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老子的《道德经》中的和谐思想的体现之处和期刊中体现和谐的部分摘录!谢谢,我急需做一个科研立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3:50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2 16:55

论文关键词 :《道德经》 “和谐 ”思想 自然 小国寡民 冲气 文化资源
论文摘要:老子《道德经》中的“和谐”思想极其丰富,极其高明。文章主要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和谐 ”的哲理来弘扬老子的“和谐 ”思想 ,作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文化资源。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 出的伟大 目标。构建和谐世界 ,是**在 2005年联合 国成立 6O周年首脑会议上提 出的伟 大 目标党的“十七”大又把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世界作为我 国战略发展的基本“国策”。
而今国内与国际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他人)、人的身与心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衡与不和谐的问题,急需我们各方面的努力,以使生态 、世态和心态都能健康地 、正常地 向前发展,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贯彻落实对内构建和谐社会与对外构建和谐世界的伟大目标,需要很多资源 。我们应努力从中华文化传统里挖掘、弘扬优秀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软实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 、追求和谐的民族在传统中华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不仅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具有“和谐”思想,老子所开创的道家同样也具有珍贵的“和谐”理念与“和谐”智慧。
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地、天、道法自然的和谐
老子关于“和谐”的智慧与思想最精深的理论就是他的“四大”学说。老子在“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 中有 四大 ,而人 居其一焉。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 自然”(《道德经 ·二十五章》)这一著名的判断里 ,全面精当地 回答了人 与 自然界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身与心的和谐 的问题。其 中人代表“人”,内含“人”与“人”、人的“身”与 “心”;“天”与 “地”代 表 “自然 界”。“人 ”、 “地”、“天”以及“人”与“人”、人的“身”与“心”,加上作为它们以及其他万物的本原与起源的“道”,本来都是各不相同的东西。而各 自的东西之间,是存在着差异、对立、甚至矛盾的。但是,万物的生存与发展,又都离不开彼此之间所应具有 的“和谐”状态。那么,这“和谐”状态如何才能出现并保持呢? 对于这一重大问题 ,儒家与道家作为我国最早的两大思想体系,都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
儒家的回答集中体现于《论语》里所提 出的“礼之用,和为贵”之说。有子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 ·学而》)意思是说 ,“和谐”是“礼”的各种各样的作用 中最为重要 的一种 。这是因为,古代君王在治理国家时,无论遇到什么事情 ,都由于做到了“和谐”,从而取得了成功。但是,只知道为“和谐”而“和谐”,而不知道用“礼”去节制它 ,那也是行不通的。可见,有子认为“礼”与“和谐”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礼”是“体”,“和谐”是“用”;是“礼”决定着 “和谐”,而不是“和谐”制约着“礼”;“和谐”必须从属于“礼”。不难发现 ,有子把他的老师孔子关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原则作为更基本的原则。
