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0:1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03:34

我国利用外资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其主要特征是:

■一些科技含量高、金额大的投资项目明显增加,*公司本地化的进程加快

■我国正在成为*公司全球分工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公司在华投资正在从
单个项目投资转向全方位投资

■制造业仍是外资进入的主要领域,服务业开始成为外商直接投资新的热点领域

■外商独资企业成为新建项目投资的主要形式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专家们几乎一致认为入世后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将明显增加。近两年来外资流入的大幅度增长证实了这种判断。外商对我国直接投资
的高增长是在全球*直接投资大幅度下降的背景下,对我国入世后将实行更规范的
市场经济的预期下取得的。今后,只要我们继续认真履行入世时做出的各项承诺,严
格按世贸组织的原则办事,及时发现引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握好全球*直接投
资流动的规律,外资大规模流入的势头就有可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一个高质量
、大规模外资流入的新时期可望形成。

一、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002年1至9月份,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395.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6%。前9个月,我国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和累计合同利用外资分别为24771个和683.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33.4%和38.4%(见附表)。预计全年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总额将突破500亿美元大关,并有可能达到550亿美元左右。这意味着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在2001年469亿美元这一历史最高水平的基础上再次迈上了新的台阶。

今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高增长,是在全球*直接投资大幅度下降的背景下取得的。根据联合国贸发大会《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公布的数据,2001年全球*直接投资总量比上年明显下降。其中流入量为7350亿美元,流出量为6210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51%和55%。这是流入、流出量分别自1991年和1992年以来的第一次减少。预计今年*直接投资的流出量和流入量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下降,特别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流出入量将明显下降,只有中国与东欧的少数国家可望保持增长。以往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与外资流入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形势基本吻合,但近两年来在全球和发展中国家外资流动总量减小的情况下,流入我国的总量出现大幅度增长,显现出中国对外资的确有着非同寻常的吸引力。

回顾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引进外资的历程会发现,我国利用外资总量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见附图)。每一阶段外资流入规模和结构的变化都与我国利用外资*、对外开放步伐,以及国内外经济环境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1992年以前(不包括1992年),我国利用外资总量虽然连续增长,但累计只有234亿美元,外资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还不显著。这期间外资以港澳台的中小企业为主,并多采取合资经营的方式。国家鼓励外商投资的优惠*和沿海开放战略所形成的区位优势对这些中小投资者有着较强的吸引力。

1992-1995年,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外商直接投资从1992年的110亿美元提高到1995年的375亿美元,不断迈上新台阶,使中国一跃成为引进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资流入之所以在1992年以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是因为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制度创新使外资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特别是市场化的发展有了正确的预期。同时,对外商投资企业审批权限的下放,也使各地区为了扩大引资规模而竞相扩大优惠*。

在经过了1996年和1997年连续两年的增长之后,1998-2000年中国利用外资出现了3年的停滞,1999年还出现了50亿美元的绝对下降。这期间我国利用外资总额从1998年的455亿美元下降至2000年的407亿美元,降幅为10.5%,而全球*直接投资流入量的增长率则高达115%,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率也为27%。这3年我国利用外资总量下降,一个原因是1996年以后我国对前几年外资热中出现的新问题开始进行整顿,利用外资总量减少的同时,质量明显提高,*公司来华投资的数量明显增多。但1998年以后,由于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危机国家外资*的变化,*公司利用这些国家资产缩水的时机大肆购并这些国家的企业,与此同时,我国利用外资*没有及时调整,从
而造成了对这些国家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同时,对我国的投资出现了明显下降。

进入2001年以来,由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和入世进程的加快,”入世”效应在利用外资中开始显现出来。当年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实现了14.7%的恢复性增长,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入世”效应之所以会带来利用外资的高增长,是因为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在成为与全球市场经济*有着共同规则的、规范的市场经济*。这样,国内的*环境将更加公开透明,*行为将受到世贸组织法律框架的约束。这实际上为外商提供了一个低运转成本和低风险的经营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国外投资者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营销网络能够与我国劳动力资源优势、市场潜力更好地结合。事实上,入世一年来,由于我国*认真履行作出的各个方面的承诺,积极调整相应的法律*,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增强了外商对华投资的信心,成为外资流入迅速增加的最重要因素。一些国际权威机构对外资企业的调查也表明,在入
世效应的带动下,多数外资公司已经考虑加大在中国的投资规模。《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也认为,2000-2001年在华投资的外国子公司的利润再投资已经占这期间全部外资流入量的1/3,成为引进外资的一个重要来源。

