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驾驶被交警处罚,属于刑事处罚还是行政处罚?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8:51

我来回答

8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8 23:07

有案底。醉驾不但要承担刑事责任,而且伴随而来的肯定有交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比如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行政处罚是有记录的,也就是俗称的案底。但这种行政处罚案底比犯罪的案底影响要小,不会对工作、生活、出行造成大的影响。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9 00:25

酒驾之后两种拘留都可能有,如果造成严重后果就是刑事拘留。《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华律网

一、行政拘留:

是*机关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一般违法人员做出的行政处罚措施。家人只需要向拘留所提出申请,可以进行会见。

二、刑事拘留:

是一种临时保障措施,是*机关在侦查过程中为了保障刑事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对犯罪嫌疑人采取的临时性的*人身自由的方法。根据法律规定,在*机关侦查期间,只有律师可以在看守所会见。

三、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的区别:

1、适用的对象不同。刑事拘留是*机关在侦查过程中,遇有紧急情况时,对触犯刑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而行政拘留则主要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尚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者;

2、法律依据不同。刑事拘留《刑事诉讼法》;司法拘留《民事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行政处罚法》等行*规

3、法律性质不同。刑事拘留不具有惩罚性,只是一种临时的保障性措施,行政拘留是一种处罚;

4、目的不同。刑事拘留的目的是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行政拘留是处罚和教育一般违法的人;

5、适用机关不同。只有县级以上*机关才享有拘留裁决权;而刑事拘留的决定权在*机关和人民*,由*机关执行。

6、羁押期限不同。普通刑事拘留不得超过14日,对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的拘留期限不得超过37日,而行政拘留的期限;期限一般为10日以内,最长不超过20日。

7、法律后果不同。刑事拘留先行拘留1日的可以折抵刑期1日;司法拘留是对于有妨害诉讼行为人的惩戒,与判决结果无关,可以提前解除;行政拘留是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人的处罚。

8、关于案底与前科:

一般当事人在由于违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而被行政拘留的一般不会留下前科,但当事人超过16岁再遭到行政处拘留在当地*机关留下案底,如果5年内再次因违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而被处以行政拘留的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9 02:00

.处罚适用前提不同。行政处罚是针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的行为作出的;而刑事处罚是针对犯罪作出的,根据刑法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无产阶级专政制度,破坏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全民所有的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合法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处罚适用的依据不同。行政处罚适用的依据有法律、行*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而刑事处罚适用的依据只能是法律,即刑法和全国*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有关刑法的若干补充规定。这是因为关于刑法的规定,是国家的专属立法权,行*规、地方性法规以及规章都无权设定刑事处罚条款。
3.处罚实施机关不同。行政处罚在我国是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因此实施主体是行政机关。而刑事处罚是属于国家的司法权范畴,因此只能由人民*实施。
4.处罚的种类不同。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还有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从种类上说主要有人身罚和财产罚两类,而人身罚是刑罚的重点。行政处罚包括:警告、通报批评、罚款、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没收非法财物、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从种类上说虽包括了人身罚、财产同、申诫罚和能力罚四大类,但重点绝不在人身罚,因而行政处罚所规定的人身罚较之刑事处罚要轻得多。
5.违法者主观状态对承担责任的影响不同。在刑事处罚中,行为人的主观是故意还是过失对其所承担的刑事责任影响很大,是判断罪与非罪、此罪和彼罪的重要因素。但在行政处罚过程中,行为人主观上的故意和过失就显得不那么重要,只要主观上有过错,客观上实施了行政违法行为,就可以认为是已构成了行政违法,就可以对其实施行政处罚,不必过细地研究这一违法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
6.处罚的作用不同。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虽然对违法者都有惩戒和教育的双重作用,但侧重点不同。行政处罚是对有违反国家行政管理秩序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违法者进行的处罚,它注重的是对违法者的教育,制裁只是教育的一种方式,纠正违法行为才是行政处罚的真正目的,只要客观上达到了这个目的,行政处罚的作用也就达到了。而刑事处罚,针对的是严重危害社会的刑事犯罪分子作出的,因此它更注重对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制裁犯罪分子是刑罚的主要功能,当然在制裁的过程中也包含着对违法者的教育,对于违法犯罪行为不但要给予制止和纠正,而且必须要使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制裁。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9 03:51

酒后驾驶被交警处罚,属于刑事处罚还是行政处罚?
酒驾属于行政处罚。
2.
醉驾属于刑事处罚。(要*判决的是刑事案件,拘留不是)。
刑事处罚是违反刑法,应当受到的刑法制裁。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还有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9 05:59

酒驾属于行政处罚。

醉驾属于刑事处罚。(要*判决的是刑事案件,拘留不是)。

刑事处罚是违反刑法,应当受到的刑法制裁。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事处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部分。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权利和没收财产;此外还有适用于犯罪的外国人的驱逐出境。

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依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规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给予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9 08:24

我国的相关法律将酒后驾车分为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饮酒驾车和醉酒驾车是根据驾驶人员血液、呼气中的酒精含量值来界定的。所谓饮酒驾车,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100,小于80100的驾驶行为。所谓醉酒驾车,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100的驾驶行为。(具体标准各省可能不一致,建议另行咨询)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构成危险驾驶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另外,行政处罚上,*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驾驾驶营运机动车吊销驾驶证,10年禁驾并依法追究刑责重新取得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针对你的问题酒驾是刑事还是行政处罚,需要看具体情况而定,若没有造成危险驾驶罪的可定为行政处罚。
关于酒驾是行政处罚还是刑事处罚这个问题,首先行政和刑事是不相通的,酒驾是属于行政处罚,醉驾属于刑事处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9 11:05

醉驾不但要承担刑事责任,而且伴随而来的肯定有交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比如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行政处罚是有记录的,也就是俗称的案底。但这种行政处罚案底比犯罪的案底影响要小,不会对工作、生活、出行造成大的影响。暂扣机动车驾驶证属于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强制措施是依其职权采取强制手段*特定的相对人行使某项权利或强制履行某项义务的处置行为。一般是对尚未査清行为人的违法事实之前而采取的一种程序上的处置。

暂时性。行政强制措施采取的目的是为了弄清事实,人身自由和财产权的*只具有临时性,待事实清楚后,再作出相应处理。强制性。即行政强制措施是通过采取强制性的手段和方法,直接施加于人身或财产。上述特点决定行政强制措施受到以下*:强制措施的采取必须有时间*,不能无限期的扣留、关押。确实有证明采取强制措施的必要,如违法嫌疑,非采取强制措施无以达到目的。相对人享有诉权,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09 14:03

取保候审,是指侦查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提供担保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或妨碍侦查,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措施。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嫌疑人是可以取保候审的,但前提是必须要满足法律规定的取保候审的条件,同时办理相关的取保手续后才可以。*机关对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适用附加刑的;

(二)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 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患有严重疾病,或是怀孕、哺乳婴儿的妇女;

(四) 对拘留的犯罪嫌疑人,证据不符合逮捕条件的;

(五) 提请逮捕后,检察机关不批准逮捕,需要复议、复核的;

(六) 犯罪嫌疑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侦查的;(七)移送起诉后,检察机关决定不起诉,需要复议、复核的。

【法律依据】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人民*和*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3、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4、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