我国数千年的历史证明,一方面在“礼”的指导与制约下 ,使得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间呈现并保持了“和谐”的状态,从而使我国封建社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另一方面 ,在“礼”的指导与制约下 ,人与人之间本应有的“和谐”关系,被破坏殆尽 ,“礼教”与“天理”,正如戴震所揭露出的,竟然成了杀人的残酷工具。他义正词严地指出 :“尊者 以理责卑 ,长者以理责幼 ,贵者以理责贱 ,虽失 ,谓之顺 ;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 ,虽得 ,谓之逆 ……上 以理责其下 ,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 。”最后,他愤慨地鸣不平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 ,其谁怜之?”由上述可见,儒家“和为贵”的“和谐”思想 ,其依据仅仅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和宗法制 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礼”与“理”,其作用仅仅是或主要是关系到人与人这一层面而已。而道家老子“四大”的“和谐”学说 ,则截然不同。它深深地扎根于“自然”之上 ,并且全方位地作用于“和谐”的各个层面。
那么 ,究竟什么是老子所说的“自然”呢?这无疑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道德经》全书一共使用了五次“自然”一词。例如 ,“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 我 自然”(《道德经 ·十七章》),“希言 自然”(《道德经 ·二十三章》),“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 自然”、“道生之 ,德畜之 ,物形之,势成之 。是 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夫 道之尊 ,德 之贵 ,夫莫 之命 而常 自然”(《道德经 ·五十一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 ,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德经 ·六十 四章》)。显然,这五处“自然”,没有一处是指“自然界”,完全都是专指“自然而然”而言的。这是大多数注者的共识。最早 的注者之一 ,西汉的河上公在其所著 的《老子章句》一 书中注道 :“道性 自然 ,无所法也 。”意思是说,“道”的本性或本质是 自然而然的,“道”正是以其 自然的本性或本质的存在为法的,此外则别无所法 了。又如最著名的注者之一 ,三国魏晋玄学的创始人王弼在其所著《道德真经注》一书中注道:“法 自然者,在方而法方 ,在圆而法圆,于 自然无所违也。”王弼在这里是通过“方”与“圆”二者所法的应是也只能是“自然”的本性或本质的存在 自身,这 当然 就更具体而易解 了这些诠释是完全符合老子 的本意的。可见,“道”与“自然”,实乃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自然”作为原则 ,乃是“道”最基本 的最高的原则 。而“人”、“地”“天”三者既然都是要效法、遵循“道”的,那么也就是要效法 、遵循“自然”了。这是非如此不可的,也是概莫能外的。“人”、“地”、“天”、“道”与“自然”,虽有五个名称,但其实只有 四个单元 ,所以老子不说“域 中有五大”,而说“域 中有 四大”。
老子正 是通过这“道”、这 “自然”、这“自然而然”,启发并要求人们在从事一切活动时,无论 是思想 ,还是语言以及行动 ,都必须 自觉做到“从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既坚决反对任何超客观事物的主宰力量 ,也坚决反对人们的一切 主观臆想与盲动 。只有这样,人们在实践中才能少犯或不犯错误 ,走向成功 。所 以,这“自然而然”,乃人生获得智慧与成功的“大道”。
拿“环保”来说 。自然环境已经受到并继续遭受人类更严重的破坏 ,生态平衡每况愈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所以,我们必须牢 固地树立环保意识 ,并大力采取措施 ,以恢复 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但是 ,无论我们如何发动广大群众 ,群策群力 地去搞好环境保护,也无论我们如何动用财力 ,投入巨资,采用高新技术去搞好环境保护,归根结底,恢 复 、保护 、发展 自然环境生态平衡最行之有效的原则 与方法,是切实遵循 自然环境生态平衡 的规律 。而 这正是老子所说的“法 自然”的奥义与妙用。
为了创造与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老子十分强调对进行统治与教化的“侯王”与“圣人”应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 他们一定要 自觉遵循“法自然”的最基本的原则 ,如果他们违背了“法自然”的最基本的精神 ,随心所欲 ,胡作非 为,就 必定会破坏国 家与人民应有的“和谐”局面,使得“国家滋昏”(《道德经 ·五十七章》),“其民缺缺”(《道德经 ·五十八章》),“而民弥贫”(《道德经 ·五十七章 》)。与此相反,如果“侯王”与“圣人”能恪守“法 自然”的最基本的精神原则,去信任群众 、关心群众 、保护群众 、尊重群众,而不瞎指挥群众、横加干涉群众、越俎代庖 ,对群众采取“清静无为”、“无为而治”的态度,就一定会“天下将 自定”(《道德经 ·三十七章》),“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 ·五十七章 》),“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 ·四十八章》),人 民就会“白化”、“自正”、“自富”、“自朴”(《道德经 ·五十七章》)。
