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7:27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1 19:00
地处安徽省无为县西部,邻近庐江县,是著名的“荸荠之乡”,每年向国内外输出大量绿色荸荠,是中国荸荠的重点产业基地。 有“江北第一洞”之称的泊山洞便位于此地,洞内怪石嶙峋,妖娆奇特,是江北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蜀山镇是皖南的“鱼米之乡”, 每年有大量的优质螃蟹、鳝鱼等水产品出口国外,形成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化经济链条,为当地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泊山仙洞 一、环境人口 【地理位置】 区位及面积 蜀山镇位于无为县西南角,西与庐江县白湖镇相邻,北与百胜镇相依,东与泉塘镇一脉相连,南与洪巷乡、鹤毛乡隔水相望。全镇总面积56.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60亩,水面积4230亩,丘陵及山场面积1662亩。 【地形与地貌】全镇地势平坦除凤凰山、仁泉、方圩三村部分地区为丘陵山区外,绝大多数为圩区。涵盖在四大圩口,即:七联圩、团结圩、拾联圩和临河圩。占全镇面积的85%以上。 【自然资源及矿产资源】 全镇土地资源丰富,多为潜育型青湖泥田土,底质厚,耕作层有机质含量高,适宜种植水稻。主要水资源有西河、*河、郭公河流域,水系发达,圩内河渠沟叉星云密布,总长达40-50公里;镇境内山林资源有下泊山、凤凰山、团山、鸟官山、老陈山;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是石灰石,储量超过2亿吨,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其它 蜀山镇旅游资源也较发达:皖北第一洞——泊山洞旅游景区就坐落在方圩下泊山的脚下,洞内共开发三层形成十八大景区、186个景点,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晶莹剔透,石枝、石旗、石花、石鹅管堪称溶洞四绝。另蜀山镇打造的旅游街,正在形成“吃、住、购、娱、游”为一体的旅游格局。 【建置沿革】 1985年,蜀山镇辖8个行政村(以下简称村),144个村民小组,有4397户,人口134人,总面积约30平方公里。 1992年,撤区并乡,蜀山镇辖31个村、一个街道居委会,共4275个村民小组,15006户,人口约6.3万人,总面积138平方公里。 1995年撤乡并乡,蜀山镇辖16个村,一个街道居委会,共232个村民小组,7806户,人口3.4万人,总面积55平方公里。 2004年并村,蜀山镇辖蜀山、黄姑、西河三个街道居委会,蜀山、黄姑、阮疃、集中、张李、仁泉、凤凰、拾联、新安、方圩、天保、苏疃、白湖13个村,15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3.5万人,总面积56.4平方公里,蜀山街道为镇*所在地。 【人口状况】2005年全镇总人口为34618人,其中男性18348人,女性16270人;农业户口8033户,30985人,非农户口908户,3633人。除汉族外,有高山族4人,藏族、回族、黎族各3人,蒙古族2人,苗族、壮族、布依族、侗族、阿昌族各1人,共20人,占总人口的0.06%。 二、区域经济 【工商业】截止2005年底,全镇共有9家石料企业,5家自来水厂及1座轮窑厂、两个加油站和一个液化气站,千吨以上船舶120艘,与冶金工业部勘察研究院上海分院签订的开发泊山风景区项目已动工;与上海绿房子公司联手规划开发蜀山旅游街前期工程部分已告竣工;由新加坡外商独资的“皖红”农产品加工企业已完成厂房初建。