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3:50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0:52
LZ可以参考下:
2009年政务公开工作总结
2009年,我乡的政务公开工作在县委、县*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加强民主监督,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推行依法行政、优质行政、廉洁行政,进一步巩固政务公开成果,规范政务公开内容,创新政务公开形式,突出政务公开重点,提高政务公开水平,有力地促进了我乡各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将我乡政务公开工作的做法和特点总结如下: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确保政务公开落到实处
实行政务公开,让人民了解*的工作,参与*的决策,监督*依法行政,完全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是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乡乡*对乡乡*实行监督的重要载体。我们充分认识到,政务公开工作的成效不能局限于一朝一夕,要使政务公开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必须着眼于建立政务公开长效机制和监督机制,使政务公开成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
为确保政务公开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我乡先后多次召开了*会和乡村两级干部会议,对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工作进行了督促和部署。并成立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组长由乡*乡长漆建华同志担任,副组长由乡*副*王小青同志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邱振泽同志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作。 乡*、*要求政务公开工作要本着“规范、明了、方便、实用”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将公开栏等设在群众便于阅览的地方;乡*、*还要求政务公开必须做到尽快、及时,常年公开、定期公开与随时公开相结合,事前公开与事后公开相结合,对已公开的内容还要注意随时更新。
二、突出重点,明确形式,规范程序,不断深化政务公开
在政务公开推进过程中,我们讲求实效,根据我乡的实际,突出重点,创新形式,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工作水平。
在公开内容上,我们在按照县委、县*的要求,在公开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公开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以及群众最关心、社会最敏感、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根据我乡的实际情况,确立了以下十项重点公开内容:①有关农村的重要*法规。如征、租用土地的费用及补偿标准等;②机关干部的选拔、聘用、管理和村两委会班子成员的选举任用情况。③*为民办实事项目及其进展情况。诸如通达工程、改水及有线电视工作,我们都能及时通告推进情况,公开工作责任人,这几项工作都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④乡村财政、集体资产收支及审计理财结果。2009年,乡*和党政领导班子专题听取了乡财政一年来的财政收支情况报告,对招待费、差旅费和专项经费进行了重点审查,并在机关干部会议上公布详细的审查情况,有效地压缩了不合理费用的支出。⑤重大工程项目的招投标、预决算情况。比如我乡*房子排围均进行了公开招投标,工程完工后又组织人员进行检查验收,有效确保了工程质量。⑥农民负担情况。⑦计划生育*,包括计生奖励和计外生育费的征收、管理和使用情况。⑧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办事程序、收费标准、服务承诺及责任人的情况。⑨社会保障情况。民政部门的优抚对象和标准、各种困难补助均张榜公布,防止不合理现象的发生。⑩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及群众关心的其他重要政务的活动情况。
在公开形式上,我们围绕便于群众知情、办事、监督,除了继续通过公开栏、会议、农村广播网络等多种形式实行政务公开,我们还努力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利用现有信息网络,建立自己的*网站,推进网上政务公开,并及时更新了内容。
在公开程序上,我们首先对机关、村(居)、各有关部门所有需要公开的内容及项目进行整理,列出清单,然后对整理结果进行汇总审核,最后由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审核后,请相关部门对照清单全面进行公布。对重要的政务活动,一律要求民主议事在前,决策公布在后,必要时召开人代会,广泛征求并统一意见后进行公布。对涉及到各类财务收支的,一律审计理财在前,核实公布在后。我们把机关和农村划成两块,组织专门人员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事前布置、事中督促、事后检查,一抓到底。
公开办事结果,公布涉及面较广的常规事项的办结情况,接受群众监督。
公开办事纪律,对办理公开事项的责任单位、责任人的纪律要求和违规行为追究制度予以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三、创新思路,真抓实干,务求政务公开工作富有成效