可见 ,老子在解决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问题时,把全部责任至少是 主要责 任指 向 了“侯 王”与 “圣人”,而这与儒家 的责任指向,岂不是正相反吗?所以,我们说,在老子 的名著《道德经 》里,不仅含有许多“君人南面之术”,而且也含有很厚重 的“重 民思想”或“民本思想”。如果用 一句话来概括老子五千言的主旨,那就是他 自己所说的“爱民治国”四个字。总之 ,老子关于“和谐”的“四大”学说及其“法自然”的主张 ,言简意赅 ,充满了智慧之光 ,含有 巨大的价值 ,具有无穷的力量 ,对我们全面彻底地解决所面临的 自然界的和谐、人与自然界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身与心的和谐问题,无疑是极富启迪意义的。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小国寡民式的保民利民乐民的社会和谐
老子的“和谐”智慧还表现在他所精心设计的“小国寡民”说中。该说全文是:“小国寡 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 ,无所阵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 ·八十章》) 老子的“小国寡民”说 ,话虽不多 ,但说得却很明白。概而言之,包括了“要”与“不要”两个层面:所要的,是五点 ;所不要的,也是五点 。
相对于老子“小国寡 民”的社会,现实社会往往是“大国众 民”的社会。这“大国众 民”的社会 ,正是统治者所梦寐以求 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宾 ,莫非王臣”的疆土辽阔、人口众多的强大的帝国统治者为了实现“大 国众民”的野心,千方百计地使用各种各样的“什佰之器”,甚至奇技淫巧。在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之下 ,人 民难以安身立命 ,为逃避苛捐杂税和繁重的劳役 ,而不得不离乡背井,四处逃亡 。统治者之所 以热衷于发展“舟舆 ”以利交通运输 ,其用意之所在 ,根本上还是为了便于并加强他们对人民的压迫与剥削。最甚者,则是统治者不择手段地使用那些最先进的杀伤力最大的“甲兵”,去频繁地发动争城夺地和掳掠人民的侵略战争。
老子对这种置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大国众民”的社会 ,感到非常愤怒与痛恨,所以给予 了无情的揭露与彻底的批判,并针锋相对地提 出了他认 为可以保民利民乐民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他在其社会理想中,坚决地对“什佰之器”、“远徙”、“舟舆”、“甲兵”、“往来”五种引起社会不安与危机的现象,予以一一否定。
老子“小国寡民”社会中的“*要”的提 出,绝不是偶然的,而是他一贯思想 的继续与发展。他 曾断言:“大道废 ,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 ,有忠臣。”(《道德经 ·十八章》)又断言:“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并且 ,老子还强调指出:“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绝学无犹。”(《道德经 ·十九章》)意思是说 ,这三者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还要使他们 的思想有所从属 ,即一定要保持淳朴的本性 ,减少私心杂念以及抛弃文化学问,才能免 于忧患。因此 ,老子在“小国寡 民”的社会里,又提出了“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邻 国相望 ,鸡犬之声 相 闻,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
事实已一再证实,文明发展不仅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影响 ;社会进步不仅有合理之处 ,也有不合理之处。老子独具慧眼,能清醒地看到文明发展中的负面影响和社会进步中的不合理之处,并对此感到极大的愤 懑,予 以猛烈 的揭批。但是,全面而论,老子的批判“有过之而无不及”,显然是过了头。甚至还是“因噎废食”。我们认为文明与文化的进步对推动社会 向前发展的巨大贡献,是决不可抹杀的,也是不可以低估的。 老子所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则是他“小 国寡民”理想社会中的核心与实质之所在它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如果切实做到了人民有甜美的饮食,漂亮 的衣服,安适的住房 ,欢 乐的习俗 ,那他“小国寡民”的社会 ,岂止是温饱有余,简直还是超越小康呢!毫无疑问,他这样的“小国寡民”的社会 ,必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人民生活在其中也必定是和谐的。