为发展传统产业,蜀山境内种植的荸荠已注册为“宛红”牌,蜀山镇也因此被巢湖市*授予“农产品出口基地”称号。全镇企业年实现工业产值6380万元,营业收入6350万,利润578万元,上缴税金128万元,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业】全镇种植业以水稻、荸荠、席草为主。1985年全镇耕地主要是种植两季水稻且品种单一。撤区并乡后,全镇开始种植荸荠,且面积不断扩大。2005年由传统的粮食作物为主向多种经营转变。全年早稻6000亩,一季稻12000亩;瓜果、蔬菜2500亩,席草500亩,莲藕500亩,甘蔗900亩,棉花1200亩,头茬荸荠8000亩;水产养殖4500亩。深圩区和山区普遍推广五早,即早花生20亩,早毛豆30亩,早西瓜50亩,早马铃薯18亩,早玉米10亩等作物。随着种植业内部结构的不断调整,蜀山镇水稻种植面积逐年减少,特别是早稻面积逐步被头茬荸荠种植所代替。全镇粮食总产值达850万吨,荸荠约3万吨,其它作物5万吨左右。 【林业】“八五”、“九五”、“十五”期间,全镇山场面积1800亩,均为集体粗放种植管理,林木主要是松树、杉树等低产林和少量果树。撤区并乡,全镇封山育林达到一千多亩,基本上消灭了荒山。2002年起,实施退耕还林,种植了330亩,易扬,分布于白湖、方圩、张李、仁泉四村以及二军路两侧绿色长廊面积占200亩,主要树种为杨树、桃树、水杉、石榴等。全镇溪旁、塘坝边以及沿省道军二路两旁植树400余亩。 【畜禽水产业】水产养殖,蜀山镇水系发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2005年前,全镇所有的沟塘河道都充分得到了利用,主要养殖普通的鱼类,像鲢鱼、草鱼、青鲲、鳊鱼、鲫鱼等。到2005年之后,全镇养殖面积达到5000多亩,并且养殖品种由普通鱼虾为主转型以养殖螃蟹、黄鳝等特种水产为主,并实施稻田养鱼技术。像蜀山村、张李村、集中村、苏疃村的实行了网箱养鳝,面积达到了400多亩。水产养殖正在向节约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全镇水产品产量达到3000多吨,可获效益7000万元以上。 畜禽养殖生产以农户散养为主,主要饲养鸡、鹅、鸭、生猪以及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用途的耕牛,一般农户家庭饲养家禽达30只左右,年出栏生猪达1头左右。2005年全镇生猪存栏5743头,出栏6105头,产肉105万斤,家禽饲养达20万只左右,出售15万只,其余均为自产自销。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实施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全镇耕牛的饲养量在逐年减少。 【财政金融】2005年全镇社会总产值34929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849万元,农业总产值15098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为16828万元,与1985年相比,分别增长802%、875%、796%、786%。各项税收为688万元,其中:国税75万元,地税163万元。人均纯收入2735元。与1985年相比增长了450%。 【其它】黄姑街农历“三月二十八”大型农贸交流会源起明朝天启帝辛年间的庙会,距今已有380多年。明清时,黄姑街有上、中、下三庙,每年节至,数里乡民赶庙会、购农资,曾有过繁荣景象。1945年日本投降前,纵火毁庙,古街满目疮痍,水患频临,难再复苏。