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3:39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7:09
在形形色色的古生物世界里,有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动物,它的名字叫旋齿鲨。多年来,人们所能见到的只是它奇妙的、螺旋排列的牙齿(古生物学称之为“螺旋齿”),真正完整的骨架目前还没有发现,因此,它的“神秘”引起了很多古生物专家及古生物爱好者的关注。
旋齿鲨的学名Helicoprion。“Helico”一词在希腊语中是“螺旋形的”或“环状的”的意思,“prion”是“锯子”的意思,“Helicoprion”的组合意思是“环状的锯子”。可见,这个学名对螺旋齿的外观做了形象的比喻。迄今为止,对于旋齿鲨的研究已有百年之久,相关的论文发表了二百多篇。由于螺旋齿的内部构造和现代鲨鱼牙齿相似,古鱼类学家将其划分为鲨鱼类,是一种早已绝迹的古老软骨鱼类。本世纪前,古鱼类学家共描述了11个属,约30余个种,通过化石的埋藏层位研究得知,旋齿鲨生存于二叠纪至三叠纪(距今约二亿至三亿年前)的海洋中。那么,螺旋齿位于鱼体何处?有什么用途?多年来这两个问题在国际上引发了不少争论。
俄罗斯的古生物学家卡尔宾斯基是第一位发现旋齿鲨化石的专家,他于19年在乌拉尔山上采到了一件精美的螺旋齿化石。当时,他很疑惑,不知螺旋齿应该长在鱼体的哪个部位———在上颌?在下颌?上下颌都有?还是在尾部?在背鳍?或是背部*?一年以后,美国古生物学家伊斯特曼就螺旋齿的来源和位置提出了两个主要推测:一、螺旋齿来源于鲨鱼或鳐鱼的颌骨;二、螺旋齿位于背部*,背鳍的前部。
螺旋齿是做什么用的?1952年俄罗斯古鱼类学家奥勃鱼切夫提出:如果螺旋齿位于下颌,只能妨碍鲨鱼进食,应长在上颌,充当防护装置,好比动物头部的一个减震器。1995年,澳大利亚帕斯市古脊椎动物馆馆长出版了“鱼类的兴起:五亿年的演化”一书,书中有一张假设的插图,描绘旋齿鲨的下颌向下卷曲成螺旋状,上面牙齿密布。想象旋齿鲨可以解开下颌,当作鞭子使用,抽打被捕食的动物,并将猎物钩在凸出的牙齿上。他还认为,旋齿鲨将下颌旋转起来,是为了模仿一种叫做菊石的古贝壳类动物(当时数量很多),以达到引诱和捕获猎物的目的。
关于螺旋齿的生长,美国一位泥盆纪鲨鱼专家曾提出了两种理论:一种理论认为螺旋齿的基部在生长过程中紧连在一起,新的和老的牙齿推着向外生长,就象长在肉中的指甲一样,这样可以防止牙齿脱落。另一理论认为螺旋齿的大小与支撑它的颌骨成正比,而且只有鱼体长到足够大时才能出现螺旋齿。
其后,随着陆续发现了和颌骨连在一起的标本,才确定了这种螺旋齿是生长在鲨鱼左、右下颌骨或左、右上颌骨联合的地方,使关于螺旋齿位置和用途的争论终于告一段落。
1962年,旋齿鲨化石在中国首次发现于浙江长兴县,我国古鱼类学家将其命名为长兴中国旋齿鲨,是新属新种。1975年春,在海拔4600米的珠峰上又发现了一件珍贵的旋齿鲨化石,其螺旋齿是弧形的,位于三叠纪地层中,命名为中国旋齿鲨珠峰种。鲨鱼是软骨鱼类,他们的骨骼一般不能石化而形成化石,只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软骨出现钙化现象,才使得一些骨骼的形状和构造被保存下来。所以,想见到旋齿鲨的完整结构如同大海捞针一样艰难。幸运的是,珠峰的旋齿鲨标本保存了较好的脑颅眶前部分,因此,专家们推测出了它的大致图象:嘴巴很长,那个漂亮的弧形齿列就长在下颌当中,齿列两旁还长着碾压型的侧齿。从这些侧齿的性质来看,它很可能是吃带硬壳的无脊椎动物为生的,下颌当中的齿列用来切断较大的食物。