但是,众所周知,这样高度和谐 的社会,是一定要 以科技进步,生产发展 ,经济繁荣 ,*文明,精神文明,文化昌盛,道德高尚……为前提与基础的。所以,对这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文明,决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否定态度,务必采取足够的重视的态度。否则,老子的“小 国寡民”的社会,就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的社会或者保守的、落后的、开历史倒车的社会。
总之,老子 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其 中的“*要”,可以启发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问题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 ,克服片面性,一分为二地、全面地去看待 。其 中的“五要”,则可以大力弘扬,作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的宝贵思想资源。
三 、“和谐”的哲理:万物生于和谐
如上文所述 ,老子在《道德经》中,通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的精辟论述,以独创性的“自然”理念全面地阐释了人 、地 、天、道 的和谐。而其实质与重点则在于阐释了人与自然(即天与地)的和谐。同时,老子在《道德经》中通过设计“小 国寡民”的理想国,阐释了人与社会的和谐 。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自然”,是事物 ;“社会”,也是事物;其余现象,也都是事物。而所有的事物 ,无疑都是有矛盾的 ,都是需要用和谐去化解它们的矛盾的。有无这种可能性?老子作为大哲学家,《道德经》作为哲学经典 ,明确告诉了人们这是完全 可 以 的。因为,老子在《道德经》中极其深刻地揭示出万事万物产生的秘密及其根源就在于“和谐”。他这样说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 ·四十二章》) 老子的这一名言,是由两小句组成 的。第一小句说明“万物”是由“道”生出来 的。这充分彰显了道家的特色。因为,老子及其道家 ,是以“道”这个独创的理念作为其哲学体系中最高的和最基本 的范畴。
这里的“万”字 ,并非是确指,而是泛指 ,是代表“无穷”数 、“无限”的。人们都熟知,“万”位数是 由“千”位数相加而构成的,“千”位数是由“百”位数相加 而构成的,“百位”数是 由“个 ”位数相加而构成 的。所以,老子在这里就借用 了常识来加以说明“道”生“万物”的大道理。这充分表明了老子的大智慧。一般人 ,往往对第一小句津津乐道 ,也就此打住 ,而忽略了第二小句 ,这是很可惜的。因为 ,老子的第二小句更有深意 ,其智慧更 大更高 ,它极 其深刻地揭示 出“和谐生万物”或者“万物生于和谐”的大道理。老子认为,“万物”的每一物都是 由“阴气”和“阳气”共 同构成 的。所 以,他 说 :“万 物 负 阴而 抱 阳。”那 么,“阴”、“阳”二气又是如何构成“万物”的呢?老子进一步认为,只有 当“阴”、“阳”二气在相互发生“冲突”而又达到了“和”(即“平衡”、“和谐”)的状态时 ,才能产生“万物”。所 以,老子说 :“冲气 以为和 。”这样就可以解说“道”所生的“一”,指的是尚未分化的一元之气 ,即“元气”;“一”所生的“二”,即指“阴阳二气”;“二”所生的“三”,即指“和气”;“三”生“万物”,即指“万物”由“和气”而生。概而言之 ,即是“道”生“元气”,“元气”生“阴阳”,“阴阳”生“和气”,“和气”生“万物”。可见,第一小句是第二小句的前提与基础,第二小句是对第一小句的补充与深化。两句具有 内在的有机联系,共同说明了“道”通过“和气”生出“万物”。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老子的哲学是“和”的哲学或“和生”的哲学。
老子的“和气”、“和谐之气”生“万物”说 ,是对早他二三百 年的西周 末年 的史伯 于公元前 781一前771年所说的“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 ·郑语》)的继承与发展 。发展主要在于把史伯的“和”上升为“和气”,并从属于“道”。
庄子则继承并发展了老子关于“和气”、“和谐之气”生万物的学说 。他说 :“至阴肃肃 ,至阳赫赫 。肃肃出乎 天,赫赫出乎地 ,两者交通成 和,而物生焉。”(《庄子 ·田子方》)庄子这段话说明了“阴阳”二气的状态与特色 ,“阴阳”二气源于何处,而关键则是说明了“阴阳”二气“交通成和”,即老子所说的“冲气以为和”,“交通成和”的“和气”就可以生成万物了。
《淮南子》对老子“和气”、“和谐之气”生“万物”的继承与发展主要在于,强调“和气”、“和谐之气”是天下所有的“各种各样的气”中“最大”的“气”。他鲜明地指出:“天地之气 ,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 。春分而生,秋分而成 ,生与之成 ,必得和之精 。”(《淮南子 ·汜论训》) 我们的祖先在 日常生活 中体认 到史伯 、老子、庄子、淮南子等所说的“和 (气)生万物”的大道理。所以,他们早就承认“心平气和”,乃长寿之道;“家和”乃“万事兴”之道。
