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4:28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4 16:20
靡靡之音 [mǐ mǐ zhī yīn] 软绵绵、委靡不振的音乐。《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现指含有低极趣味、反映腐朽颓废情调的乐曲。靡靡:柔弱,颓靡。
弦外之音 [xián wài zhī yīn] 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没有明说的意思。
绕梁之音 [rào liáng zhī yīn] 形容歌声美妙动听,长久留在人们耳中。参见“余音绕梁”。
正始之音 [zhèng shǐ zhī yīn]
1.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2,指纯正的乐声。
亡国之音 [wáng guó zhī yīn] 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桑间之音 [sāng jiān zhī yīn] 指*的音乐。
北鄙之音 [běi bǐ zhī yīn] 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亦作“北鄙之声”。
丝竹之音 [sī zhú zhī yīn] 指音乐的声音。
管籥之音 [guǎn yuè zhī yīn] 吹箫奏笛的声音。
郑衞之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1.春秋 战国 时 郑 卫 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雅乐,曾被儒家斥为“乱世之音”。《礼记·乐记》:“郑 衞 之音,乱世之音也。”2.泛指*的音乐。《后汉书·循吏传序》:“﹝ 光武 ﹞身衣大练,色无重采,耳不听 郑 衞 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明 刘元卿《贤奕编·家闲》:“出入无得入茶房酒肆,市巷之语、郑 衞 之音,未尝一经於耳。”3.指靡丽的文风。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吾家世文章,甚为典正,不从流俗。梁 孝元 在藩邸时,撰《西府新文纪》,无一篇见録者,亦以不偶於世,无 郑 卫 之音故也。”参见“郑声”。
濮上之音
[pú shàng zhī yīn] 濮上:春秋时卫地,青年男女常歌舞幽会于其地。用以指靡靡之音。
郑卫之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弦外之音 [ xián wài zhī yīn ] 同“弦外之音”。喻指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三:“东坡 近体诗,少蕴酿烹炼之功,故言尽而意亦止,绝无弦外之音,味外之味。”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七:“今 藏园、瓯北 两才子诗,鬭险争新,余望而却步,惟于‘情韵’二字,尚少弦外之音。”参见“弦外之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4 16:21
靡靡之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04 16:21
靡靡之音 [ mǐ mǐ zhī yī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mǐ mǐ zhī yīn ]
软绵绵、委靡不振的音乐。《史记·殷本纪》:“北里之舞,靡靡之乐。” 现指含有低极趣味、反映腐朽颓废情调的乐曲。靡靡:柔弱,颓靡。
出 处
《韩非子·十过》:“乃召师涓;令坐师旷之旁;援琴鼓之。……师旷曰:‘此师延之所作;与纣为靡靡之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