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来,黄姑“三月二十八”又旧貌灿然,每至黄姑节,商品交易繁荣,成交额约达320万元,年税费收入16万元,有效地带动了一方经济的发展。 蜀山镇街农历“三月三”大型农贸集市交易古已有之,早于清初,原为庙会,会址在天井山一带。后经数年迁演,到20世纪初遂迁至蜀山街兴会。后至改革开放前,“三月三”主要以竹、木、铁等农资交易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交易内容发生了变化,农资、农用、服饰、餐饮、娱乐、休闲应有尽有,每年“三月三”三天集会的成交额在400万元左右,年税费收入近20万元,成为蜀山地区便民、惠民的一大亮点。 三、基础建设 【集镇建设】1995年1月县*批准了蜀山镇建设规划,2002年县*批准了蜀山镇旅游街建设总体规划,规划总占地面积300亩。 1997年军二路改线,蜀山镇在老街道南侧新建了一条长约3.5华里的蜀山新街,新街铺设了宽为15米水泥路面与老街融为一体,同时对老街进行了道路修整,全部铺上水泥路总长约为2.5华里。扩建了农贸市场,范围延伸至军二路,总面积已达15亩。1999年,在新街两侧道路旁架设了路灯。截止2005年度,整个集镇扩大到了3.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4500人,为发展个体工商经营管理户达600多家,除镇*机关外,镇直驻镇单位已达30多家,街上的商品琳琅满目,达到空前绝后的繁荣,蜀山集镇真正成立蜀山镇的*、经济、文化中心。 蜀山镇共有自来水厂5个。分别是1993年投资35万元新建的蜀山镇自来水厂;2002年投资82万元新建的集中自来水厂和投资205万元新建的黄姑自来水厂;2003年投资70万元新建的新安自来水厂;2004年投资42万元新建的拾联自来水厂;管网覆盖全镇3个社区和8个行政村,日供水1200吨,受益人口18000人。 【交通】截至2005年底,全镇修建乡村道路总里程225.7公里,其中四级公路17公里,总投资812万元,以工代赈215万元,个人捐资15万元,村民自筹82万元,乡镇帮扶104万元。20年来,共为国家征缴交通规费、税收款约1800万元。 【水利】蜀山镇境内共有两处国营水利站,即临河圩中心排灌站、西河排灌站,总装机容量1090千瓦;四座乡属站,即团结圩圩口的苏疃站,团结圩站和茅草埂站、七联圩圩口的奶奶渡站、凤凰站;总装机容量1000千瓦,村属站共26座,31台电机,总装机容量797千瓦。全镇总装机容量2887千瓦,总受益面积达5.3万亩。20年来,全镇新疏浚河道29.5公里,治理河埂圩堤65公里,开挖山塘水库200余万立方。 【供电】蜀山供电所地处蜀山东街,服务覆盖13个行政村和蜀山、黄姑、西河三个街道,用电户数57户,其中居民用电8710户,动力用电247户。庐江至无为110KV线路一条,从西至东横穿全镇,另外35KV线路两条。分别为巢湖长江水泥厂和百胜水泥厂专用。全镇10KV线路总长为106.5公里,400V、200V线路长约483.2公里,拥有专用变电台区47座,公用变电台区60座,共计107台配变,配变电总容量达10704KVA。 1992年投入运行的35KV变电所一座,该变电所保证四个乡镇(百胜、鹤毛、泉塘、蜀山)及三个大型企业的用电(两个水泥厂和天一石矿),共有35KV配变11300KVA12台,8条出线。自1998年11月农网改造以来,全镇共建改配电台区60座,一期改建22座,二期改建38座。经过农网改造大大改善了全镇用电线路状况,提高了供电可靠性,保障了全镇工农业生产生活正常用电。 【邮电】蜀山邮电局成立于初,1994年初开通程控电话,1998年完成企业改制,实行邮电分营,组成邮政、电信、移动三家,实现了个人委代办经营与自办移动业务相结合。三家服务范围为蜀山镇、百胜镇、泉塘镇、鹤毛乡四个乡镇,覆盖70个村。