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压岁钱怎么用3000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18:01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8:25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过年喽!过年喽!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放鞭炮,好不热闹!
我家也不例外,爸爸忙着在大门上贴春联。你瞧,上联是:送虎岁春安夏泰,下联是:迎兔年秋吉冬祥。忽然,我看见爸爸把“福”贴倒了,我忙喊:“福倒啦,福倒啦”。爸爸说:“念得好!读得好!”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福倒了’就是‘福到了’的谐音啊!
“爸爸,您夸奖我念得好,是不是还要给我发压岁钱呀?”我很希望像别的汉子那样,在过年时得到一笔由自己支配使用的压岁钱。因为我家是村里最穷的人家,我长到十岁了,还没有第一次得到压岁钱呢?今年好想.......。
爸爸一听,竟然“哈哈”大笑起来,说:“今年我利用特产种植技术和在外地打工,赚了不少钱,已经步入了小康行列,那一定要给你发压岁钱的,”我听了,心里暗暗直乐,谁知爸爸又接上一句:“不过,得看看你在团年饭宴席上的表现。”我一听,心里又不禁有点担忧起来,怕自己在宴席上表现不好........。
吃团年饭了,我坐在饭桌旁,看着满桌丰盛的美味佳肴,垂涎得好想先吃。可是为了得到压岁钱,我得好好表现才行。于是,我显得安静,表现得有文明礼貌。开饭时,我先给爷爷奶奶拈菜,奶奶夸奖我是:“有礼貌的孩子!”,可是我分明发现,爸爸一直在盯着我看。
该敬酒了,我端起酒杯对爷爷说:“ 祝爷爷福如东海长流水。”,爷爷点头说:“孙儿有出息!”接着我又祝奶奶寿比南山不老松。奶奶说:“孙子乖!”,接着我向爸爸妈妈妈一一敬酒,还用上“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等祝词,最后我学着大人的样子,喝了一口可乐,咂砸嘴,连声说:“好酒、好酒”。爷爷笑呵呵地说:“我们的小乖孙子长大了,会用对联了。”奶奶脸上也笑得乐开了花,说:“祝我们的小孙子学习进步,天天向上。”
吃完年夜饭,远处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的炸响,我心满意足的离看饭桌,来到了院子里。看见夜空被好多烟花划破,真是比星星还亮啊!爸爸也搬出了花炮和许多的烟花,顺手拿起了一个窜天猴,嘭,啪,说时迟,那是快,窜天猴直奔夜空,顿时 变成了一朵美丽的烟花 ,飘向了银河…… 我也手痒的拿了一个小闪光棒,不停的摇转,散出了无数的小星星……
放完鞭炮,爸爸把我抱在怀里,当着全家夸奖我学习进步,今天表现也很好,就拿出一叠百元的钞票,一次性给我十张,说:“这就是我今年发给你的压岁钱!”“啊!”我几乎傻眼了,想不到第一次得压岁钱就得到这么多!爷爷奶奶也分别给了我一个红包,神秘的对我说:“一定要放在枕头下哦,这样可以给你带来好运!”
我溜到一边,打开红包一看,两个红包里各有500元压岁钱。我好高兴,转瞬之间我一下成了拥有2000元的乡村大款。我按照爷爷的话,把压岁钱紧紧地压在枕头底下珍藏起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9 18:26

春节随着正月十五的来临也即将告一段落了,而在这其中穿梭不停的走亲串户、“团圆饭”、“压岁钱”也让老百姓足足地体味了一把消费的“快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给压岁钱这“约定俗成”的惯例也“水涨船高”。给少了嫌小气,给多了承担不起,原本是表心意、图吉利的事情,如今却开始成为人们过年期间的一种心理负担,而逐年递增的压岁钱数额,孩子们又如何面对呢———“起步价”逐年升级压岁钱年年免不了,过年收压岁钱是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但大人们对压岁钱却有点“审美疲劳”了。

十年前,10元、20元的压岁钱就是大手笔了。三四年前,压岁钱的“起步价”已经提到了50元,而今年的红包中已经难见红色之外的票子。

看着小孩子们手举着厚厚的红包,100元出手开始略显寒酸。刚走出校门的小吴想给自己的外甥、侄女表一下心意,每人200元的红包,没想到刚出手,年终奖就所剩无几。小吴庆幸家里小孩不多,要不工资奖金会被全部掏空。

外企工作的刘女士说:“去年春节拿出100元的红包时,发现周围亲戚朋友们出手的红包都比自己的厚,老公还为此责怪我小气丢人。今年只能随行就市,咬牙提高到了200元,明年可能就300元了。这样涨下去我迟早会‘崩盘’的。”这个春节,她孝敬两边父母各1000元,给了几家亲戚小孩子的压岁钱是200元~500元,春节人情消费就达4000多元。

王女士说自己每年都要送出一两千元压岁钱,“现在跟我们小时候不一样了,以前压岁钱5块就算多的了,现在哪个红包不是两三百啊。我们家孩子不少,春节这笔钱是每年必花的。”

传统也会变味儿过年了,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着,朋友同事正月串门拜年,也少不了给人家的孩子或多或少的压岁钱。压岁钱传递着亲情和友情,牵系着一颗颗童心,折*长辈的慈爱,培育着后辈的孝心,使这年味就更足了,也更有人情味了。在一家国企上班的王先生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几百到上千,下岗职工工薪族真是有些吃不消不给还不行的难言之隐。金钱、物质的成份多了,感情的成份少了,压岁钱里缺少了往昔浓浓的情意,压岁钱也就有些变味儿了。

压岁钱看似来得容易,可孩子的压岁钱大都是父母的辛苦钱,做父母的往往还要还别人的人情债,给多少还多少这几乎成了压岁钱现象的交换规律。以前压岁钱点到为止,大家都穷呀,只是图个喜庆的气氛,给的人和拿的人都高高兴兴。现在压岁钱变了味儿,钱数逐年看涨,几十块钱根本拿不出手都得以百元作单位了。承受不起不说,有的人还以所给压岁钱的多少来判断亲朋的亲疏远近,本来大过年和和气气的弄得个心情不快花钱找气生的尴尬境地。有的借压岁钱显示财大气粗,有的家长对孩子用压岁钱不加引导,大人们的崇富心理使孩子借压岁钱攀比,这使一些人把这种传统习俗弄歪了,违背了这种风俗本来的内涵。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