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0:1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3:34
科举考试是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也是较为公平公正的制度。清代因为是满族人建立的王朝,所以一直尊崇“扬满抑汉”的*,对应在科举考试中也是如此。其实这种做法无可厚非,这么说吧,如果满族和汉族读书人坐在同一个考场,答同样一份答卷,那么毫无疑问,满人几乎没有机会被录取。
因此,在对待满人科举时,最高统治者给予了分别对待,满人入仕的难度也因此降低。从清代科举的史料来看,满人只要是略懂四书五经,能作上一篇通顺的八股文,那基本就能取得功名。不过,让人不解的是,乾隆朝第一红人和珅学习刻苦,成绩优秀,为何就没能取得功名呢?这里面就有说道了。
清代科举取士成为一项制度是在入关以后,但是在顺治年间,乡试、会试并不规范。由于当时尚未实现中原一统,八旗子弟文化水平又普遍很低,所以就出现了满人录取名额比应试人数还要多的情况。这一情况导致了满人科举时开时停,直到康熙年间才步入正轨。
八旗科举同一般科举有很大差异,无论乡试还是会试,第一场都是先考骑射,只有骑射通过才有资格参加文试,而且还要加试满文或蒙古文。尽管八旗子弟擅长骑射,向来不以文事见长,但由于八旗兵额有限,基本都保持在10万左右,而人口激增所造成的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八旗子弟得不到当兵的机会,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开始步入考场,尤其是那些就读于咸安宫官学、八旗官学的子弟,更是把参加科举作为一条步入官场的重要途径。
据统计,自顺治八年至乾隆三十三年之前,出身科举且飞黄腾达的旗人子弟就有75人,其中名气较大的就有范承谟(汉军镶黄旗,顺治八年进士,官至福建总督,死于三藩之乱)、阿克敦(满洲正蓝旗,康熙四十八年进士)、尹继善(满洲镶黄旗,雍正元年进士,官至两江总督、陕甘总督、军机大臣)。
和珅是早年是咸安宫官学的学生,曾系统地学习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天性机敏的他在经过几年刻苦学习后,成为官学中的佼佼者。和珅不仅学习优异,而且擅长诗画,他的诗集《嘉乐堂诗集》就收录了他不少入仕前的佳作,而他的画据说也是一绝,可惜没有留世之作。
乾隆三十三年,18岁的和珅参加顺天乡试,准备考取举人后再参加来年的会试。本来以和珅的才学是完全可以取得功名进入仕途的,因为年轻的和珅不仅精通满、蒙、汉、藏四种语言文字,对四书五经也是倒背如流,对八股文也是轻车熟路。不过,命运视乎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信心满满的和珅在这次乡试中竟然名落孙山。
这里面有客观原因,上面说了顺治朝时旗人只要报考基本都能录取,可随着八旗人数的不断增多,参加科举的旗人也越来越多了。到了乾隆初年时,朝廷不得不*录取名额,如乾隆九年所定的名额是顺治八年的一半,而应试者却比以前大大增加。这就使得一些有才华而非显赫家庭的子弟难免落第的厄运。
更重要的原因是,作为八旗科举的考官,往往在录取名单上作手脚。这个很好理解,考官们自然是要把有限的名额用来巴结权贵,在权衡取舍时,首先就是考虑那些朝中重臣且家族实力强大的旗人子弟;其次是那些官爵高但势力较弱的旗人子弟;再次就是那些没有官爵但家财丰厚的旗人子弟。
不幸的是,和珅上面所说的三个条件都不具备,所以没有被录取也是情理之中。实际上,自清初以来,历次八旗科考所录取的名额中,王公大臣的子弟居多。而和珅不过是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这在京城中一抓一大把,没人会将他当成一盘菜。
尽管旗人入仕的渠道很多,科举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后来和珅还是通过侍卫的途径入仕。但乡试落第还是让一向自负的和珅极为不满,以致留下了“翻悔归来增怅怏,人间谁复是知音”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