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1:45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4:42
蒜薹贮藏保鲜方法有3种:一是冰窖贮藏法;二是一般冷藏法;三是气调冷藏法。
(1)冰窖贮藏法 适用东北一带冰源丰富的地区农户小规模贮藏蒜薹,但这种方法耗冰量和耗劳动力均较大,规模小,且保鲜效果不好,损耗量较大,成本较高,难以形成产量化。
(2)一般冷藏法 即冷库中堆码货筐贮藏,较简便易行,库温保持0℃±0.5℃,空气相对湿度(RH)保持在90%以上,但贮藏期较短,一般为3个月左右,且保鲜效果不很理想,且蒜薹出库后很快老化不适口。
(3)气调冷藏法 因对气体调节的严格程度不同,可将其分成正规气调冷藏法和限气冷藏法。前者的设备及技术要求较高,目前国内还没有大规模推广应用;后者是在沈阳市蔬菜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研究成功的蒜薹袋封气调冷藏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国内广为应用,形成产业化。限气冷藏法按蒜薹存放方式的不向,又可分为袋装架式冷藏法和大帐封垛冷藏法两类,其中前者应用得更为广泛普遍。袋装架钱冷藏法依包装袋的不同,又分为普通塑料袋架式冷藏法、硅窗袋架式冷藏法和保鲜袋架式冷藏尘三种。第一种方法装袋量较大,塑料袋里绿色,具有伪装效果,即在蒜薹出库交易时(尤其是夜晚高压水银灯照射下),透过袋色显示出蒜薹绿色更加*真诱入,哪怕蒜薹褪绿呈淡绿色。但该法贮藏过程中要经常开袋放气,并用毛巾擦去塑料袋内壁的气流水,以防烂薹,从而管理用工量大且费事,成本较大,保鲜效果也不甚理想(常通过袋色来“补偿”)。第二种方法可以减少蒜薹贮藏期间开袋换气“擦汗”的麻烦,但因硅窗开口较小,不能充分实现自然换气,仍需人工开袋换气,只是间隔期比第一种方法长些;硅橡胶膜较贵,使成本提高;整个贮藏期间因co2透过硅橡胶膜的速度比o2快,虽不易出现co2中毒现象,但o2偏高,湿度偏高,贮藏活期蒜薹顶部常发生霉变。第三种方法因保鲜袋周身通透性好,蒜薹贮藏期间一般不需开袋换气和“擦汗”,大大减轻了管理劳动强度和用工,降低了成本,但装袋容量定额为15kg,从而增加了保鲜袋的用量和单位蒜薹用袋成本,尽管保鲜效果较第一种方法好,但缺少袋色的“锦上添花”效果。
蒜薹简易气调冷藏技术
标准类别: 农业水果蔬菜标准 实施日期: 点击:474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蒜薹简易气调冷藏中所必须的技术条件和操作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蒜薹的冷库简易气调冷藏。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SB/T10330—2000 蒜薹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蒜薹简易气调冷藏技术
simplecontrolledatmospherescoldstoragetechniqueofgarlicbolt
气调贮藏的一种方法。在冷藏的基础上,把蒜薹密闭于塑料薄膜袋或塑料大帐中,利用蒜薹呼吸作用减少氧气含量,提高二氧化碳浓度,再根据二氧化碳、氧气气体指标放风,进行贮藏的技术。
4 采收和质量要求
4.1 采收要求
选择无病虫害的原料,在晴天时采收。采收时不得用刀割,收后应放在不易损伤、有利通风的包装容器内,避免雨淋、曝晒,迅速运到预冷场所。
4.2 质量要求
按照 SB/T10330有关规定执行。
5 冷藏前准备
5.1 灭菌
冷库按(10-15)g/m3的用量燃烧硫磺熏蒸,或用(1-2)%甲醛(*)喷洒。进行熏蒸灭菌时,可将各种容器,架杆等一并放在库内,密闭(24-48)h,再通风排尽残药。
5.2 挑选与预冷
5.2.1 对不同产地、不同批次、不同等级的蒜薹,应分别码放在预冷间或阴凉通风处散热(采用通风预冷等方式,使其温度迅速下降)。同时按4.2进行挑选整理。
5.2.2 将符合质量要求的蒜薹薹苞对齐后,用塑料绳(带)捆在距薹苞(3-5)cm的薹茎部位上,每捆质量(0.5-1.0)kg,若采用塑料大帐气调冷藏,应将薹梢去掉,保留薹苞(4-6)cm。