与其它*效应相比,”入世”效应是一种制度创新。由于入世后中国的市场经济*将越来越规范,因此这种效应的影响效果将长期存在。至少在入世后5年的过渡期内,随着中国对外资准入条件的逐步放宽,这种效应将持续发挥作用。我们由此认为,我国利用外资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新阶段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特征

1、*公司进入中国的速度加快,一些科技含量高、金额大的投资项目明显增加,*公司本地化的进程加快

据不完全统计,在现有的170个国家和地区来华投资的企业中,《财富》500强的企业中就有约400家,其中有110家在中国建有研究和开发中心。随着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投资水平的提高,许多*公司正在将先进的制造技术和产品转移到中国投资的企业生产。较早在中国投资的*公司,包括微软、英特尔、IBM、诺基亚、摩托罗拉、朗讯、富士通、宝洁、惠普、SUN、通用汽车、GE、松下、东芝、北方电讯等,已经开始在华建立的研发机构。东芝公司在华投资已由以往集中于家电、机电、能源领域转向信息技术及软件领域,并将在今后加大在IT领域的投资。阿尔卡特将全球先进技术和产品向在华合资企业和中国市场全面开放。柯达公司已经将全球的Easyshare数码相机生产转移到上海。医药行业中的大型*公司已经将中国列入全世界新药上市的首批名单中,开始在中国生产最新产品。在单个项目的投资金额上,90年代中期以前,*公司在华投资上千万美元的项目在当时已经是大型项目了,但到2001年前后,相继有几个数十亿美元的巨型石油化工和电子通讯项目签订和开工。

*公司在华投资的主要领域已经从投资伊始集中于加工组装产业,开始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从集中于对制造业的投资开始转向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这种战略转变意味着随着中国巨大市场潜力的逐步释放,*公司的本地化进程加速发展,正在从生产的本地化向市场的本地化和研究开发本地化的阶段发展。

2、中国正在成为*公司全球分工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公司在华投资正在从单个项目投资转向全方位投资,与中国企业间的竞争加剧
由于中国巨大的经济规模和加工工业的整体实力,国加入世贸组织,意味着全球现有的生产和分工体系要进行新的调整,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的地位明显增加。近两年来随着*公司大举进入中国,越来越多地把中国纳入到其全球化战略中,中国成为其全球性生产和采购链条中的重要部分。日本的集成电路、韩国的家电、欧美的通讯电子类产品的制造企业,加快了向中国转移生产能力的速度。目前,在外资投资最集中的华东地区,已出现了外企龙头带动其周边产业集簇式发展,逐渐形成完整产业链条的态势。在上海,已经有70多家*公司建立了地区总部,在上海的*采购机构达到37家。这其中包括阿尔卡特、通用电气、微软、西门子以及家乐福、欧倍德等一批国际知名的大公司。上海正致力于成为全球*采购链中的重要一环。

外商在华投资控股公司的建立使*公司得以统一协调管理其在华企业,最终实现投资系统化。目前这些企业已达170多家,它们的投资范围广泛,包括上中下游的最终产品和相关零部件,从生产领域到商品分销、融资、保险、咨询、运输等相关领域,操纵和影响着一大批协作配套厂家。产业的辐射性控制功能明显增强。对*公司来说,这有利于分散现有市场饱和或竞争加剧带来的风险,但对中国企业来说,则意味着市场被挤占,相互间竞争加剧。

3、制造业仍是外资进入的主要领域,服务业开始成为外商直接投资新的热点领域
中国的制造业拥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中拥有比较有利的地位,正在从*公司的加工组装基地向制造基地转变。在一些行业中,中国的制造业已经拥有了与世界同行竞争的实力。中国出口商品结构中工业制成品占有80%以上的比重。这些都显示出我国制造业吸引外资的巨大潜力。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局对今年上半年外商投资企业情况的统计结果显示,制造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依然稳定发展。上半年,新登记制造业企业9491户,与去年同期增长了22.%,所占比重为68.9%,高居行业榜首。

除制造业外,金融、电信、保险、商业和外贸等服务业已经从入世前属于严格管制的”试点”或禁入行业,正成为中国吸引外资最诱人的增长点。截至2001年底,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累计合同外资额2680亿美元,占全国合同外资总额的36%。2001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额为114亿美元,占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额的24%。2002年上半年,服务业实际吸收外资59.3亿美元,同比增长76.5%。今年前8个月,广东省的第三产业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6.9亿美元,同比增长41%,增势强劲。

