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1:2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13:50
1、创始人不同。
*教:公元1世纪,*教为犹太的拿撒勒人耶稣在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所创立,继承了犹太教的《圣经》和许多文化传统,信仰上帝(天主)创造并主宰世界。
道家:春秋时期,老子 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系统的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道家是对中华哲学、文学、科技、艺术、音乐、养生、宗教等等影响最深远的学派。
佛教: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是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
2、观点不同。
*教:上帝在耶稣之肉身中临到人类的感性世界,而耶稣关于上帝的本质以及人类存在的可能性之问题的宣告,则使其历史生命成为人们信奉的圭臬。这也是*教的核心启示之一。作为完全的神上帝,也是完全的人。他的一生是完美无缺的模范
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因此命运也是因缘生法。坏的命运可以借着种植善因善缘而加以改变。命运既然可以因为行慈悲、培福德、修纤悔而加以改变,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如此不可更改的。再坏的命运也能透过种种的修持而加以改造。
扩展资料:
*教圣礼,或称“圣事”,是*教重要的礼仪。*教认为圣事是耶稣*亲自定立,并具有一定形式的宗教礼仪,它借助一定可见的形式赋予领受者不可见的*的“宠爱”和“保佑”,凡诚心领受者,都能获得。
天主教和正教认为“圣事”有七件,即圣洗(洗礼)、坚振、告解、圣体(正教称“圣体血”)、终傅、神品(亦称“受职礼或祝圣神父、主教”)和婚礼。 [46] 新教一般仅承认洗礼和圣餐为“圣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道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15:08
1、本质不同:
佛教是哲学思想,与人的灵魂获得安宁以及灵魂的命运去向没有帮助。
*教是神建立的教会,是要拯救人的灵魂回到创造人生命的上帝面前。
2、性质不同:
佛教是教导人的一种思想,只能教人认识一些道理,而人却将思想当神来拜,本质上是在拜虚无的对象。
*教是神亲自向人显明的唯一的真理,人可以靠信耶稣*,生命灵魂回到上帝面前恢复圣洁。
3、宿命观不同。
*教认为,人的命运是由神注定的。
佛教认为,明白了而去信,这叫“正信”,不明白而硬去信,这叫“迷信”。
扩展资料:
佛教和*教的定义:
1、佛教
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佛教起源于印度,而印度事实上也在努力塑造“佛教圣地”形象。
2、*教
发源于罗马的巴勒斯坦省(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教建立的根基是耶稣*的诞生、传道、死亡与复活。
参考资料:佛教_百度百科 ,*教_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16:43
*教(类同的其他宗教)就像一个公司,上帝就是老板,众生好比员工;上帝创造并制订了规则(公司的规章制度),每周都要祷告(工作汇报),贡献信仰力(创造利润),必须按照这个规则玩,做好了上天堂(升职加薪),否则就会被打下地狱或者蒸发(受罚或者开除),恶魔就可以理解为高管离职后又开了家竞争公司。
佛教讲究因果,就好比个人的人生规划,果就是个人目标,因就是为了实现目标而付出的努力,实现了目标就可以去西方极乐世界(想咋玩咋玩)或者入轮回和十八层地狱(目标没达成或者误入歧途)。
道教讲究天人合一,修行就必须要有财法侣地,财很好理解,法好比个人的综合能力,侣就是朋友或伴侣,地是环境,只要满足这四个条件距离“与天同寿(身死道消)”就更近了。道教最初是没有轮回的,只修性命,也就是说要么与天同寿,要么身死道消。求人不如求己和一人得道鸡犬*也是一方面体现。
整体上来说道教更全面现实一些,更符合并影响着中国人;佛教局限于自身,*教(其他类同宗教)则是受制于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18:34
“*教、道家和佛教”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一、立论基础不同。
*教以上帝决定创立宗教。
道教以客观自然开宗明义。
佛教以缘起性空、因缘果报发扬光大。
二、基本思想不同。
*教认为,人是上帝创造的,人生来就有罪,相信上帝,就可以得到上帝的救赎(上帝造罪人,然后再救赎,可笑)。
道教认为,人本自然之子,理应顺应自然,少私寡欲,无思无虑,不抗拒,不排斥,不执不著的无为(不妄为,不乱为,为而不为,不为而为)思想,是道教的基本思想。
佛教认为,万有一体,缘起性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自性自度。
三、信教徒众的心态不同。
*教徒贡高我慢,认为信者得度。
道教徒众谦虚退让,功成而不居(功成,名遂,身退)。
佛教徒众慈悲喜色,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四、信教徒众的精神风貌不同。
*教徒,不辨真假,诚敬信赖。
道教人士,追根溯源,科学严谨。
佛教行者,空灵自在,智慧卓然。
五、*方法不同。
*教徒以热情为主,通过赞叹、称颂上帝的功德,调和身心,福利社会,取悦上帝,得到上帝的就救赎。
道教徒通过打坐,打通经络,转化色身,成就道果。
佛教信众,通过诵经持咒,消除业障;通过参禅打坐,转化色身;通过慈悲喜色,普利群生;通过无私奉献,成就无上菩提。
*教、道家和佛教的差异,源自各宗教创始人对宇宙人生*(本质特征、根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理解和认识程度,源自各自的徒众们的思想、心态和理解认识程度。
但他们都被人类成为宗教,他们都能起到消除人类的不良情绪,缓解社会矛盾,释放对环境有破性的负能量的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0 20:42
*教强调:人有原罪,忏悔赎罪,所以大家可以积极作恶,但是可以用积极忏悔的方式赎罪,避免死后下地狱;
佛教强调:前世今生来世因果轮回,今生的苦难是因为前世的因果,要想来世幸福必须今生努力修行,所以对待恶人坏事采取逆来顺受的态度寄希望于来世;
*教强调: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穆德是安拉的使者,宇宙万物终将毁灭,复生日也是审判日,行善上天堂作恶下地狱,既然可以复生就可以为信仰视死如归了。
道教强调: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乃自然之子,作为自然一部分的人就要顺应自然,清新寡欲济世救人幸福生活以求长生。
原来*教、佛教、*教根本解决不了今生的问题,只能寄希望于来世。迎合了统治阶级麻痹压榨百姓的需求,也迎合了苦难百姓自我麻痹的畸形心理,因而被发扬光大。
道教执着于今生长生,除自己修行之外还要济世救人、惩强扶弱、奉善除恶、对抗*,那就不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需求,因此只能偏安一隅默默修行,只待乱世下山济世,每逢盛世归隐山林。道教涵盖了治世救世天时地理思想人文医疗教育等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帝国主义列强要灭中华文明必须先灭的是中华文明的思想和信仰,道教首当其冲成为打击目标,近代中国的屈辱加速了国外人灭道教的进程,道教的没落导致了中华文明从此残缺了一页,可惜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