5.2.3 整理后的蒜薹,当天称重、上架、预冷。
5.2.4 当品温下降到0 时关闭库内蒸发器的风机,由里向外点燃库内事先码放好的噻菌灵烟剂。密闭4h后开机制冷,噻菌灵使用方法见附录D(标准的附录)。
5.2.5 当蒜薹晶温稳定在0 时即可装袋或罩帐冷藏。
6 冷藏方法
6.1 塑料薄膜袋气调冷藏
6.1.1 当蒜薹品温稳定在0 时,将蒜薹薹梢向外装入码放在冷藏架上的塑料袋内,扎紧袋口,密封冷藏。包装材料及规格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6.1.2 采取随机取样方法,按不同产地、不同批次、不同等级分别设代表袋进行检查测定。其数量每产地、每批次、每等级不得少于3个重复。
6.1.3 根据气体指标的要求开袋换气,每次换气(3-5)h(前期短,后期长)。将袋内气体与大气充分交换后,袋内残留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得高于1%。
6.2 塑料薄膜帐气调冷藏
6.2.1 将捆成小捆的蒜薹,薹苞朝外均匀地码放在冷藏的货架上进行预冷。每层码放厚度(30-35)cm。待该品温稳定在0℃时按5.2.4进行噻菌灵防腐处理。塑料薄膜帐的制作及规格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6.2.2 罩帐后蒜薹不得与塑料薄膜相接触。封帐后,通过快速降氧或自然降氧,将帐内氧和二氧化碳气体含量调到所需指标。每天或隔天测定帐内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待氢氧化钙的制作、保管与使用见附录 B(标准的附录)。
7 冷藏条件
7.1 冷藏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指标
冷藏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指标见表 1。各项指标的检测见附录C(标准的附录)。
表1 蒜薹冷藏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指标
项 目 指 标
品 温 ( 0.5)℃
库内相对湿度 (85-95)%
气体指标 塑料薄膜帐 氧气 (2-5)%
二氧化碳 (3-6)%
塑料薄膜袋 氧气 (1-3)%
二氧化碳 (10-13)%
7.1.1 塑料薄膜袋冷藏150天以内,二氧化碳的控制可采用高限指标,氧采用低限指标;150天以后二氧化碳应采用低限指标。氧采取高限指标。
7.1.2 氧与二氧化碳两项指标中,只要其中一项达标时,即可开袋换气。
7.2 空气环流与空气更换
7.2.1 塑料薄膜帐冷藏要每周进行2-3次帐内气体循环,每次循环(15-20)min。
7.2.2 冷藏蒜薹的冷库应在冷藏中后期视天气状况和库内空气状况不定期的(每月2-3次)利用夜间外部低温,开启通风系统或开启门窗,进行库内空气更新,换气时不能造成库内温度较大波动。空气更新以利排除过多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8 冷藏期限
在确保上述各项技术条件的情况下,一般冷藏期为(150-300)天。若不符合上述技术条件,将会引起损害。损害的现象及防治措施见附录E(提示的附录)。
附录 A
(标准的附录)
塑料薄膜帐、袋及货架的规格
A1 冷藏货架的规格
以贮(3000-4000)kg蒜薹的塑料大帐为例,货架长(3000-4500)mm,宽1200mm,高 3150mm,共7-9层。各层间距(300-400)mm,底层离地面不得小于250mm。货架顶部为拱形,用40mm×50mm的钢带制作,在货架基础上加上拱顶用螺栓连接。若进行塑料小包装冷藏,可视库高而定。但顶层码放的蒜薹应距冷风口500mm以上。
A2 塑料薄膜帐的规格
用0.23mm厚的无毒聚氯乙烯薄膜制成长方形大帐,罩在货架的外边。帐子的大小根据储量而定。帐子两面设取气孔,两端设循环口,贮藏时要铺设帐底。蒜薹贮藏帐子其结构为轧制长方形大帐时要比货架高长出400mm,以便与帐底吻合封卷帐子压边。
A3 薄膜帐底规格
用0.23mm厚的无毒聚氯乙烯薄膜,制成宽(2100-2200)mm,长(3900-5400)mm的帐底,以便配合密封卷压大帐。
A4 塑料薄膜袋规格
