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22: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2 11:21
米格-31战斗机采用二元进气道两侧进气、悬臂式后掠上单翼、双垂尾正常式布局,全金属机身。该机采用三梁结构悬臂式上单翼,前缘后掠角41°,下反角4°,翼根前缘边条后掠角70°。前缘装有4段液压操纵钛合金前缘缝翼,最大偏角为10°。兼有低速增升装置和机动襟翼的功能。后缘襟翼最大偏转角30°,副翼偏转角为±20°,机翼半翼展上表面正对挂架处装有翼刀。机身有50%的材料是合金钢,16%是钛合金,33%轻质合金。采用楔形进气口,下唇由铰接板组成,有大的辅助进气门,可自动控制激波的最佳位置和进气量。因此发动机较为不易发生喘振和熄火,克服了在亚音速范围内耗油率大的缺点。 机体结构加强,适应于低空超音速飞行,该机具有截拦包括巡航导弹在内的多种入侵目标的能力。
机身下方装有液压操纵的减速板,尾罩内有两个减速伞。大后掠双垂尾略向外倾,垂尾根部装有向前延伸的整流片,插入式方向舵。大后掠全动平尾,机身腹部有向外倾斜的腹鳍,垂尾及腹鳍上有埋入式天线。可收放式前三点起落架,前起落架为双轮,向后收起。主起落架为小车式,装有2个前后左右均错开、成阶梯排列的机轮,向前收入进气道下方。 机头装有NIIPN007S-800电子扫描相控阵火控雷达(搜索距离可达200千米,可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对其中的4个目标进行攻击),中远距导航系统,雷达告警接收机,APD-578数据链路系统,红外搜索/跟踪传感器等。
米格-31 的设计思想和到那时为止的苏联战斗机有点不一样。苏联战斗机一般是按紧密的地面指挥设计的,地面雷达搜索和跟踪战场上的状况,地面指挥管全面掌握战局,引导空中的飞行员接敌作战。苏联从米格-23 时代开始就开始鼓励飞行员在空中自主作战,但米格-31 就是第一架在按自主作战概念设计的战斗机。为了实现自主作战,米格-31 的火控和通信系统比通常的苏联战斗机要强大和先进得多,因此也需要一个专职的雷达和系统操纵员,这就是米格-31 采用双座的最大原因。为了为雷达和系统操作员提供一个较暗的工作环境,后座差不多是密闭的,只有两个小小的窗可供后座向外张望。后座不仅操作雷达,也负责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的末端雷达照射。米格-31 强大的雷达和专职的雷达操作员使它可以充当简易预警机,和其他战斗机协同作战,但这和真正的预警机还是有很大距离的。米格-31 也可以用红外搜索跟踪装置发现和攻击敌机 。
该机是第一种装有SBE-16“掩体”电子扫描相控阵火控雷达的战斗机,搜索距离达200千米,可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对其中的4个目标进行攻击。天线直径1.1米,频带9~9.5千兆赫,跟踪距离90千米(目标为战斗机)。该雷达的北约绰号为“闪舞”,由潘左特龙公司研制,编号И007或С800。有“自动截获”和“手动截获”两种工作状态,波段9~9.5GHz,跳频抗干扰。其电子扫描的相控阵装有3000个铁氧体移相器,天线直径1.1米,搜索距离200千米,对预警机120千米,对战斗机(后半球)上视90千米、下视69千米,扫描范围方位140°或240°,高低-60°~+70°,扫描范围垂直方向+70°/-60°,水平方向120°(最大240°)。以边跟踪边扫描方式同时跟踪10个目标,由火控计算机选择出4个威胁最大的目标予以攻击。该雷达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APD-578数字式数据传输装置可将雷达截获的目标信息传给地面指挥系统和邻近的飞机。机头下部安装了可收放式红外搜索跟踪仪,探测角为±60°,垂直探测角为+6°~-13°。上述系统与任务计算机及雷达交联,可提高抗电子干扰能力和武器系统的命中率。
如果4机编队飞行,间距200公里,则4机组合雷达扫描覆盖面宽度可达800--965公里,可起到空中预警机的作用,并可以不依赖地面指挥系统的引导,在雷达盲区内搜索,截获目标。1983年后装备了NIIPN007S-800电子扫描相控阵火控雷达,搜索距离达200千米,可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对其中的4个目标进行攻击,完全可以在缺乏空中预警的情况下完成作战任务,并可以充当空中指挥机使用。其数据链能将雷达等设备获得的敌机信息,通过数据链传送给其他关闭了雷达、保持无线电静默的战斗机。多架米格-31之间还可以互通信息,因此巡逻时几架米格-31的探测范围就可以覆盖宽阔的正面。 在前机身右侧下部整流罩内,装有1门23毫米GSH-6-23六管机炮(最高射速10000发一分钟)或30毫米GSH-6-30六管机炮(最高射速6000发一分钟),均备弹260发,左图为其炮舱。全机有8个外挂架,机身下4个,可挂4枚R-33(北约代号AA-9“阿摩斯”)远距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或4枚R37(北约代号AA-13暗箭长空“)远距主动雷达制导导弹,R37发展自R33,是世界上性能最先进的远程空-空导弹,拥有着6倍音速300千米的超远射程 ;两侧机翼下各有两个外侧挂架,可以挂2枚R-40T中距红外导弹,四枚R-60红外空空导弹成对挂在翼下两个外侧挂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