综上所述 ,可见老子《道德经》中有关和谐的智慧既多且大又高,弘扬《道德经》中的和谐思想 ,可以为我们对内构建和谐社会与对外构建和谐世界提供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
[1]孟子字义疏证卷上 ·理[M]//戴震全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1:161.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2 16:55

论文关键词 :《道德经》 “和谐 ”思想 自然 小国寡民 冲气 文化资源
论文摘要:老子《道德经》中的“和谐”思想极其丰富,极其高明。文章主要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和谐 ”的哲理来弘扬老子的“和谐 ”思想 ,作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文化资源。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 出的伟大 目标。构建和谐世界 ,是**在 2005年联合 国成立 6O周年首脑会议上提 出的伟 大 目标党的“十七”大又把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世界作为我 国战略发展的基本“国策”。
而今国内与国际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他人)、人的身与心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衡与不和谐的问题,急需我们各方面的努力,以使生态 、世态和心态都能健康地 、正常地 向前发展,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贯彻落实对内构建和谐社会与对外构建和谐世界的伟大目标,需要很多资源 。我们应努力从中华文化传统里挖掘、弘扬优秀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软实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 、追求和谐的民族在传统中华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不仅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具有“和谐”思想,老子所开创的道家同样也具有珍贵的“和谐”理念与“和谐”智慧。
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地、天、道法自然的和谐
老子关于“和谐”的智慧与思想最精深的理论就是他的“四大”学说。老子在“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 中有 四大 ,而人 居其一焉。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 自然”(《道德经 ·二十五章》)这一著名的判断里 ,全面精当地 回答了人 与 自然界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身与心的和谐 的问题。其 中人代表“人”,内含“人”与“人”、人的“身”与 “心”;“天”与 “地”代 表 “自然 界”。“人 ”、 “地”、“天”以及“人”与“人”、人的“身”与“心”,加上作为它们以及其他万物的本原与起源的“道”,本来都是各不相同的东西。而各 自的东西之间,是存在着差异、对立、甚至矛盾的。但是,万物的生存与发展,又都离不开彼此之间所应具有 的“和谐”状态。那么,这“和谐”状态如何才能出现并保持呢? 对于这一重大问题 ,儒家与道家作为我国最早的两大思想体系,都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
儒家的回答集中体现于《论语》里所提 出的“礼之用,和为贵”之说。有子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 ·学而》)意思是说 ,“和谐”是“礼”的各种各样的作用 中最为重要 的一种 。这是因为,古代君王在治理国家时,无论遇到什么事情 ,都由于做到了“和谐”,从而取得了成功。但是,只知道为“和谐”而“和谐”,而不知道用“礼”去节制它 ,那也是行不通的。可见,有子认为“礼”与“和谐”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礼”是“体”,“和谐”是“用”;是“礼”决定着 “和谐”,而不是“和谐”制约着“礼”;“和谐”必须从属于“礼”。不难发现 ,有子把他的老师孔子关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原则作为更基本的原则。