用(0.06-0.08)mm的聚乙烯薄膜,轧制成长(1000-1100)mm、宽(700-800)mm的长方形袋,每袋存放蒜薹(18-20)kg。
附录 B
(标准的附录)
氢氧化钙的制作与保管
B1 氧化钙(生石灰)加水后即为粉状的氢氧化钙(消石灰),待热量大量散失冷却
后,方可使用。其反应式如下:
CaO+H20=Ca(OH)2
B2 氢氧化钙(消石灰)应在密封条件下冷存,否则会因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而失效。
附录 C
(标准的附录)
蒜薹冷藏各项指标的检测
C1 气体成分的检测
C1.1 采用奥氏或其他型号的气体分析仪测定氧和二氧化碳,测定方法按气体分析仪说明书操作使用。
C1.2 若采用奥氏气体分析仪,应在 15 以上环境条件下测定。其药液的配制:碱溶液:称取40g氢氧化钾,溶于60mL蒸馏水,用以测定二氧化碳含量。
焦性没食子酸钾溶液:称取153g氢氧化钾(KOH)加蒸馏水310mL,再取10g焦性没食子酸(1,2,3-三羟基苯)(C6H6O3),加热蒸馏水179mL,两溶液充分混合后使用。用以测量氧气含量。
封闭液:取200mL80%的氯化钠(NaCl)饱和溶液,加2-3滴(0.1-1.0)N的盐酸(HCl)和3-4滴甲基橙。使溶液呈现红色为止。用于量气管中进行测量。
C1.3 计算公式:
测前气样体积(mL) -测后气样体积(mL)
各种气体成分含量(%) = ×100……(C1)
气体总体积(mL)
C2 温度的检测
采用经校正的半导体温度计,多点测温仪或水银温度表(分度值在0.2 ),直接插入蒜薹样品中定时观测蒜薹晶温,同时检测库内温度。测试点要布局合理,一般将温度表放在库内的四面和*呈梅花型分布。
C3 相对湿度的检测
采用校正后的干湿球温度表,湿球需用蒸馏水湿润,自记湿度仪或毛发湿度计等仪器测量库内相对湿度。湿度计(表)放置在库的*部位或随时观测。
附录 D
(标准的附录)
噻菌灵灭菌使用方法
由于环境条件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一些损害,现象如下:
表E1
损害的现象 引起损害的有关因素 防治措施
蒜薹包装袋内有轻微的 缺氧或二氧化碳过高 调节气体成分,尽快销售
酒精(乙醇)味 温度过低,长时间低于 明显冻害,解冻后不能继
蒜薹僵硬,呈暗绿色。 冰点温度所致 续冷藏。若轻微冻害,缓
严重时表皮组织起泡 慢解冻后仍可冷藏
薹苞发黄、薹茎发黄 温度偏高,不稳定或氧含 加强温度管理,控制气体
发糠,并有霉变发生 量过高 成分,查补漏
薹苞膨大,薹苞出现 温度过高或长期高氧促使 控制气体成分,及时检查,
腐烂 呼吸加强,后期由于湿度 发现袋破立即更换,并降
大,凝结水多 低温度至适宜标准
薹梢长霉,引起蒜薹 预冷不透,库温波动较大, 充分预冷,蒜薹品温达标
腐烂 袋内凝结水较多 装袋,控制库温,缩小被
动
死薹苞、薹茎出现凹陷、 成熟度偏低、长期缺氧或 调节气体成分,积极组织
病斑、断条 高二氧化碳 销售
参考资料:http://www.bjctcc.cn/HybjDetial.asp?ID=657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4:42
一般保管好的话,能放置5、6个月。库贮藏蒜薹时,影响其贮藏寿命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湿度、气体条件(包括氧气和二氧化碳)。蒜薹贮藏的适宜温度为0度±0.5度。适宜的空气湿度为85-95%,适宜的气体组成为二氧化碳0-5%、氧气2-5%。目前,恒温库贮藏蒜薹主要是采用塑料小包装袋封去。即在库内温度降到0度时,用100×75厘米的聚乙烯薄膜袋(一般厚0.06-0.08毫米),装蒜薹20公斤左右,扎紧袋口,放在库内贮藏架上。根据测气的结果,当袋内氧气降至1-2%、二氧化碳为12%左右时,松开袋口通风,使袋内氧气升到18%以上,二氧化碳降到2%左右时,重新扎紧袋口。塑料袋内的湿度一般不宜超过95%,库温的波动易使袋壁产生气馏水,应及进降湿。结合库内放风时,可用消毒毛巾或棉球去袋内的水珠。蒜薹从入库存贮藏结束,生理上经过旺盛期、稳定期、衰老期三个阶段,应分阶段进行管理。从入库存到3月底为旺盛期,此期蒜薹呼吸较强,管理上要特别注意温度和气体成分含量,此期氧的低限可适当低些,二氧化碳在适宜范围内可适当高些。湿度和气体成分。12月翌年2月底为衰老期,蒜薹呼吸较弱,如果二氧化碳浓度高,易引起生理病害。此期二氧化碳浓度可控制在3-4%。
