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9:58
共1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4 12:39
为什么海鲜有腥味?
海腥味,最熟悉的就是从一些海鲜身上散发出来的味道。这种味道的本体,就是三甲胺。三甲胺是一种有毒气体,低浓度表现为强烈的鱼腥气味,高浓度时会有类似于氨的气味,比如——屁!是不是和吲哚有异曲同工之妙?
氧化三甲胺尝起来有种鲜甜的味道,海鲜的鲜美也有一份它的功劳。更重要的是,它是海洋生物在海水中苟命的重要手段,这话听着有点奇怪啊?
我们都知道,一千克海水的含盐量大约为35克,即3%左右,而大部分海洋生物细胞内溶解的矿物质含量却低于1%,也就是说海水的渗透压远高于大部分海洋生物。这么大的渗透压差,生物细胞内的水分就会被析出,如果没有一些特殊的保命手段,那么海洋生物还没进入我们的嘴里,就直接在海里变鱼干了。
氧化三甲胺,就是这些海洋生物的保命利器。
对于一些陆地生物,氧化三甲胺只是一位过客,比如我们人类。经过肾脏后,它就从尿液中排出了。但在大部分的海洋生物中,由于鳃的不透性和细尿管的再吸收,氧化三甲胺被保存于体内,成为重要有机渗透剂和蛋白质稳定剂。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填充细胞对鱼体渗透压进行调节,防止鱼体被海水吸干。
一些氧化三甲胺含量相较高的海洋生物,比如鲨鱼,体内的氧化三甲胺可以占到组织干物质重的7%。
鱼体死亡后,在微生物,尤其是厌氧菌的作用下,氧化三甲胺就会还原为海腥味的罪魁祸首——三甲胺。这也就是为何鲜活的鱼都很鲜甜,而死亡一段时间后的鱼会散发浓烈鱼腥味的原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4 13:57
鱼腥还有淡水和海水之分呢!海水鱼腥味的主要成分是三甲胺。有些新鲜海水鱼体内氧化三甲胺的成分较高,具有大量腥味的三甲胺。另外,某些海水如鲨鱼等板鳃类鱼肉中含有2%左右的尿素,在特别条件下分解生成氨臭味。
淡水鱼的腥味,其主要成分是泥土中放线菌产生的六氢吡啶(Piperidine)类化合物与鱼体表面的乙醛结合,就生成的淡水鱼的泥腥味。
海鲜处理的方法
很多人在烹调海鲜的时候,总喜欢过早地放姜,以为这样做可以尽可能地去除海鲜的腥味。在做鱼以及做海鲜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过早放姜,这样做不仅不能起到去腥的目的,反而还会影响到海鲜原有的鲜香。那么究竟什么时候放姜去腥效果最好呢最好是先加热稍煮一会儿,等到鱼的蛋白质凝固之后再放。
用新鲜的海鲜原料烹制菜肴,菜品鲜味浓、腥味少。反之则腥味浓,鲜味少。实际上,每天海鲜的新鲜程度都不会完全一致,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烹调方法。如新鲜的黄花鱼,我们可采用清蒸、汆汤、清炖、油浸的方法成菜,稍次一些的可采用清烧、红烧的方法成菜。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4 15:32
海鲜有腥味,这个是很正常的。因为水生生物多多少少都带有一点腥味,但海洋生物和淡水生物的腥味来源还不大一样。海洋生物的腥味离不开它们“艰苦”的生存条件,它们生存的大海是一个盐度很高的地方。
目前来说,平均1kg的海水中就含有35g的盐,盐分会对海鲜们的细胞膜产生渗透作用,让细胞内的水分不断向外流失。为了抵抗这种因海水高盐造成的高渗透压,不让自己变成鱼干、虾干、贝干等,海鲜们使出了一记绝招,那就是用氨基酸及胺类化合物来填充细胞,提高细胞液的浓度,这样可使身体内外的渗透压保持平衡,自己也能更“滋润”地活下去。
氨基酸中的甘氨酸有甜味,谷氨酸中的谷氨酸钠是味精的主要成分,有鲜味,胺类物质中的氧化三甲胺也自带鲜感,它们共同成就了海鲜“鲜美”的美名,让海鲜成功地变成了美食。但这些成分也是海鲜腥味的“始作俑者”,其中主要的“罪魁祸首”就是氧化三甲胺。
海鲜们在好好活着的时候,氧化三甲胺是没有气味的,但当它们死后,尤其是海水鱼类死后,氧化三甲胺就会在厌氧微生物或海鲜体内酶的作用下,降解生成三甲胺、二甲胺等脂肪族胺的衍生物,这两种物质本身就自带腥味。其中,低浓度的三甲胺有一股鱼腥恶臭味,高浓度的三甲胺更是散发着一股臭鸡蛋味,它还会与鱼皮粘液中的δ-氨基戊醛、δ-氨基戊酸和六氢吡啶等成分结合,让鱼“腥上加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4 17:23
海鲜的腥味主要由自身物质和外部环境两个因素决定:内部因素:
不新鲜的鱼体内有机物被氧化。外部环境:
海鲜吸收饮食及水中的腥味成分。外部环境主要有微生物代谢的二甲基异冰片和土壤中含有的土臭素,这两种物质有很明显的土腥味,且具有挥发性,因此当鱼体内积蓄有这类物质是会有土腥味。如何去除海鲜的腥味?