旋齿鲨化石在北美、挪威、俄罗斯、日本、格陵兰、澳大利亚等地都有发现,可见,它在海洋中的分布非常广泛。到二叠纪晚期旋齿鲨开始逐渐减少,至三叠纪时就已寥寥无几了。目前,我们对旋齿鲨的了解只是凤毛麟角,更多的秘密还封存在古老的岩石中,等待着专家、学者和古生物爱好者的研究与发现。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7:09
鱼的起源很早,在世界上还没有人类的时候,鱼类就生活在海洋里了。虽然在数亿年的演化过程中有一些古老的种类已经灭绝,但另有其它新兴的种类继之产生。据文献记载,鱼最初发现于据今四亿年的奥陶纪地层,但所得到的那时鱼类的化石是不完整的,一直到了志留纪晚期,才完整地获取了关于化石及早期脊椎动物关系的概念。泥盆纪时,各种古今鱼均已出现。泥盆纪时代既可谓是鱼的初生年代,也是鱼的极盛时代,当时,由于其它的脊椎动物还不多,所以有人把泥盆纪城为“鱼的时代”。到了新生代,各群鱼类十分繁多,成为脊椎动物中最大的类群,为鱼类的发展史中的全盛时代。
从泥盆纪所取得的化石分析,古代鱼类可分为四大类:无颌类、盾皮类、软骨鱼类、及硬骨鱼类。无颌类动物在志留纪及泥盆纪中最多,被公认为最早的脊椎动物,化石的无颌类的身体几乎被厚硬骨板及硬的东西包被,故称为甲胄鱼类。盾皮鱼类是最早的有颌类,它们泥盆纪时盛极一时,但到了末期则大部分绝灭。有人认为软骨鱼类及硬骨鱼类是由盾皮类沿两个方向演变而来,但至今仍无证据证实。软骨鱼类被认为是最“原始”的鱼类,但一般认为软骨鱼类与硬骨鱼类是两支平行发展的分支。最早的硬骨鱼类是古鳕类,再由此演变现存的绝大多数的硬骨鱼类。硬骨鱼类中的内鼻孔鱼类的典型原始类型代表是双鳍鱼与和骨鳞鱼,后者是最早的泥盆纪的总鳍鱼类。而总鳍鱼类又被认为是最早的两栖类的直接祖先。
1938年12月22日,有人在非洲东南沿岸捕到一条大鱼,其身长1.5米,重58公斤,后经专家研究与确认,认为这条鱼应属总鳍目的一个新的科,至此,人们终于把已绝迹的鱼找了回来,后来此鱼被命名为拉蒂迈鱼(即矛尾鱼)。矛尾鱼这种活化石的出现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大家都知道,人类是经过漫长的历程进化而来的;鱼类上陆进化为两栖类,然后完全脱离水域进化为陆地是的爬行类和哺乳类,最后才进化为人类。具体地说,总鳍鱼类分为两支,其中一支(骨鳞鱼类)脱离了水域。逐步进化为人;另一支比较保守(空棘鱼类),始终没有离开水。现在的矛尾鱼类就是后者的后代。矛尾鱼这种活化石为我们提供许多无法从化石材料中获取的情况。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261072.html?si=5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7:10
金丝猴
金丝猴(jinsihou)(rhinopithecus)脊椎动物,哺乳纲,灵长目,疣猴科。体长约70厘米,尾长约与体长相等或长些。鼻孔大,上仰。唇厚,无颊囊。背部的毛长发亮,颜色为青色。头顶、颈、肩、上臂、背和尾灰黑色,头侧、颈侧、躯干腹面和四肢内侧褐*。毛质柔软,为我国特产的珍贵动物,群栖高山密林中。以野果、嫩芽、竹笋、苔藓植物为食。共有3种,均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的区别是:川金丝猴(r.roxellanae)的脸天蓝色,两侧、胸及后腿金*,分布于四川、甘肃和陕西;滇金丝猴(r.bieti)的脸两侧白色,分布于云南、四川和*东部;黔金丝猴(r.brelichi)的两肩之间有1块卵圆白毛区,分布于贵州与四川之间。
金丝猴分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三种。(还有一种越南金丝猴)