参考资料:http://www.ahnw.gov.cn/2006nykj/ShowYwyd.asp?GUID={A8C3A4F0-3572-4970-9799-9AD2167BAF98}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4:43
5 冷藏前准备
5门灭菌
冷库 按 ( 10-15)g/m'的用量燃烧硫磺熏蒸,或用(1^-2)%甲醛(*)喷洒。进行熏蒸灭菌时,
可将各种容器,架杆等一并放在库内,密闭(24-48)h,再通风排尽残药。
5.2 挑选与预冷
5.2.1 对不同产地、不同批次、不同等级的蒜墓,应分别码放在预冷间或阴凉通风处散热(采用通风预
冷等方式,使其温度迅速下降)。同时按4.2进行挑选整理。
5.2.2 将符合质量要求的蒜鉴荃苞对齐后,用塑料绳(带)捆在距墓苞(3-5)cm的签茎部位上,每捆质
量(0.5- 1.0) kg,若采用塑料大帐气调冷藏,应将墓梢去掉,保留墓苞(4-6)cm,6 冷藏方法
6.1 塑料薄膜袋气调冷藏
6.1.1 当蒜蔓品温稳定在。℃时,将蒜整墓梢向外装人码放在冷藏架上的塑料袋内,扎紧袋口,密封冷
藏。包装材料及规格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6.1.2 采取随机取样方法,按不同产地、不同批次、不同等级分别设代表袋进行检查测定。其数量每产
地、每批次、每等级不得少于3个重复。
6.1.3 根据气体指标的要求开袋换气,每次换气(3-5)h(前期短,后期长)。将袋内气体与大气充分交
换后,袋内残留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得高于1000
6.2 塑料薄膜帐气调冷藏
6.2.1 将捆成小捆的蒜荃,墓苞朝外均匀地码放在冷藏的货架上进行预冷。每层码放厚度(30^-35)
cm。待该品温稳定在0'C时按5.2.4进行唆菌灵防腐处理。塑料薄膜帐的制作及规格见附录A(标准的
附录)。
6.2.2 罩帐后蒜墓不得与塑料薄膜相接触。封帐后,通过快速降氧或自然降氧,将帐内氧和二氧化碳气
体含量调到所需指标。每天或隔天测定帐内氧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待二氧化碳逐步上升后,根据气体指
标的变化及时更换氢氧化钙〔Ca(OH)2)(消石灰)。氢氧化钙的制作、保管与使用见附录B(标准的附
录)。
了冷藏条件
7.1 冷藏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指标
冷藏 的温 度、湿度和气体成分指标见表1。各项指标的检测见附录C(标准的附录)。
表1 蒜墓冷藏的温度、湿度和气体成分指标
项目指标
品温(0士0.5)C
库内相对湿度(85^95)%
气体指标
塑料薄膜帐
氧气(2^5)%
二氧化碳(3-6) %,
塑料薄膜袋
氧气(l-3)%
二氧化碳(10^-13)
7.1.1 塑料薄膜袋冷藏150天以内,二氧化碳的控制可采用高限指标,氧采用低限指标;150天以后二
氧化碳应采用低限指标。氧采取高限指标。
7.1.2 氧与二氧化碳两项指标中,只要其中一项达标时,即可开袋换气。
了.2 空气环流与空气更换
7.2.1 塑料薄膜帐冷藏要每周进行2^-3次帐内气体循环,每次循环(15-20)min.
7.2.2 冷藏蒜荃的冷库应在冷藏中后期视天气状况和库内空气状况不定期的(每月2-3次)利用夜间
外部低温,开启通风系统或开启门窗,进行库内空气更新,换气时不能造成库内温度较大波动空气更新
以利排除过多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8 冷藏期限
在确保上述各项技术条件的情况下,一般冷藏期为(150^300)天。若不符合上述技术条件,将会引起损害
有兴趣了解详细。可以点击我的“冷库好冷”空间,那里有我的网上联系方式。在这里就不说乐,说了就不能“显示”我的回答了,点击“回答者:冷库好冷”就可以进入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4:43
专业做冷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