要注意克服。

3、小猴子下山故事: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它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它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小兔跑进树林子,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懂视网 时间:2022-12-07 10:34

1、小猴子下山的故事这则寓言深刻地说明了盲目从众心理的危害。我们要培养兴趣爱好,要从增强好奇心开始。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好奇”的层次上,应该由好奇心开始,发展为兴趣爱好,由兴趣爱好逐步发展为情趣、志趣。

2、有些同学好奇心强,但没有主见,好随波逐流,对什么事情只有三分钟的热度。这种消极盲目的从众心理,危害十分严重,我们一定要注意克服。

懂视网 时间:2022-12-07 10:34

1、小猴子下山的故事这则寓言深刻地说明了盲目从众心理的危害。我们要培养兴趣爱好,要从增强好奇心开始。但是不能仅仅停留在“好奇”的层次上,应该由好奇心开始,发展为兴趣爱好,由兴趣爱好逐步发展为情趣、志趣。

2、有些同学好奇心强,但没有主见,好随波逐流,对什么事情只有三分钟的热度。这种消极盲目的从众心理,危害十分严重,我们一定要注意克服。

懂视网 时间:2023-01-08 00:32

1、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人有无穷的欲望,如果不知道满足,便会什么得不到,在失去的时候,才开始幡然醒悟,人生有得必有失,想得到所有好的东西是不可能的。

2、《小猴子下山》这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了山。它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真可爱,它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小兔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了。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做事不要三心二意,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世间没有绝对的完美,学会知足,接受自己所拥有的。把西瓜扔了,去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指把大的东西事情给搁置了却去把小的东西事情看的重要;重视了次要的,却把主要的给忽视了。

懂视网 时间:2023-01-08 00:32

1、小猴子下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做事情不能三心二意,人有无穷的欲望,如果不知道满足,便会什么得不到,在失去的时候,才开始幡然醒悟,人生有得必有失,想得到所有好的东西是不可能的。

2、《小猴子下山》这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传统课文。有一天,一只小猴子下了山。它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它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走到一片瓜地里,它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小猴子抱着一个大西瓜往回走,走着走着,看见一只小兔蹦蹦跳跳,真可爱,它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小兔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了。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做事不要三心二意,一心一意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世间没有绝对的完美,学会知足,接受自己所拥有的。把西瓜扔了,去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指把大的东西事情给搁置了却去把小的东西事情看的重要;重视了次要的,却把主要的给忽视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2-05 18:06

《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学会专心致志、一心一意。如果总是三心二意的话,就会顾此失彼、一事无成。同时,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不要盲目从众,看见别人干什么就去干什么,要目标明确地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原文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猴子从梦中醒来。它看到暖烘烘的太阳,决定下山去玩。小猴子兴高采烈地往山下走去。途中,一片桃林吸引了小猴子的目光。它看见又大又红的桃子,就摘了几个,边吃边往山下走。不知不觉,小猴子走到了一片玉米地里。

它看着一个个硕大的玉米棒,毫不犹豫地扔掉了桃子去摘玉米。看着手中金灿灿的玉米棒,小猴子高兴极了。不一会儿,小猴子到了山下,山下有一片西瓜地。小猴子走得又累又渴,心想:这下可以饱餐一顿了。

小猴子扔掉玉米,摘下一个大西瓜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这时候,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地从旁边经过。小猴子想找兔子玩,于是就丢掉了西瓜去追兔子。可是小兔子跑的太快,小猴子没追上。

小猴子一无所获,垂头丧气的回到家。把自己在路上的见闻告诉了妈妈。妈妈告诉它:“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听了妈妈的话,小猴子惭愧极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