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8:01
共5个回答
懂视网 时间:2022-10-01 15:02
1、抛砖引玉是一个成语,拼音为pāo zhuān yǐn yù,意思是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是一种自谦的说法。
2、近义词:引玉之砖、一得之见。
3、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用于谦词。
4、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赵州东院从稔禅师》:“大众晚参,师云:‘今夜答话去也,有解问者出来。’时有一僧便出,礼拜。稔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子。’”
懂视网 时间:2023-01-16 01:28
1、抛砖引玉的玉释义: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
2、抛砖引玉,拼音:pāo zhuān yǐn yù)是一个成语, 意思是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是一种自谦的说法。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赵州东院从稔禅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3 09:34
意思是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出自清代李汝珍《镜花缘》。
抛砖引玉是古代兵法三十六计中的第十七计,在战争中常常用到。 砖指小利,是诱敌上当的诱饵;玉是大利,是真实的意图。此计谋指用类似的事物去迷惑、诱骗敌人,使之懵懂上当,中我圈套,然后击败敌人。
示例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用于谦词。
扩展资料
1、近义词:千虑一得、引玉之砖、一得之见、举一反三。
引玉之砖是成语,拼音 yǐn yù zhī zhuān,释义为自己表示谦虚的话。比喻为了引出别人高明的意见而发表的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
2、反义词:单刀直入
单刀直入(dāndāozhírù)是一个汉语成语,比喻说话直截了当,不绕弯子。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12卷:“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更莫如何若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 抛砖引玉(成语解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3 09:34
抛砖引玉读音是pāo zhuān yǐn yù,意思是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出自清代李汝珍《镜花缘》。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分句;用于谦词。
扩展资料: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用没有价值的事物引出有价值的事物之意,比喻用粗浅、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意见。也是一种自谦的说法。
费孝通《访美掠影》:“我所做到的是畅所欲言而已,能起些抛砖引玉的作用,于愿足矣。”
方才婢子费了唇舌,说了许多书名,原是抛砖引玉,以为借此长长见识。——清·李汝珍《镜花缘》
参考资料:抛砖引玉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3 09:35
意思是抛出砖去,引回玉来。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用没有价值的事物引出有价值的事物之意,比喻用粗浅、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成熟的意见。也是一种自谦的说法。
费孝通《访美掠影》:“我所做到的是畅所欲言而已,能起些抛砖引玉的作用,于愿足矣。”
方才婢子费了唇舌,说了许多书名,原是抛砖引玉,以为借此长长见识。——清·李汝珍《镜花缘》
扩展说明: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赵州东院从稔禅师》:“大众晚参,师云:‘今夜答话去也,有解问者出来。’时有一僧便出,礼拜。稔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墼子。’”
抛砖引玉,出自《传灯录》。相传唐代诗人常建,听说赵嘏要去游览苏州的灵岩寺。为了请赵嘏作诗,常建先在庙壁上题写了两句,赵嘏见到后,立刻提笔续写了两句,而且比前两句写得好。后来文人称常建的这种作法为“抛砖引玉”。
此计用于军事,是指用相类似的事物去迷惑、诱骗敌人,使其懵懂上当,中我圈套,然后乘机击败敌人的计谋。“砖”和“玉”,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砖”,指的是小利,是诱饵;“玉”,指的是作战的目的,即大的胜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抛砖引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3 09:35
抛砖引玉
[ pāo zhuān yǐn yù ]
【解释】: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出 处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大众晚参;师云:‘今夜答话去也;有解问者出来。’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鯈子。’”
扩展资料
1、我刚才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发表自己的高见。
2、以小致大,谓之抛砖引玉;不知所贵,谓之买椟还珠。
3、我先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
4、也许我将抛砖引玉,以这份名单来鼓舞其他小学教育工作者创建他们自己的名单并在他们各自的博客上公布。
5、以上只是个人的了一孔之见,权当抛砖引玉。
6、我先抛砖引玉谈谈自己的看法,希望才华出众的人不要数典忘祖。
7、我这篇文章果然发生抛砖引玉的作用,引起各界对这问题热烈的讨论。
8、我的提议只是抛砖引玉,更周详的办法还请大家一起来深入讨论。
典 故
唐代高僧从谂掸师,主持赵郡观音院多年。相传他对僧徒参禅要求极严,必需人人静坐敛心,集中专注,绝不理会外界的任何干扰,达到凝思息妄、身心不动的入定境界。有一天,众僧晚参,从谂禅师故意说:“今夜答话,有闻法解悟者出来。”,此时徒众理应个个盘腿正坐,闭目凝心,不动不摇。恰恰有个小僧沉不住气,竟以解问者自居,走出礼拜。
从谂掸师瞟了他一眼,缓声说道:“刚才抛砖引玉,却引来一块比砖还不如的土坯!”,另外,有一个抛砖引玉的故事。
据《历代诗话》、《谈证》等*述:唐代诗人赵嘏,以佳句“长笛一声人倚楼”博得大诗人杜牧的赞赏,人们因此称赵嘏为“赵倚楼”,当时另有一位名叫常建的诗人,一向仰慕赵嘏的诗才。
他听说赵嘏来到吴地,料他一定会去灵岩寺游览,便先赶到灵岩,在寺前山墙上题诗两句,希望赵嘏看到后能添补两句,续成一首。果然赵嘏游览灵岩寺看到墙上两句诗,不由诗兴勃发,顺手在后面续了两句,补成一首完整的绝诗。
常建的诗没有赵嘏写得好,他以较差的诗句引出赵嘏的佳句,后人便把这种做法叫作“抛砖引玉”。其实,常建、赵嘏并非同时代人,他们各自的活动年代相距百年之多,续诗之说不可信,只是由于这段故事很出名,人们也就承认它是成语“抛砖引玉”的出处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汉语——抛砖引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3 09:36
[解释]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