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权威的艾滋病专家是谁?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0:52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12:23

中国最权威的艾滋病专家是谁?邵一鸣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与免疫研究室主任, 南开大学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艾滋病疫苗联盟(CAVI)发起人之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马丽英,女,1961年7月出生,汉族。*党员。华西医科大学博士学位,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博士后;
艾防中心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HIV病原生物学和耐药性研究。
学术兼职: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艾滋病组PI,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PI,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医学会检验分会委员,艾滋病学会检测组成员, 《IMD》、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委。
学术成就: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中美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部973子课题、863、传染病重大专项以及美国NIH和欧盟资助的多个项目。国家新药发明专利授权4项。获得中华预防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AIDS》《JMC》《JAC》《PNAS》等国内外艾滋病重要期刊累计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SCI文章65篇。指导培养研究生11名,承担硕士研究生免疫课程教学。
刘中夫,男,汉族,1963年出生。*党员
艾防中心**,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主要从事艾滋病和丙型肝炎现场流行病学研究和卫生事业管理工作。1997年起从事艾滋病防治技术研究及卫生管理工作。1999年起从事艾滋病现场研究。2003年起负责全国免费抗病毒治疗技术指导工作。2012年起从事丙型肝炎现场研究。构建我国抗病毒治疗药品供应链并创建重大公共卫生疾病药品供给模式。在四川省凉山州发现重大疫情并率先探索出多个精准防艾模式,为凉山州健康扶贫和禁毒防艾做出贡献。
参与“十二五”艾滋病重大科技专项和承担“十三五”丙型肝炎重大科技专项各一项。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委课题1项。作为第1完*,荣获2015年度北京市*科技二等奖1项、2015年度华夏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及中华医学会科技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荣获四川省和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先进个人称号。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16名。发表专著5本及学术文章50余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12:23

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于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亦称艾滋病病毒,而引发的全身性疾病。
艾滋病病毒感染可导致人体不同程度的免疫功能缺陷,未经治疗的感染者在疾病晚期易于并发各种严重感染和恶性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本病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
流行情况
艾滋病(AIDS)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男女均可发病,截至2017年底,全球现存活HIV/AIDS患者3690万例;中国现存活HIV/AIDS患者758610例,2017年新发现HIV/AIDS患者134512例(其中95%以上均是通过性途径感染),当年报告死亡30718例。
传染源
感染HIV的人都是本病的传染源,包括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
传播途径
HIV主要存在于传染源的血液、*、*分泌物、脑脊液、胸腹水、羊水和乳汁等体液中,其感染和传播途径包括:
经性接触:包括不安全的同性、异性和双性性接触;
经血液及血制品:包括共用针具静脉注射*、不安全规范的介入性医疗操作、纹身等;
经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分娩时和哺乳传播。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15~49岁发病者占80%。高危人群主要包括男男同性性行为者、静脉注射*者、与HIV/AIDS患者有性接触者、多性伴人群、性传播感染(STI)群体等。
疾病类型
HIV病毒可分为HIV-1和HIV-2两型,我国以HIV-1为主要流行株。
感染HIV病毒的患者根据不同的感染阶段,可分为HIV感染者(急性期、无症状期)及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12:24

马丽英,女,1961年7月出生,汉族。*党员。华西医科大学博士学位,法国巴黎第六大学和美国纽约大学博士后;

  艾防中心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HIV病原生物学和耐药性研究。

  学术兼职: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艾滋病组PI,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PI,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市医学会检验分会委员,艾滋病学会检测组成员, 《IMD》、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编委。

  学术成就: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中美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科技部973子课题、863、传染病重大专项以及美国NIH和欧盟资助的多个项目。国家新药发明专利授权4项。获得中华预防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在《AIDS》《JMC》《JAC》《PNAS》等国内外艾滋病重要期刊累计发表文章100余篇,其中SCI文章65篇。指导培养研究生11名,承担硕士研究生免疫课程教学。

  

  

  刘中夫,男,汉族,1963年出生。*党员

  艾防中心**,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主要从事艾滋病和丙型肝炎现场流行病学研究和卫生事业管理工作。1997年起从事艾滋病防治技术研究及卫生管理工作。1999年起从事艾滋病现场研究。2003年起负责全国免费抗病毒治疗技术指导工作。2012年起从事丙型肝炎现场研究。构建我国抗病毒治疗药品供应链并创建重大公共卫生疾病药品供给模式。在四川省凉山州发现重大疫情并率先探索出多个精准防艾模式,为凉山州健康扶贫和禁毒防艾做出贡献。

  参与“十二五”艾滋病重大科技专项和承担“十三五”丙型肝炎重大科技专项各一项。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委课题1项。作为第1完*,荣获2015年度北京市*科技二等奖1项、2015年度华夏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及中华医学会科技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荣获四川省和凉山州艾滋病防治先进个人称号。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共16名。发表专著5本及学术文章50余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12:24

艾滋病可以说是当下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当下还没有研制出可以完全治疗的方法,主要还是进行抑制。确诊了艾滋病一定要淡定,可以到疾控中心进行检查,做好防护措施,严格按要求使用药物,规范作息,调理好身体,总之,要是活的时间越长,那么就更有机会获得救治。
当前的医学技术还没有艾滋病的根治的办法,不过当前有抑制的办法,可以保证长达十多年都不发病,不过,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艾滋病最好是早发现早治疗,不然很容易会出现偶然感染的情况。那么,艾滋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首先,发现患上了艾滋病并不需要担心,确诊之后一定要从容面对。首先要先到疾控中心确诊,通过检查cd4/病载检查,要是暂时不需要吃药那就不要吃,因为是药三分毒,有些药物的副作用是很大的。其次就是要做好保护措施,有一些人群因为厌世心理,就想着自己患病也要让别人患,事实上,要对其他人负责。艾滋病的患者要做好措施,避免传染给他人,艾滋病病患和别人接触要避免病毒变异,还有就是作息要规范,艾滋病病毒会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降低身体素质,药物可以控制体内的病毒数量,不过对于已经被破坏的免疫系统并没有作用,患者每天都要严格按要求服用药物,不要漏服,艾滋病患者一定要终生用药,要是产生了耐药性就换药。
  患者在度过了窗口期后,就会进入潜伏期,潜伏期的患者能够检查出患有艾滋病,不过患者并不会有什么症状,但是潜伏期的时间长,并且不稳定,有些甚至长达十年。
  通常患者的生存时间越长,艾滋病的治愈可能性就越大,毕竟医疗在不断地发展,要是生存时间太长,有可能就可以研究出治病的药物,艾滋病主要是通过血液检查,治疗的话主要是为了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避免患者出现感染。做好隔离措施。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8 12:25

邵一鸣(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
邵一鸣,教授,1957年3月出生于青岛。1983年青岛医学院毕业,1988年在中国预防医科院获博士学位。1980年在大学加入中国*党,曾任预防医科院病毒所*委员。曾留学法德两国,年任WHO总部全球艾滋病规划顾问。90年回国参加到艾滋病防治和科研工作至今。曾任卫生部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国家参比实验室主任。现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与免疫研究室主任, 南开大学艾滋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艾滋病疫苗联盟(CAVI)发起人之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首席专家。
邵一鸣教授开创了我国HIV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查明全国HIV流行毒株及其在人群中的分布。他领导卫生部专家组在建立我国五级HIV检测实验室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指导作用,保证了我国HIV诊断工作规范有序的发展。他牵头测算出2010年将HIV感染者控制在150万内的指标成为国家规划目标。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