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0:2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1 17:50
关于孟子与庄子的人性论问题,陈鼓应先生在《孟子与庄子在人性问题上的讨论》一文中已经作出一番探讨,他认为,“在孟子性善的映衬下,庄子一方面以‘道之真’为形上基础,论证人性之真,另一方面又以‘道之美’为理论依据,演绎人性之美。进而,庄子更于诸子中率先凸显‘情’的议题。”孟子与庄子的人性观有相同之处:庄子提倡要回复内心的静,而孟子则是养护内心的本然之善。本然之静与本然之善,相差似远,实则可通。本文主要从他们的相似之处入手,探究他们有什么分别,以及造成这个差异的原因。一、“性善说”与“性静论”出现的背景陈鼓应先生说,孟子和庄子对于心的议题的关怀,体现了一种对生命的关怀。战国时代,他们对人的死亡表达出深切的悲痛。[1]在此背景下,孟子与庄子提出了不同的人性学说。(一)“性善说”的提出是出于*教化的目的孟子的“性善说”论述主要集中在《告子》一篇,是最后一篇。而《孟子》第一篇则是*学说,孟子告诉梁惠王,他有恻隐之心,具备施行仁政的可能性;《滕文公上》记载;“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的性善学说,总是和他的*学说联系在一起。朱子认为,孟子提出“性善说”,是一种贡献。他使人有“人性本善”的自信,可以去做好事,对于社会也有利。这贡献是相对于*而言的。出于*教化的目的提出人性论说的,还有荀子,虽然荀子主张性恶,但是也是为了教人民学习礼仪,学习仁义的行为规范,使人提高自身的修养。荀子与孟子提出了不同的人性说,但其目的是一致的,都是指向社会,既引导个体主动地“克己复礼”,又引导君主以仁义为准则治理国家,使得社会处于一个和谐的状态。由此可见,人性论出现的,和圣贤想要施行*教化有密切的联系。如果单纯地讲施行仁义,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为人们提供指导作用就够了,而人本性是善,还是恶,无论如何是不可改变的。人性论的重点,放在后天对人性的发展和养护上面。“性善论”是为孟子的*学说服务的。(二)性静论得提出是出于返归自然的目的庄子的学说主要针对的不是*教化,所以说并没有对人心是善还是恶做一个判定,而且,庄子对于是非善恶的态度是“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便不会对人性在善恶上做一个定性。众人天性优劣善恶各有不同,从平等的角度来说,每个人对于自己将接受什么样的天性没有决定的权力,所以,没有必要为自己的天性不复合世俗标准而愧疚。仁义名利容易引人去追求,这些标准会导致人们“与接为_,日以心_。发若机栝,_如诅盟,杀若秋冬”,人心不安,社会混乱。庄子便对人性之善恶没有预期,这样,人就能坦诚直视自己内心,不去关注性分之外的事情,人心安宁,社会不会动荡。所以,庄子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不希望百姓因为这些外在的标准而去想性分之外的事情,而堕入是非_争当中。庄子追求返归自然,与物俱化。在《骈姆》一文中,庄子提出,仁义的旗帜是多余的,就像骈姆一样。他主张人返归自然,不要去追求性分之外的“善”与“美”。一旦出现了这种崇尚之心,就违反了真实,无论做得怎么好,也只是性伪的表现罢了。“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追求这些性分之外的“美”与“善”,则可能导致关乎己身性命的伤损之忧。返归自然,应摒弃人为的智性、情欲。回归到静的状态当中。庄子追求的是性之静,并不是说他认为人性通常情况下是静的。《在宥》当中,庄子论及人性:“人心排下而进上,上下囚杀。”人性躁动,容易受人影响,容易妄想,自苦自乱。他没有直接提人性本然是静,但是他认为道德之质在于恬淡寂寞,虚静无为。人能够抛除外界的影响,恢复“静”的属性,心斋,把自己变成一个任气进出的通道。这是理想状态。也就是说,人具备恢复静性的可能性,人的躁动包含了回复静的可能性,而人应该追求的是人性的静,而不是放任人性的躁。因此,庄子对于人性的看法是“性静论”,而不是“性躁论”。庄子对自然、对“道”的信任,使他摈弃了对人为智慧的信任。任人性,不如任道性。人性与道性结合,就能达到最光辉的效用。庄子认为,人性只有被动地任道,才能和道相符合。所以,他主张恢复人性中的道性,任静,复性。来源:青年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