金丝猴是很美丽的:天蓝色的面孔上嘴大而突出,因其鼻孔极度退化,即俗称“没鼻梁子”,因而使鼻孔仰面朝天,所以又有“仰鼻猴”的别称。古人有人担心这种特殊的鼻孔下雨时雨水会从鼻孔灌进肚子里去,所以有古*载金丝猴的尾巴分叉,下雨时用两个尾巴尖堵住朝天的鼻孔。其实,在陆生哺乳类中并没有尾巴分叉的动物,这种说法应该属于谣传。
金丝猴的尾巴和身子差不多长,瘦长的身体上长着柔软的金色长毛,最长可达三十多厘米,披散下来就像一件金*的“披风”,十分漂亮。如此耀眼夺目的外衣使它得到了“金丝猴”的美名。
这些美丽的金丝猴身价非同一般,它们与大熊猫齐名,被认为是中国最著名的珍贵动物。它们在国家公布的一类保护动物中名列前茅。
金丝猴生活在海拔1400-3000米的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几乎与大熊猫同地区分布,同样怕酷暑耐严寒。以家族方式结群生活,最大的群体可达600余只在灵长类中,如此庞大的群体亦属罕见。
母爱在灵长类中显得非常突出,母金丝猴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疼爱自己的孩子,尤其在哺乳期,母猴总是把小猴紧紧的抱在胸前,或是抓住小猴的尾巴,丝毫不给它玩耍的自由。在这期间,朝夕相处的丈夫尽管向“夫人”献尽了殷勤:又是为她理毛、又是为她检痂皮、但是也别想摸一摸自己的宝宝,更别提抱抱小猴亲热一番了。母金丝猴总是抱着小猴,把背朝着自己的丈夫,丝毫不给丈夫抚爱子女的机会。
猴王在群体中享有特权。有则消息是这样报道的:有一天傍晚,一群金丝猴到寨子后面的核桃树、苹果树上偷吃果子被人们发现后仓皇逃跑,不巧被小河拦住去路,大金丝猴一跃而过,小金丝猴却跳跃不过去,急的“吱吱”乱叫。过了河的猴王于是发出“命令”,叫一只公猴过河接应。公金丝猴又跳过河,抱起小猴准备过河。由于心慌失手,把小金丝猴抛落在水中。金丝猴们一见拼命顺着河边跑去抢救,在下游把小金丝猴救上岸来。那猴王气势汹汹地走进那只公金丝猴,“啪啪”就是两耳光。公金丝猴自知有错只好规规矩矩的接受惩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7:11
就那你我来说把:进化顺序::::: 南方古猿-猿人-能人-智人-晚期智人-现代人!!!
另外还有马:
马的进化
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中,有关马的进化是了解得比较清楚的,其原因之一是化石丰富,因而研究得比较详细。马类常被看作是“直向进化”的典型例子,它们从最早的祖先开始,一直到现代种类,基本上是沿着一条直线进化的,较少分支。它们的主要特征,也是直线式地从原始走向进步。这样就给我们提供了一幅清晰的进化图式。
现知最早的马是始马(Hyracotherium),(过去被称作始祖马,Eohippus,不太正确),出现在距今5千万年前的始新世早期,个体不大,只有现生狐狸那么大,头骨小,牙齿构造简单,牙冠低。前足四趾,后足三趾。生活在森林里,以软嫩树叶为食。
从始马出发,在整个马的进化过程中,都遵循着以下这些方面特征的变化:体型增大,腿和脚伸长,侧趾退化,中趾加强,背部伸长和变硬,门齿变宽,颊齿齿冠增高,齿冠构造逐步复杂化,面部伸长,脑增大而复杂化等。
到了渐新世(距今约3千万年前)出现了中马(Miohippus),中马的前、后足都只有三趾,和始马一样,也还生活在森林里。中新世(距今约1千5百万年前)时,除旁支上的太古马(Archaeohippus)和安琪马(Anchitherius)外,在马类进化的主干上,出现了草原古马(Merychippus)。这种马大小已如小马,足部虽仍为三趾,但侧趾已很退化,很少有用,主要靠中间的单趾行走,且其末端有一个圆形的蹄。脸部已拉长,颊齿齿冠增高。冠面上形成复杂的褶皱,适以磨研坚硬的食物和植物纤维。显然,草原古马业已适应草原生活了。