4、外商独资企业成为新建项目投资的主要形式,在新的合资浪潮中也大多以外方绝对控股为前提
在我国引进外资之初,大部分外资是通过合资方式进入中国的。但在2001年利用的外资中,采取合资或合作经营的外资占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为46.8%,采取外商独资企业方式的外资占50.9%。而2000年两者的比例分别为51.4%和47.3%。2002年前9个月实际利用外资额中,这两者的比例分别为38.9%和59%。可见,外商独资企业已经成为新建项目投资的主要形式。即使当初中方控股的企业,在以后增资扩股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增加了外资份额。按照美国波士顿公司估计,从1998年到2001年,在中国国内发生的1700多起购并案中,海外企业收购中国国内企业的交易有66起,金额为66亿元人民币。这其中大多数是外方增加合资或合作企业的股权,或者买断中方股权,将合资或合作公司变为独资公司。之所以发生这种变化,是因为采取独资或合资控股不仅可使*公司保守其技术秘密,规避中外企业在制度、文化、经营理念等诸多方面差异导致的摩擦和矛
盾,而且可使其在华投资更好地融入到其全球战略中。同时,这也说明外资企业在经历了来华初期的试探性阶段后,开始大规模进入,这也有利于*公司对中国的技术转移和*投资的技术升级。

特别提示

利用外资要有新突破

在利用外资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如何使利用外资长期保持较高的水平,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一、利用外资值得关注的地方

今年以来流入我国的外资在总量迅速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情况。

1、外商投资依然侧重于中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相对发展缓慢。来自工商部门的统计结果显示,2002年上半年,东部地区新登记企业12348户,同比增长27.4%;中部地区新增993户,同比增长30.3%;西部地区新增443户,同比下降7.2%。外资在我国各地区分布悬殊的状况仍没有改变。

2、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需要进一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中的超大型项目增多,并没有使单个项目的外资投资规模整体提高,这反映出外资流入数量和质量之间的矛盾。在外资进入的*期,质量一般会有所下降。

3、与国家鼓励的产业投资方向有一定的偏离。外商投资以一般加工业和房地产业为主,高技术产业、农业、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服务业的比重偏低。

4、利用外资方式仍以传统的新建合资、合作、独资企业为主,其他一些方式明显不足。今年前9个月,我国以新建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独资企业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占总额的近98%,以外商投资股份制、中外合作开发等形式引进的外资不到2%,而利用诸如BOT、项目融资、产业基金和创业基金等方式引进外资的数额很少。

二、利用外资要有新的突破口

要使我国利用外资长期保持较高的水平,应继续认真履行入世时所做的各个方面承诺,按照有关规则开放国内市场是前提条件。在做好这方面事情的基础上,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1、打破行政性垄断和一些行业现存的生产*,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向这些行业流入。从全球看,原来一些垄断程度较高的自然垄断行业,由于技术的发展已经不再适合垄断经营了,外资和民间资本的进入领域已经很宽了。在我国,由于一些*性因素的存在*了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这些领域。比如,在一些公共事业部门,较高的垄断程度*了外资和民间资本的进入。而在农业,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也*了大额资本的进入。

2、对一些*鼓励外商投资的领和项目,应对投资项目进行分解,有盈利前景的部分采用招投标的方式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公平进入。外商*投资是市场行为,而我们对外资流向的调整是*行为。如何通过*行为来引导市场行为是今后调整外资投向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除了产业*的倾斜之外,还需要让外资能够看到预期的收益。

3、通过掌握全球*直接投资的变动规律来制定引进外资的战略。全球*直接投资差不多每10年左右就经历一个发展周期,每一次繁荣期间都会有新的特征出现。从近年来的发展看,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以金融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利用外资的前景广阔,二是*购并已经成为全球*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我们要掌握规律,在外资流入的规模和质量上进行选择,把利用外资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4、在坚持实行”请进来”战略的同时,大力推行”走出去”战略,积极鼓励和扶持中国企业的*经营。加入世贸组织后,也为我国企业推行国际化和全球化战略营造了一个好的经营环境。我国应借鉴*公司的成功经验,鼓励和推进一批具有自身实力和优势的企业到国外投资建厂,使这些企业将自身优势与当地资源优势结合起,在全球化大潮中培养中国的世界级*公司。

外资的大规模流入,在对我国经济增长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高度关注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在积极准备迎接外资大规模进入的同时,应加大对外资流入结构和方向的引导,积极应对外资大规模流入带来的挑战。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