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豚在什么季节之间毒性最大,为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22:04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3:10

2至5月河豚毒性最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时下正是河豚鱼最肥美的时节,也是河豚毒素最强的季节。

1)河豚呈圆筒形,一般体长在100—300mm左右,大的可达630mm以上,其体内含有毒物质——河豚毒素。河豚鱼的毒性是由其体内的河豚毒素引起的,我国每年均有吃河豚丧命的报道见诸报端。

2)“野生河豚含毒器官多,而且多分布在隐蔽部位。”公告称,河豚毒素含量高低次序为:卵巢>脾脏>肝脏>血液>眼睛>鳃耙>皮肤>精巢>肌肉。河豚的卵巢和肝脏为河豚内脏中的二大剧毒脏器,其含毒量的多少,常随季节的变化而有差异。每年2—5月为问豚卵巢发育期,毒性较强。

3)河豚毒素为自然界毒性最强的非蛋白物质之一,属于神经毒素的一种,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砒霜)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一只河豚体内所含的毒素,估计足以杀死30个成年人。其毒素主要有河豚毒和河豚酸两种,它首先作用于胃肠道,可引起局部刺激症状,其次进入血液后迅速发生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的抑制作用,使人呕吐、神经麻痹、四肢发冷,进而心跳和呼吸停止。

安全提醒:

“三不原则”远离河豚

1)所有的野生河豚鱼都带有河豚毒素,鉴于河豚鱼毒素中毒的严重危害性,清远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市民要爱惜自己及家人生命,远离河豚鱼。要做到“三个不”:

2)不消费:普通的加工、烹调方法难以破坏河豚毒素,民众不要随意食用河豚鱼。消费者一旦发现违法经营河豚鱼的行为,应及时向当地食品药监部门举报。

3)不捡拾:应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在沿海地区特别是在海滩附近不要捡拾废弃的鱼,不要到路边或市场上买不认识的鱼类。碰到头*大腹尾部小,背上有鲜艳的斑纹或色彩,体表无鳞,光滑或有细刺的鱼,需仔细鉴别是否河豚鱼(河豚鱼一旦遭受威胁,就会吞下水或空气使身体膨胀成多刺的圆球)。

4)不加工:有的人认为只要去掉河豚鱼有毒的头、内脏、皮,或者经过盐腌晒干、高温蒸煮后就会无毒,这些说法都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河豚毒素作为耐酸、耐高温的动物性碱,化学性质稳定,需220℃以上方可分解,一般烹调手段包括盐腌或日晒等都难以破坏。即便将河豚在130℃高温下炖11个小时,也只能分解三成左右毒素,况且一般家庭烹饪远达不到这个时间和温度。所以,市民不要自行加工食用河豚鱼。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3:10

春季为雌鱼的卵巢发育期,卵巢毒性最强,再加上肝脏毒性也在春季最强,所以春季最易发生河豚中毒事件。

拓展:

1、河豚,俗称"气泡鱼"、"吹肚鱼"、"河鲀鱼"、"蛤乖鱼"、"气鼓鱼"(江苏、浙江)、"乖鱼"(广东)、"鸡泡"(广东)、"龟鱼"(广西)、"街鱼"(用闽南话读)(福建)、"蜡头"(河北)、"艇鲅鱼"。古时称"肺鱼"。一般泛指鲀形目中二齿鲀科、叁齿鲀科、四齿鲀科以及箱鲀科所属的鱼类。

河豚为暖温带及热带近海底层鱼类,栖息于海洋的中、下层,有少数种类进入淡水江河中,当遇到外敌,腹腔气囊则迅速膨胀,使整个身体呈球状浮上水面,同时皮肤上的小刺竖起,借以自卫。

2、形态结构

河豚大多数种类均为特有的豚形,这一体形特征决定了它们的游泳能力不强,除作一般性移动外,不作远距离徊游。河豚不同种类的体形存在很大差异。

河豚体圆棱形,体背侧灰褐色,并散布有白色的小斑点,有些斑点呈条状或虫纹状。肚腹为黄白色,背腹有小白刺,鱼体光滑无鳞,呈黑*。臀鳍白色,尾鳍下缘乳白,其他各鳍*。眼睛内陷半露眼球,上下齿各有两个牙齿形似人牙。鳃小不明显, 鼻孔位于鼻囊突起两侧,鼻囊突起不分叉。口小,鳔卵圆形或椭圆形,具气囊,遇敌害时腹部膨胀。河豚体长一般5~28厘米,大多数体长10~20厘米,体重一般300克上下。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7 23:11

河豚在夏天的毒性最大!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