截止2004年底,交换机容量达2万门,程控电话百分之百覆盖,程控电话用户18500部,移动电话用户16500部。 四、社会事业 【文化】广播电视 蜀山镇广播站成立于1992年撤区并乡之时,由黄姑乡、蜀山镇两个广播站合并而成,整个输送信号至13个村。1995年建无线调频发射台,信号传输各自然村,同年开通了有线电视,接收18套节目。2001年事业单位改制,文化与广播合并成文化广播电视站。2003年底,接通县有线电视信号,收视38套节目。5个村开办了有线电视分站。2004年底,全镇有线电视用户率达2500户。 旅游 泊山洞座落在无为西南下泊山中,距县城38公里,地处无为、庐江、巢湖两县一市交界处,二军路横亘下泊山下。《徐霞客游记》载:白湖之畔,往来栖避,故名泊山。自1994年开发以来,先后投入350万元,建成了江淮独秀的古溶洞。全洞面积约4000平方米,游程长800米,洞分三层共有18个大景区、186个景点。洞中钟乳石千姿百态,晶莹剔透,其“石枝、石花、石猴、石鹅管”为溶洞“四绝”,且洞中有洞,洞中有河,是典型的克斯特地貌,美丽的地下宫殿,故有“江北第一洞”美称。洞旁200米有一座“小九华”之称的泊佛寺,内有格调高雅、文物书画根雕展馆,山巅有“清风阁”一座,巍然数里可瞻。 蜀山镇仁泉村有一仁泉井。相传三国时,曹操领兵伐吴,行至此泉,人乏马困,军中疾病流行。曹军饮此泉而病愈。曹操驻马叹曰:惠尔仁泉,遂得名。千百年来,泉边石头仍留有曹操驻马泉边的蹄印。旧时,泉边有一石狮,传说石狮常现身农家阡陌殃苗,农人怒而投石,中其上额,毁其容而为一尊石墩至今。 【教育】1985年教育仍实行县、区、乡*管理。时蜀山区教育办公室辖蜀山、黄姑、百胜、关河、郑河、合毛、泉塘、建国8个乡(镇)教办室。全区共有小学71所,教学点47个;初中8所,小学附设初中班1所;两年制高中1所。全区小学在校生12878人,初中在校生4404人,高中在校生341人。小学专任教师399名,初中专任教师137名,高中专任教师16名;小学代课教师56名,初、高中代课教师26名。1985年全区小学入学率为95.6%,巩固率为97.8%,毕业率为88%,学龄儿童普及率为95.1%。到1987年,8个乡镇顺利通过初等教育验收。 1987年以后,教办的主要工作由抓普初转到抓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1992年撤区并乡,区教育办公室撤销。将蜀山、黄姑、百胜、建国四乡并为一乡,更名为蜀山镇教育办公室。1995年乡镇再次撤并,将蜀山、黄姑并为一乡,名称仍为“蜀山镇教育办公室”,直至2004年4月止。2004年教育*发生重大变革,又撤销蜀山镇教育办公室,成立了无为县蜀山中心学校。改制后的蜀山中心学校即包括原黄姑初级中学,到2005年,蜀山镇有县直属完中1所,2005年招生在校高中生1120人,初中生810人;教职员工107人,其中高中专任教师72人,学历合格率90%,初中专任教师35人,学历合格率100%。学校拥有现代化多媒体教室180平方米,理、化、生实验室正在改建中,教学楼三栋共3300平方米,标准化操场1座,学校总占地面积为52亩。 全镇现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2所,建制完小7所,教学点5个,中心幼儿园及学前班6个;初中在校生1538人,小学在校生3633人;教职工158人,其中初中专任教师34人,本科合格率占初中教师总数33.9%,小学专任教师91人,大专学历占小学教师23.5%,初中学龄入学率99.7%。到2005年底,除县危改资金拨付外,20年来,镇*共为全镇教育投入622万元(包括民、代课教师补助、报酬),新建9所小学教学楼9栋,计7627平方米,维修加固校舍5612平方米。初中拥有电脑30台,多媒体教室1个,完小和教学点按要求分别配备了模式一、模式二、模式三远程教育收视系统。 