1、在烹饪之前,将鱼放在食醋里浸泡几分钟,然后沥干。这样不但能去除腥味,而且还更加脆,嫩,吃起来更爽口。2、第二种方法是用白酒。将鱼等腥味食物切碎之后,放在容器里,让后倒入适量白酒,腌制20分钟左右再烹饪,腥味就没有了。3、去除手上的腥味。有点海鲜,如螃蟹,虾,吃的过程中要用手拿,于是免不了手上会沾上腥味。怎么办呢?用酒滴几滴在手心,然后相互揉搓,再用清水冲洗,腥味立减。4、香料去腥法。香料的种类很多,如:葱、姜、胡椒等,选择适当的香料,可以有效去除腥味,还能增加别样的香味,吃起来更可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4 19:31
如果非要给它定义一个实体,那么它就是隐藏在食物中的谷氨酸钠、肌苷酸钠等氨基酸成分的综合味道,这些氨基酸就是带来“鲜”体验感的鲜味物质。
海鲜在被捕捞出水后,其身体中的酶会对其蛋白质进行分解,分解后形成的氨基酸,为我们带来了独一无二的“鲜”的感觉。除了这种“鲜味之鲜”,海鲜越新鲜,也越能让人体验到“新鲜之鲜”,那种刚出水的“鲜香”,是任何冰冻海鲜都不能比的。
文章图片3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非得生吃海鲜才能感受到“鲜”,有时恰当的烹饪能帮助食物的蛋白质进行分解,反而能产生不一样的“鲜”味体验。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越新鲜的海鲜就越要简单烹饪,有时白灼清蒸就能做出最原汁原味的海鲜大餐。
文章图片4
~ 为什么海鲜“鲜”得这么优秀?~
“鲜”普遍存在于各种食物里,但似乎海鲜的“鲜”尤为让人印象深刻,其实它们也“鲜”得很无奈。
文章图片5
它们生存的大海是一个盐度很高的地方,盐分会对海鲜们的细胞膜产生渗透作用,让细胞内的水分不断向外流失。
为了不让自己“脱水”而死,海鲜们只能通过“努力”增加身体中的氨基酸和蛋白质来提高细胞液的浓度,才能让自己“滋润”地活下去。这样一来,它们也就成功地把自己变成了一道美食,时刻散发着浓郁的鲜味,吸引着无数吃货前赴后继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5 00:37
海鲜海鲜,我们常常讲究的鲜,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鱼类的鲜味主要来自于肌肉中含有的多种呈鲜氨基酸,例如谷氨酸、组氨酸等。当活鱼被宰杀后,体内蛋白质在酶的作用下开始分解,产生氨基酸,使其味道更鲜美。浸出物中的含氮化合物如氧化三甲胺、嘌呤类物质等也增强了鱼肉的鲜美,鱼的鲜味还与鱼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等组成成分有关。
(氨基酸是有机生命体组织细胞的基本组成成分,对生命活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可已从蛋白质降解而来也可以合成。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起来成为肽与蛋白质。用以维持生命的延续是任何动物都不可缺少的能量来源。)
做鱼时,保留和增加鱼鲜的技巧:
1.活鱼宰杀之后,放置一段时间(冷藏数小时),鱼鲜会增加哦。
2.烧鱼过程中加点料酒,也可增加鲜嫩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5 03:35
自身物质:鱼体内有机物被氧化产生气味。外部环境:鱼吸收饮食及水中的腥味成分。外部环境主要有微生物代谢的二甲基异冰片和土壤中含有的土臭素,这两种物质有很明显的土腥味,且具有挥发性,因此当鱼体内积累有这类物质时会有腥味。海产品能补充人体内丰富的碘元素,碘是构成甲状腺素的重要原料,因此食用海产品就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海产品富含大量的优质蛋白质,吃海产品可以补充人体内大量的蛋白质,提高肌肉的数量和质量,防止肌肉萎缩。
海产品可补充人体所需要的锌元素,海产品对皮肤粘膜的修复有良好的作用。海产品中的不饱和脂肪酸,能使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有利于降低血脂。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5 06:50
1.
自身物质:鱼体内有机物被氧化产生气味;
2.
外部环境:鱼吸收饮食及水中的腥味成分。外部环境主要有微生物代谢的二甲基异冰片和土壤中含有的土臭素,这两种物质有很明显的土腥味,且具有挥发性,因此当鱼体内积累有这类物质时会有腥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5 10:21
因为一般的海鲜体内有一种粘液腺,这种粘液腺分泌出来的粘液里,含有带腥味的
三甲胺
.
在常温下,三甲胺容易从粘液里挥发出来,散布于空气中,人们闻到这种挥发在空气中的气味,便是腥味.
而在烹饪前难免会与这种粘液接触,这种粘液也就是三甲胺很难溶于水,所以用一般的洗手液很难将味道去除,大量清水也无法将三甲胺清除掉。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5 14:09
海鲜的腥味主要由自身物质和外部因素两个因素决定:
1.自身物质:鱼体内的有机物被氧化产生气味.
2.鱼吸收饮食及水中的腥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5 18:14
欣慰的产生是由于于本身身上的蛋白质发生了变化,所以才会产生的这种味道而且他与海水中的一些物质结合。产生的这种特有的腥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5 22:35
因为海鲜的话它是在海里面,另外它每个动物或者说都会有它自己本身的一些味道,所以说海鲜有的时候吃起来你没有去除腥味的话,就会感觉很难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06 03:13
你好,
海鲜的腥味是由于海水中的含有的物质造成的;
淡水鱼大多有土腥味,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