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9: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5 13:36
屈原,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即后来的湖北秭归,他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留下姓名的伟大爱国诗人。
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楚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联齐抗秦,提倡“美政”。
在屈原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是,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在修订法规的时候,不愿听从上官大夫的话与之同流合污。
再加上楚怀王的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楚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使楚怀王疏远了屈原。
公元前304年,屈原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但是楚国还是彻底投入了秦国的怀抱。使得屈原也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结果楚怀王在其幼子子兰等人的极力怂恿下被秦国诱去,囚死于秦国。
楚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并被放逐到江南。
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理想破灭,对前途感到绝望,虽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当年农历五月怀恨投汨罗江自杀。
屈原忧国忧民、行廉志洁的人品被誉为后世楷模,他气魄宏伟、辞章瑰丽的作品堪称世界文学殿堂的精品,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
其代表作品有《离*》、《九歌》、《九章》、《天问》等。
《离*》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爱国诗篇。是我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抒情诗篇。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
全诗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自叙身世、经历、品质、理想,以及自身的不幸遭遇。他认为自己是黄帝家族的苗裔,而且品质非凡,理想高远;然而看到楚国现实*黑暗之后又深为忧虑。
第二部分运用充分的想象继续表现自己对理想的追求与失望。
第三部分写他在天门不开、陈志无路、求女不成、知己难遇的情况下,曾经产生出去国远逝的幻想。
《离*》是屈原用生命和血泪写成的诗。这首才气纵横,感情起伏的长诗倾吐了诗人赤诚的爱国信念和救国无门的痛苦与忧伤。
长诗表现出对进步*理想的追求,表现出深厚的爱国感情,表现出坚持理想,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爱国者形象。
它成功地运用了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浪漫主义的特征是运用幻想的方法去表现精神与*。它是现实在理想中的变形与升华,可以产生强烈的感染效果。
《离*》结构宏伟,长于抒情,成为后世抒情诗的楷模。《离*》在诗句形式和语言风格上吸收了散文的铺陈形式,把诗句加长,结构扩大,既增加了内容容量,又增强了艺术表现力。
总之,在《离*》中,诗人从自叙身世、品德、理想写起,抒发了自己遭谗言被害的苦闷与矛盾,斥责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与朝政日非,表现了诗人坚持“美政”理想,抨击黑暗现实,不与*势力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和至死不渝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