【卫生】蜀山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50年,2005年拥有1000平方米的门诊综合大楼,500平方米的住院楼,900平方米的职工宿舍楼及600平方米商住楼各一栋。2004年底编报了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预算内资金投资项目,即拟建1200平方米的新型住院部大楼计划。全院现有职工235人,中初级医务人员32人,其中主治医师4人;院内设11个临床科室,有病床30张;进口B彩(法)1台,麦迪逊B超机及图像记录仪1台,中日合资制造的彩色经颅多普勒300毫安双床双球管X光机一部,日本进口新型连体式牙科综合治疗机及口腔科全套设备1台,另有胃镜、半自动化分析仪、尿八项检验分析仪、裂隙灯、三导联自动分析心电图机、十一孔手术无影粉、万能手术床、手术刀包导医疗器械。医院还配置了电脑、打印机和系统软件等现代化办公设备。到2005年底,用于卫生事业总投资达150万元。 2002年以来,镇全面实施了住院分娩,产妇住院分娩率达85%左右;儿童疫苗全程接种率平均为99.8%,其中糖丸、百白破、麻疹、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均在100%;医疗服务辐射泉塘、洪巷、百胜、鹤毛周边四乡镇。2000年,一次性通过卫生部一级甲等医院的创建验收,2003年、2004年、2005年三年被无为县人事局、总工会、监察局联合评议为“人民满意基层站所”。 【计划生育】蜀山镇于1992年3月成立计划生育办公室,并在*机关抽调懂业务、善管理的骨干组成计生组织。撤区并乡前,镇人口出生率一直保持在15‰左右,1992年人口出生率为14.73%,一直保持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符合率达99.2%,上环率98%,结扎率97%。计生办对符合生育条件的对象送证上门,对外出群众发放《流动人口婚育证明》,并与流入地保持联系,共同做好计生对象服务工作,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 【蜀山大记事】 1、1991年12月撤区并乡,蜀山镇辖区直、驻镇单位、老蜀山镇、黄姑乡、百胜乡、建国乡共三十一个行政村,6.3万人口。 2、1993年10月蜀山镇投资近200万元开发泊山洞,1994年对外开放。 3、1994年11月蜀山镇投资30万元新建蜀山自来水厂。 4、1995年4月,蜀山镇开通程控电话。 5、1995年12月撤区并乡,蜀山镇原百胜乡划归六店乡,原建国乡划归泉塘乡,此时蜀山辖原黄姑乡和蜀山镇共十六个村。 6、1996年省道军二路在蜀山境内改道全面贯通。 7、1996年10月,蜀山镇新办公楼落成。 8、1997年,蜀山镇全面改制乡镇企业,将原集体性质的镇村办企业改制为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 9、1997年,蜀山镇将原来初级中学并归蜀山高级中学。 10、1999年7月蜀山镇拾联圩满破,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 11、2000年5月蜀山镇撤村并村,将原白湖村和建成村合并为白湖村;将苏疃村和新栗村合并为苏疃村;将新安村和双圩村合并为新安村。此时,蜀山镇辖十三个行政村。 12、2001年8月份,蜀山镇新街架设路灯,推动集镇文明建设。 13、2003年,蜀山镇引进上海绿房投资公司兴建蜀山旅游街。
满意请采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1 19:01
