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深:为什么日本没有废除汉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1:19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4-27 17:52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得明确两个概念。

1、汉字是起源于中国的象形文字,是中国的唯一官方文字。但这并不意味着汉字是中国独有的文字。在漫长的历史中,日本、朝鲜半岛、中南半岛(尤其是越南),都曾经或正在使用汉字,并且各自在中国汉字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地方的语言创造出了新的汉字(以日本汉字为代表)。
2、如果将汉字作为一个书写系统来看,日本的假名、朝鲜半岛的谚文、越南的喃字等都属于这个书写系统的子系统。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日本目前使用的是的,但源于汉字的书写系统。
我们再来看看之前其他使用汉字的国家和地区为何最后放弃了汉字。归纳一下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
1、汉字不能适应当地语言。长期以来,中原王朝的文化(汉文化)作为区域最强势最先进的文化,深受周边各国仰慕,因此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东亚的共同文化即是汉文化。而在这些国家内部,汉文化实际上是掌握在少数精英权贵手中,形成了文化垄断(说汉语,读汉书,写汉字)。而普通的底层的广大民众更多的接收的是当地的本土文化。这在客观上形成了社会的“文化断层”。因此在各国中都长期存在着“书写一套系统(汉字),语言一套系统(当地语言)”这一现象。而在汉文化逐渐向底层传播时,会和底层的本土文化产生碰撞。不少国家的解决办法就是基于汉字创造一套独自的书写系统(诸如假名、谚文、西夏文、契丹文、喃字等)。而这里面,表音(假名、谚文)的自创文字又比表意(喃字、西夏文、契丹文等)的自创文字更能适应当地语言,因此生命力更为持久。而在日本和朝鲜半岛,汉字作为本地自创文字的补充,主要担负着消除歧义(同音不同字情况)的作用,因此,在理论上废除汉字是不必要的。
2、传统东亚封贡体系崩溃。近代以后,西方列强逐渐渗透入东亚社会,之前长期存在的封贡体系被打破,东亚各国之间的关系重新调整。一方面,接受西方文化的各国逐渐对中原文化的先进性产生怀疑;另一方面,因为封贡体系的崩溃,各国外交的主要对象由中原王朝转变为西方列强。因此,汉字的重要性逐渐下降,最终被各国遗弃。而日本长期游走于封贡体系边缘,不存在上述意识形态的*性变化(诚然“华夷*”的问题也曾经在日本社会尤其是上层产生过震荡,但相较于朝越等国要温和得多),同时其在长期吸收汉文化的过程中,将汉字视为本国文化的一部分并加以发扬,因此保存较为完好。
3、民族主义因素。彼时,东亚各国相继遭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各国的进步人士在追求本民族自主的过程中,利用民族主义思想,强化意识。因此,在回溯本民族的历史源流时,顺带将其与中原王朝的宗藩关系视为“黑历史”,予以否定(事实上各藩国无不利用“华夷思想”和“宗藩规矩”为巩固统治秩序和对外扩张提供合法性)。在这种情况下,汉字自然被当做这段“黑历史”的代表,逐渐被各国废除。而日本不存在这种“历史包袱”,相反日本在历史上却时常利用同中国的这种文化纽带,反客为主,自居“中华正统”,进取中原(以丰臣秀吉对明朝的态度和二战时“大东亚共荣圈”为代表)。
另外,日本文化总体来说,其实还是比较开放和包容的。除了汉字以外,日语中还存在大量的外来语,虽然这些外来语来源广泛,但现如今也被是做日本自己的语言得到传承。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