在距今约1千万年前中新世结束时,从草原古马演化出三趾马( Hipparion)和上新马(Pliohippus)。三趾马是马类进化上的侧支,它的头骨和颊齿构造已较进步,但足部仍还三趾。这类马起源于北美,上新世(距今约200万年前)时很繁盛,除南美外各*均有分布,我国化石也很多,是上新世典型的动物群,即三趾马动物群(HipparionFauna)。三趾马仅部分延续到更新世(距今100万年前),然后绝灭。上新马则是马类进化主干上的成员,它已是单蹄马,侧趾退化仅剩痕迹,隐藏在皮肤之下。现代的马类(包括马、斑马和驴)就是从上新马进化来的
明白??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7:11
分布于菲律宾的萨马岛、莱特岛、迪纳加特岛锡亚高岛、保和岛和棉兰老岛等岛屿。数量稀少,是濒危物种,受到保护。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小的猴种。
外貌
体长如家鼠身长85-160毫米,尾长130-270毫米,体重80-165克,是体形极小的一种灵长动物。背毛质地柔软,为带有银色光泽的灰毛,腹毛浅灰色。头圆,吻及颈镀,耳壳薄而*,眼睛非常大,直径达16毫米前肢短、后肢长,趾尖有圆形吸盘,可以在许多光滑的物体表面停留。头大而圆,眼睛特大,脸盘向前,眶间隔薄。眼适于夜视,视网膜没有视锥。颈短,这是许多跳跃类群的特征。除第二和第三趾有爪外,其余各指、趾均具扁甲。后肢长,胚骨和诽骨溶合,而附骨特长,因而有附猴之称。尾细长,尾端多毛。
像其他许多夜间活动的动物一样,眼镜猴有一双大眼睛。实际上,它的每一只眼睛重达3克,比它的脑子还重。它们对危险非常敏感,甚至在休息时,也会睁着一只眼。眼镜猴的大眼睛,非常适于夜间捕食。它们吃昆虫、青蛙、蜥蜴及鸟类。有一种眼镜猴还能够捕食比它们自身不的鸟与毒蛇。眼镜猴个儿大小如大家鼠,全身呈黄褐色,乍一望去仿佛一只褐家鼠。如按照身体的比例来计算的话,眼镜猴在灵长类动物中可荣获得项冠军:眼睛最大、耳朵最大、趾骨最长。
奇特之处
眼镜猴最奇特之处在于眼睛。在小小的脸庞上,长着两只圆溜溜的特别大的眼睛,眼珠的直径可以超过1厘米,和它的小身体很不相称,好像戴着一副特大的旧式老花眼镜。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十分形象的名字:眼镜猴。
生活习性
喜欢生活在茂密的次生林和灌丛中,原始林中也有分布。白天睡觉,夜间活动,能在树枝间跳动,距离可达几米。从不下到地面上活动。听觉敏锐,颈部几乎可旋转360。。主要捕食昆虫,也吃小型蜥蜴捕捉食物时,行动极为迅速。
眼镜猴会笨拙地沿着树枝慢吞吞地挪地,但通常它们是通过跳跃 来移动的。跳跃时,它们突然伸直自己长长的后腿跳向空中,再落在距自己2米无的另一棵树上。如果有必要,它还能中途拐弯。
小眼镜猴生下来时就己发育得很好。它们有厚实的毛皮,眼睛也是睁开的,一生一来就能爬,能抓往母亲的毛。如果母猴要走比较长的路,它会将幼仔衔在口中带着走。
眼镜猴能身体不动而让头几乎整整转动一圈。这有助于它发现猎物和避开像猫头鹰与小猫等敌人。有高度适应树上跳跃的能力,能在树间十分准确的跳跃3米多远的距离,可以用四肢行走,靠后肢在地面上跳跃或奔跑,还能爬树,也能从树干下滑,圆盘状的指垫多少有吸盘的作用,利于攀缘。他们是猴类中的不合群者,多独栖,有时成对栖息。
【饲养和保护】
眼镜猴寿命在15-20年,以蟋蟀为食,而且极其恋乡,离开了这块土地就会死去,在菲律宾人们曾试图带到其他地方喂养,均以失败告终。野生环境中的眼镜猴非常害羞,它们当然不习惯于人打交道。只有在人工饲养环境里长大的少数眼镜猴,才不介意这种轻柔友好的接触。除了睡觉和抱着树枝发呆,眼镜猴最关心的就只有吃虫子了。