真正的蜀山 蜀山,以满山遍野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奇花异草引人入胜.尤其在周围山新建了2万余亩水面的人工湖,占地400多亩的烈士陵园,面积70公顷植物园和度假村.八十余公顷的苗木花卉基地以及合肥野生动物园.长达370米的"安徽第一画廊"---蜀山画廊,及十二生肖园,匹特*弹射击娱乐中心和以植物造景的樱花园,月季园,枫树林等.在这些园林.水泊的簇拥烘托下,蜀山显的更加妩媚,分外妖娆,春日的景色尤其迷人.登临山巅,极目远眺,烟波浩渺,水天一色,渔帆隐约,漫步山麋林园,桃红柳绿,蝶舞蜂喧,花团锦簇,竹影扶疏,令人心旷神怡. 游戏中的 蜀山派 夏初(前 2000 左右),神界地气异变,神树爆长万丈,根系如垂天之云,深入盘古之心,盘古之心辐聚周边土石,逐渐扩大,形成悬空之山,是为「蜀山」 春秋末期(前 700 左右),蜀山附近地气特异,灵力极强的异象被一些方士发现,蜀山也成为传说中的仙山。开始有修仙之人在这里结庐*,但此时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宗派,各人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全凭自悟。其间有少数人成仙,多为「尸解」,偶然的成分很高。 东汉时期( 100 ),蜀山修仙人数空前繁荣,最多达数千人,分成数百小门派,各自都有一套独特的修仙方法。各门派宗旨不同,但多数都和道教的宗旨有一定联系。同时,蜀山妖类*活动频繁,人类才真正开始了解到世间有「妖」这样一个种族,蜀山有相当一部分修士以斩妖锄魔为己任,认为这样可以积德升仙,蜀山剑侠渐渐出现在民间的传说中。 东汉末( 200 ),蜀山各门派矛盾争端不断,在「仙剑派」的倡导下,蜀山修士蜀山绝顶召开大会,形成一个蜀山各门派的联盟「蜀山盟」,同时在蜀山绝顶建立三皇殿,形成日后蜀山派的雏形。 东晋时期( 400 ),蜀山各门派逐渐归并为十几个门派,最大的「仙剑派」人数已经有上百人,而蜀山中还有不少独来独往并不属于某个门派的修仙之士。各种修仙方式也逐渐完整。当时主流的方式是炼丹服饵,而仙剑派的内功*被认为是效果不彰。 南朝梁武帝时期( 500 ),因其信奉佛教,斥蜀山为邪魔外道,招集无数高僧、法师上蜀山修建佛塔,「蜀山盟」奋力抗争,梁武帝人马惨败。经此一役,「蜀山盟」元气大伤,很多以炼丹服饵,僻谷食气为*方式的门派因战斗力不强几乎灭门,而仙剑派因法术高强在此役中立下大功,当时仙剑派掌门统合「蜀山盟」十几个门派,成立了「蜀山仙剑派」,简称「蜀山派」,同时在锁妖塔周围大兴土木,蜀山派正式形成。 此后,蜀山剑仙基本上以蜀山仙剑派为主流,*方式注重内功和剑术,修仙求积德而不求升仙,积极入世斩妖。同时,也不排斥其它门派的*方式,积极搜集和保存各类修仙方法。 蜀山组织结构 掌门 蜀山最高权利者。由上一代掌门指定继任。原本无其它*,因第七代掌门因情而出走隐居,造成蜀山群龙无首而大乱,此后便有了只有出家弟子才能担任掌门的门规。 历代掌门继任之时,可通过「天视地听」和已经成仙的初代掌门沟通,了解蜀山只有历代掌门才能了解的秘密。 长老 掌门接任后,比掌门辈分高和同辈分的弟子都有担任长老的资格,一般掌门会分封十数个或数十个长老,有些是尊称,有些领有实权,辅佐掌门处理门派事务。 领有实权的长老包括以下几个职位 真武长老 :掌管武术类*体系中的功夫传授、整理、创制。弟子降妖伏魔事务管理,锁妖塔相关防卫工作 玄气长老 :负责练气类*传授,蜀山历史文献整理等工作。 元神长老 :负责养神类*传授,搜集打探仙、妖、人界情报工作。 律德长老 :负责蜀山弟子品行、功过评定,对赏罚提出建议,以及蜀山日常行政事务管理。 长老:没有具体的职位和负责事项,有些并不居住在蜀山,而是云游在外。(如仙一酒剑仙) 弟子 蜀山弟子 :新入门的弟子对外统称「蜀山弟子」,此时的任务就是*,一般不参与蜀山政事,也很少承担降妖职责,原则上没有*的陪伴或特许,不能单独下山行动,无论俗家还是出家弟子都是如此。