在政务公开工作中,我们注重创新思路,做到“四个结合”:一是把政务公开与目标考核相结合;二是把政务公开与社会服务承诺相结合;三是把政务公开与开展行风评议相结合;四是把政务公开与党风廉政建设相结合。通过这“四个结合”,有力地推进了政务公开工作的开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促进了领导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通过政务公开,充分发扬民主,让群众及时了解当前乡村两级的各项政务活动,并通过乡**团开展代表联系选民活动,每个代表联系5-10户选民,征求人民群众对*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并将意见收集整理好交由*及有关职能部门去落实,这样就提高了干部群众参与政务的积极性,提高了领导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规范了*机关的权力运行,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工作顺利开展。
通过政务公开,“*采购制”“行政审批制”“执法公示制”等得到了更好落实,有效地规范了*机关的权力运行,不公正、不公平现象逐渐减少,非生产性开支大幅度降低,改进了机关工作作风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形象,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3、增强了工作透明度,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政务公开使得*的各项施政行为均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有效地防止了各类暗箱操作的发生,提高了工作透明度,规范了行政行为,推动了*机关的党风廉政建设,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促进了办事效率的提高。
4、促进了依法行政。
通过推行政务公开,使中心内部形成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氛围,进一步增强了中心人员的工作责任感,促进了依法行政,提高了依法办事的水平。
5、改进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通过政务公开,改进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工作效率,为民服务的意识进一步增强,过去是群众找上门,现在是我们上门为群众服务,赢得了群众的信赖;群众通过参政议政,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增强,对*依法管理给予了理解与大力支持。对于企业,我们明确承诺:“一切为企业服务,服务于企业的一切”,赢得了广大纳税人的好评。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为:⑴认识不够到位。少数村干部对实行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工作被动应付,有的甚至认为公开就是公布,公布了也就完事了,对群众的意见重视不够、研究不够,更谈不上整改。(2)工作力度不大。有的村和部门抓一阵,停一阵,政务公开的力度不大,进展不快。有待进一步花大力气,下大功夫。(3)有的公开内容不规范。少数村和部门公开的内容不具体,重点不突出,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等应该公开的未能做到全部公开,使群众难以了解全貌;许多应事前公开的内容变成了事后公开;有的公开内容长期不更新或缺乏动态内容,失去了公开的意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切实解决,不断把政务公开工作推向深入。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0:53
先说司法
司法其实最大的公开就是公开审理,但有的敏感案件,有的*不让人进去旁听,这是不好的。流言最可怕,所以对看不见的东西,自然就会乱说乱猜,看见了反而没啥了。就像汶川地震,外国媒体说啥的都有,什么中国不让记者进,四川有核基地,说啥的都有,结果中国开放了,你来吧,没人管你,你爱怎么采访怎么采访,外媒知道了,去了连路都不知道怎么走,大家都在忙着救灾,谁管你啊,这下外媒不乱说了,一边倒的说中国好,救灾得力,民众有爱心。所以,我觉得,对于敏感案件,最好的防止流言的办法,就是提前做好工作,在审理*内部做好协调防范的机制,提前预防和化解一些敏感点,也不要想着能有谁走走后门。这种敏感案件,更要严防*,做得好,信誉就有了,做不好,什么都没了。地方,尤其是基层公检法系统,本来管理上就有些问题,再加上本着能捂就捂的想法,很多事东窗事发,就来不及了,有时候不是亡了羊,你补补就行的。
政务公开
我的感觉是目前的政务公开基本是报喜不报忧,报小不报大,尤其是经费,那就是各级大员的重点啊,死活不让看的。对于这一点,我觉得要循序渐进,先把报喜报忧解决,这个事,去年河南杞县放射源事件就是教训,不要老想着捂这个事,最后捂不住了,也没人信你了。在现在*公信力普遍较低的情况下,不要想着“捂不住了再说”,没人信你的,也不要想着“能捂住的”,现在网络时代,什么破事都能捅出来,坏事传千里,更加不要想着“跨省追捕”。然后是解决鸡毛蒜皮小事要报,大事也要报。对于敏感的问题,需要建立机制,由高级领导决定。最后是最难的经费问题。
经费问题,一言难尽啊,需要长期摸索和磨合。我没啥经验,不说这个了。
公开方式嘛,对于影响民众的大事情,无论好坏,一律在省级重要报刊、电台、电视台放出,以保证最大化的公之于众。建议在网上设立专门发布新消息的一栏,并由专人负责搜集相关反馈意见。收到反对意见比较多的,不要干什么把消息撤掉的傻事,而要再发一条处理措施,比如暂缓执行啥的,可以借鉴前些时候广东垃圾焚烧事件。
就说这些吧,以供参考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0:53
这种事,哥们劝你还是请叫相关人士,网上也给你提不到什么好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