眼镜猴是东南*带茂密森林中的树栖动物,生活在菲律宾的一些岛屿上和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一带。近年来,由于菲律宾的森林越来越少,使眼镜猴失去适合栖息的环境,因而面临绝种的边缘。眼镜猴太太们一年只能产下一个宝宝,由于数量已经很少,越发显得娇贵了。它目前已经成为濒危动物。
【眼镜猴与人类历史】
自达尔文开始,关于人类起源与进化的知识就一直带有一种严谨而机械的色彩,这个如同积木大厦般的秩序体系被雷蒙德•达特(Raymond Dart)、理查德•利基(Richard Leakey)等古人类学家一点点地完善着。我们被告之人类起源于非洲,与今天马得加斯加岛上的狐猴(Lemurs)拥有共同的祖先,不过它们只能算是低级灵长动物,从习性到体态都与人类截然不同。不过,好奇心旺盛的生物学家们终于不满足于这样的解释,他们觉得如果不在低级与高级灵长类动物之间找出某种进化联系,那么整个对于人类起源的研究将不可避免地停滞不前。
第一个向传统理论进行挑战的,就是卡内基博物馆的古人类学家克里斯•比尔德(Chris.Beard)博士。1990年,他在美国怀俄明州中部风河盆地发现了约5050万年前几个较完整的颅骨化石,它们被证明属于古老的始镜猴科(Omomyidae),是著名的美洲德氏猴(T.Americana)的近亲;其外貌同时具备了今日眼镜猴(Tarsiers)与高级灵长类的特征,尤其是在血管与神经密集的耳骨部分,几乎与现代眼镜猴并无二致。在此之前,美国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研究员雅各布•沃特曼(Jacob Waterman)曾于1880年在风河盆地附近的大角谷地发现过一件残缺的始镜猴头骨化石,遗憾的是并没有引起学界过多的注意。
这次发现,不但使得原本泾渭分明的两个灵长动物种群之间出现了一个中间环节,也使比尔德和同僚们断定当代高级灵长类的源头更加向前推移,且与低级灵长类有着密切的联系。鉴于这些化石在进化谱系上已经明显倾向于现代眼镜猴,因此肯定存在着更为古老,且具备高、低级灵长动物原始特征的始镜猴(Omomyidae)家族成员。众所周知,在所有现存的低级灵长动物中,眼镜猴在进化序列上可以算是最接近它们高级远亲的一位;例如它的眼球就拥有高级灵长类才具备的视网膜*凹,这个不起眼的小凹点可以使得它大脑所感受的图像呈三维立体状,而低级灵长动物所共有的脉络膜毯却在它的眼球中无法找到。1991年,比尔德博士首次发表了关于始镜猴与高级灵长类起源的研究报告,但它招致的批评与受到的赞赏几乎一样多。反对者的火力主要集中在一点,即比尔德缺乏足够的高级灵长动物化石分析来支持他的论断。的确,直到那时,最古老的高级灵长类动物化石只有约3500万年的历史,和始镜猴生活的时代存在至少1500万年的空白。
无奈之下,比尔德只好寄希望于人类的摇篮——非洲,企图发现更古老的高级灵长类遗迹。他的好友,法国国立自然科学研究中心的人类学专家马克•高帝纳(Marc Godinot)已经在阿尔及利亚西部发现了几颗距今4000万年的猿类臼齿,由此坚定了比尔德在那里寻找“失踪的进化链条”的决心。然而,在经过了一番徒劳无功的考察后,亚洲逐渐取代了非洲,成为比尔德心中最可能得到重大线索的宝地。理由很简单,首先眼镜猴主要分布在非洲东南地区,这很可能预示着它和高级灵长类在进化过程中的分流发生在邻近的欧亚*;其次,自70年代以来在亚洲陆续出土了许多拥有4000至4500万年历史,且特征模糊的灵长类化石。 在中国科学院的协助下,他们分别在1994年与1997年,在江苏溧阳和山西垣曲发现了“中华曙猿”(Eosimias sinensis)与“世纪曙猿”(Eosimias centennicus), 这些高级灵长家族的新成员不仅使古老的亚洲成为远古人类起源的新热点,也为学界对人类进化的研究划定了一个全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