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3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2:28
pú sà mán
《菩萨蛮》
sòng dài :xīn qì jí
宋代:辛弃疾
yù gū tái xià qīng jiāng shuǐ ,zhōng jiān ō shǎo háng rén lèi 。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xī běi wàng zhǎng ān ,kě lián wú shù shān 。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qīng shān zhē bú zhù ,bì jìng dōng liú qù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jiāng wǎn zhèng chóu yú ,shān shēn wén zhè gū 。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译文:
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流水,水中有多少苦难之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浩浩江水终于还是向东流去。江边日晚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传来声声鹧鸪悲鸣。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淳熙二、三年(公元1175至1176年)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来到造口,俯瞰昼夜奔腾的滔滔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辛弃疾此首《菩萨蛮》,用极高明之比兴艺术,写极深沉之爱国情思,无愧为词中瑰宝。此词写作者登郁孤台(今江西省赣州市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远望,“借水怨山”,抒发国家兴亡的感慨。上片由眼前景物引出历史回忆,抒发家国沦亡之创痛和收复无望的悲愤。
下片借景生情,抒愁苦与不满之情。全词对朝廷苟安江南的不满和自己一筹莫展的愁闷,却是淡淡叙来,不瘟不火,以极高明的比兴手法,表达了蕴藉深沉的爱国情思,艺术水平高超,堪称词中瑰宝。
辛弃疾,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2:29
pú sà mán
《菩萨蛮》
wéi zhuāng
韦庄
hóng lóu bié yè kān chóu chàng ,xiāng dēng bàn juàn liú sū zhàng 。cán yuè chū mén shí ,měi rén hé lèi cí 。
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卷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
pí pá jīn cuì yǔ ,xián shàng huáng yīng yǔ 。quàn wǒ zǎo hái jiā ,lǜ chuāng rén sì huā 。
琵琶金翠羽,弦上黄莺语。劝我早还家,绿窗人似花。
译文:当时红楼离别之夜,令人惆怅不已,香灯隐约地映照着半卷的流苏帐。残月将落,天刚破晓时,我就要出门远行,美人含着泪珠为我送行,真是寸寸柔肠,盈盈粉泪的样子。临别时为我弹奏一曲如泣如诉的乐章,那琵琶杆拨上装饰着用金制成的翠羽,雍容华贵;那琵琶弦上弹奏着娇软的莺语,婉转动人。那凄恻的音乐分明是在劝我早些儿回家,碧纱窗下有如花美眷在等着他。
韦庄生在唐帝国由衰弱到灭亡、五代十国*混乱的时代。他一生饱经乱离漂泊之苦。黄巢攻破长安,他逃往南方,到处流浪。直到59岁,才结束了这漂泊流离的生活。
这首《菩萨蛮》词,就是写作者浪迹江南一带时思乡怀念妻子的惆怅心情。词的上片,写离别之夜,爱人和泪送行的动人情景。词的下片,写客地思归,由听到琵琶乐声想到所爱之人正倚窗远望,等候自己归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02:29
pú sà mán 《菩萨蛮》 sòng dài :xīn qì jí 宋代:辛弃疾 yù gū tái xià qīng jiāng shuǐ ,zhōng jiān ō shǎo háng rén lèi 。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xī běi wàng zhǎng ān ,kě lián wú shù shān 。 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qīng shān zhē bú zhù ,bì jìng dōng liú qù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jiāng wǎn zhèng ch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