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0:26
共2个回答
好二三四 时间:2022-05-29 14:52
“朗腾节”是从原始部落族群时期,集体狩措、捕捞、采集流传和演变成的民族节日。元江县境内的花腰傣叫“朗腾”;新平县境内的花腰傣称“温嫩”,口语虽有一定的差别,其节日活动内容都是相同的。
过“朗腾节”的时间是在春节过后,开始生产劳动的第一天。这天清晨,各家各户,不分男女老幼都要忙碌起来。小伙子们砍来棕榈树,支起秋千架,拴好藤索;姑娘们挑水回家,梳理秀发,阿妈帮着女儿穿戴盛装;老人们在旷场上敲起芒鼓,小孩们乐得蹦蹦跳跳,寨子里一派节日景象。
吃过晨饭,“嘟!嘟——”的牛角号吹响了,这是“垄头”和寨中长老发出新的一年开始劳动的号令。各家各户连忙带上劳动工具走出门来,到旷场上汇合。男人们有的扛着火药,有的手持长刀、棍棒;女人们肩挎背箩,腰挂“央箩”,手拿捕鱼的网兜;老人拉着儿童……寨门口用稻草、木柴、柏枝、蒿枝燃起火堆,烟雾缭绕;所有参加劳动的人都要从火堆上跨过,烟浴净身,驱逐邪气,给新的一年劳动带来好收获。
“垄头”和长老率领大众来到垄林寨神树前,焚香祭献,请寨神保佑收获到很多食物。长老分派男人上山打猎,女人下河、到田中捕鱼和捞螺狮,并采集能食的野菜。青壮年男女按照分派上山、下河去了,老人、小孩转回寨子。
下午,出去打猎、捕捞、采集的人们陆续回来了。他们把打到的野味、捕到的鱼、捞到的螺狮、采到的野菜等食物,集中交到负责烹饪的厨师处统一制作。青年男女兴高采烈地到旷场上耍狮子、打傣拳、荡秋千,庆祝劳动带来了好收获。老人们各自在家中把一年来准备的最好食物,如野味、干巴、干黄鳝、酸酢、腌鸭蛋等精心做好,用竹箩带到旷场上,砍来芭蕉叶铺地,把美味佳肴摆在绿叶上。小“卜少”们帮助厨师端来刚做好的集体劳动食品,全寨人在一起共进晚餐。首先向老人们敬酒,老人高擎酒碗,默默祷告天地万物之神,在新的一年中给傣家带来好生活,将酒洒在地上祭祀。大家互相敬酒祝福,长老唱起古歌,人们聆听着,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中……
夜深了,满天星星眨着神秘的眼睛,窥视着。小“卜少”、小“卜冒”们还围坐在一起,喜笑颜开,谈情说爱。他们把鸟头穿在一支筷子上,闭上眼睛用双手搓动,鸟嘴对着谁,谁就得喝下一碗酒。喝酒者再用手搓动筷子,假如鸟再对着自己,还得接着喝,欢声笑语在夜空中回荡。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12:00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第一节 原始社会建筑一.旧石器时期1. 文化背景: 上古传说—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 、神农逐鹿之战——迁徙、战争、聚合中 产生 具有多根系、多元性 “中国”、“华夏”、“朝代”2.穴居、巢居
二.新石器时期的建筑遗存
1. 仰韶文化 ——仰韶村、半坡村
2. 龙山文化 :面积变小、出现套间式半穴居
3. 河姆渡文化 :干阑式建筑 、榫卯构造
4. 细石器文化 :神庙与祭坛
第二节 奴隶社会建筑
一、 夏(前21世纪——前16世纪)
1、 文化背景
禅让----传子不传贤
图腾崇拜—祖先崇拜
夏铸九鼎——青铜时代
2、 科学技术
有规则的使用土地、天文历法
整理河道、防洪、挖沟溉渠
3、 建筑状况
国家机器、修筑宫室台榭
二、商(前16世纪~前11世纪)
1.历史背景
2. 建筑状况:
�6�1 宫殿—居住、厚葬—等级制
例:河南偃师二里头、河南安阳小屯村
�6�1 技术发展——永定柱、夯土技术
茅茨土阶
�6�1 艺术特征——线的艺术
整齐方正、院落式布局
二、 西周(前11世纪——前771年)
1. 历史文化背景:
�6�1 世代重农—走向封建制
�6�1 重礼,分封诸侯——宗法秩序,等级制
2.建筑状况:
�6�1 城市——“镐京”
�6�1 最早的四合院——山西岐山凤雏村遗址
3.建筑技术:
�6�1 湖北圻春干阑式建筑
�6�1 斗的形象出现
�6�1 瓦、排水管道的出现
第二节 封建社会前期建筑
一、 东周(前770——前476为春秋,475——前280为战国)
秦、楚、齐、燕、赵、魏、韩
1.历史文化背景:
田地私有制、诸侯国争战
天子失学、百家争鸣
先秦理性精神——伦理理性的社会
色彩寓意:
“礼楹,天子丹,诸侯黑,大夫苍
2.建筑状况:
�6�1 城市建设*:齐临淄、楚鄢郢
赵邯郸、魏大梁
�6�1 高台建筑、大型工程:七国竞筑长城
西门豹引漳水溉邺
李冰父子都江堰
�6�1 木构技术:榫卯构造,墓棺
《考工记》西周齐国官书
公输班——鲁班
3.建筑特征:
防御性、礼制、线的艺术:(北)理性对称
(南)楚汉浪漫主义,绚烂、神仙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