此时的蜀山弟子,只能选择习武、炼气、养神三项当中的一项进行*。 入门弟子 :当一个蜀山弟子*到一定程度并取得*和掌门认可后,成为入门弟子。此时会被分配到各个长老辖下,承担一定的工作。同时,师徒的关系开始松散,弟子可向任一长老求教学习任何蜀山*方式。升级到入门弟子,在蜀山内部通常也称「出师」。 入室弟子 :由每个长老在入门弟子中自行遴选产生,一般每个长老只选择 1~2 名,作为重点培养,将自身绝学倾囊相授。被视做该长老的*人。 蜀山收徒一看缘法,二看慧根,三看人品,收徒比较严谨,有时会经过重重考察。 蜀山收弟子可以随时要求出家为道,但一旦为道的弟子要还俗,必须离开蜀山,对外不可再自称蜀山弟子,但原有修为如果不被滥用,一般也不会被剥夺。 触犯门规的弟子会被逐出蜀山,视情节轻重会有剥夺修为的惩罚。 蜀山修练体系 习武 御剑: 最基本和最常见的蜀山仙术,是通过气而操纵剑凌空飞行,具有强大杀伤力,是每个弟子都必须掌握的仙术。 符箓: 符和箓的合称。符指书写于*纸、帛上的笔画屈曲、似字非字、似图非图的符号、图形;箓指记录于诸符间的天神名讳秘文,一般也书写于*纸、帛上。符箓是天神的文字,是传达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镇魔。 咒术: 应用咒语祈请神明、诅咒鬼蜮的一种方术。可以感通天帝,役使鬼神,达到除邪消灾、逢凶化吉的目的。 禁术: 又称「禁法」。「禁」有禁止、禁锢、遏制之意。可遏制鬼物、毒虫猛兽和驱治疾疫。 炼气 存思: 一名「存想」。闭合双眼或微闭双眼,存想内观某一物体或神真的形貌、活动状态等,以期达到集中思想,去除杂念,进入气功能境界。 守一: 其主旨为守持人之精、气、神,使之不内耗,不外逸,长期充盈体内,与形体相抱而为一。以为修习此术,可以延年益寿,乃至长生久视。 行气: 亦称炼气、食气、服气。道教早期*方术之一。是指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而往往辅以导引、按摩的养生内修方法。一般又分外息法和内息法两大类。其重点在以我之心,使我之气,养我之体,攻我之疾,从而延年益寿。 导引: 是*者以自力引动肢体所作的俯仰屈伸运动(常和行气、按摩等相配合),以锻炼形体的一种养生术,属气功中之动功。 养神 内视: 又称内观。是一种净心止念的方术。「内视远听四方,令我耳目注万里之外。久行之,亦自见万里之外事。」 存神: 亦名思神,意谓存思人体之中、天地之间各种「神灵」。 辟谷: 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即不食五谷杂粮。人食五谷杂粮,要在肠中积结成粪,产生秽气,阻碍成仙的道路。同时,人体中有三虫,专靠得此谷气而生存,有了它的存在,使人产生邪欲而无法成仙。 服食: 又名服饵,指服食药物以养生。世间和非世间有某些药物,人食之可以祛病延年,乃至长生不死。 外丹: 原称炼丹术。为避免其与内丹相混淆,改称外丹。这是以炉鼎烧炼矿物类药物,制取「长生不死」仙丹的一种方术。 蜀山现状 仅仅十余年,蜀山在新掌门徐长卿的领导下日益兴旺,规模已经扩展到之前的三倍有余。 前山新增了上清宫、三皇殿等建筑。东侧更有兵库、冠库、符库、经库四大仓库作为蜀山收藏之所。后山锁妖塔畔,新增祖师殿作为怀思历代掌门之所。无极阁帝醮峰之上,新增醮坛、经堂、符箓阁等为*仙术的场所。 西侧变化最大,剑顶上为*剑术之处,有练武场、剑气台、存思堂等,山风呼啸,地势绝险。南部为丹崖,有斋房、丹房、御风台,用来炼丹食气。中间地热较低的背风之处为步虚谷,为众弟子的居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1 19:01
有。蜀山应在四川境内,很可能是峨嵋山附近一带的山脉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