我国数千年的历史证明,一方面在“礼”的指导与制约下 ,使得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间呈现并保持了“和谐”的状态,从而使我国封建社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另一方面 ,在“礼”的指导与制约下 ,人与人之间本应有的“和谐”关系,被破坏殆尽 ,“礼教”与“天理”,正如戴震所揭露出的,竟然成了杀人的残酷工具。他义正词严地指出 :“尊者 以理责卑 ,长者以理责幼 ,贵者以理责贱 ,虽失 ,谓之顺 ;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 ,虽得 ,谓之逆 ……上 以理责其下 ,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 。”最后,他愤慨地鸣不平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 ,其谁怜之?”由上述可见,儒家“和为贵”的“和谐”思想 ,其依据仅仅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和宗法制 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礼”与“理”,其作用仅仅是或主要是关系到人与人这一层面而已。而道家老子“四大”的“和谐”学说 ,则截然不同。它深深地扎根于“自然”之上 ,并且全方位地作用于“和谐”的各个层面。
那么 ,究竟什么是老子所说的“自然”呢?这无疑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道德经》全书一共使用了五次“自然”一词。例如 ,“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 我 自然”(《道德经 ·十七章》),“希言 自然”(《道德经 ·二十三章》),“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 自然”、“道生之 ,德畜之 ,物形之,势成之 。是 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夫 道之尊 ,德 之贵 ,夫莫 之命 而常 自然”(《道德经 ·五十一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 ,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德经 ·六十 四章》)。显然,这五处“自然”,没有一处是指“自然界”,完全都是专指“自然而然”而言的。这是大多数注者的共识。最早 的注者之一 ,西汉的河上公在其所著 的《老子章句》一 书中注道 :“道性 自然 ,无所法也 。”意思是说,“道”的本性或本质是 自然而然的,“道”正是以其 自然的本性或本质的存在为法的,此外则别无所法 了。又如最著名的注者之一 ,三国魏晋玄学的创始人王弼在其所著《道德真经注》一书中注道:“法 自然者,在方而法方 ,在圆而法圆,于 自然无所违也。”王弼在这里是通过“方”与“圆”二者所法的应是也只能是“自然”的本性或本质的存在 自身,这 当然 就更具体而易解 了这些诠释是完全符合老子 的本意的。可见,“道”与“自然”,实乃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自然”作为原则 ,乃是“道”最基本 的最高的原则 。而“人”、“地”“天”三者既然都是要效法、遵循“道”的,那么也就是要效法 、遵循“自然”了。这是非如此不可的,也是概莫能外的。“人”、“地”、“天”、“道”与“自然”,虽有五个名称,但其实只有 四个单元 ,所以老子不说“域 中有五大”,而说“域 中有 四大”。
老子正 是通过这“道”、这 “自然”、这“自然而然”,启发并要求人们在从事一切活动时,无论 是思想 ,还是语言以及行动 ,都必须 自觉做到“从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既坚决反对任何超客观事物的主宰力量 ,也坚决反对人们的一切 主观臆想与盲动 。只有这样,人们在实践中才能少犯或不犯错误 ,走向成功 。所 以,这“自然而然”,乃人生获得智慧与成功的“大道”。
拿“环保”来说 。自然环境已经受到并继续遭受人类更严重的破坏 ,生态平衡每况愈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所以,我们必须牢 固地树立环保意识 ,并大力采取措施 ,以恢复 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但是 ,无论我们如何发动广大群众 ,群策群力 地去搞好环境保护,也无论我们如何动用财力 ,投入巨资,采用高新技术去搞好环境保护,归根结底,恢 复 、保护 、发展 自然环境生态平衡最行之有效的原则 与方法,是切实遵循 自然环境生态平衡 的规律 。而 这正是老子所说的“法 自然”的奥义与妙用。
为了创造与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老子十分强调对进行统治与教化的“侯王”与“圣人”应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 他们一定要 自觉遵循“法自然”的最基本的原则 ,如果他们违背了“法自然”的最基本的精神 ,随心所欲 ,胡作非 为,就 必定会破坏国 家与人民应有的“和谐”局面,使得“国家滋昏”(《道德经 ·五十七章》),“其民缺缺”(《道德经 ·五十八章》),“而民弥贫”(《道德经 ·五十七章 》)。与此相反,如果“侯王”与“圣人”能恪守“法 自然”的最基本的精神原则,去信任群众 、关心群众 、保护群众 、尊重群众,而不瞎指挥群众、横加干涉群众、越俎代庖 ,对群众采取“清静无为”、“无为而治”的态度,就一定会“天下将 自定”(《道德经 ·三十七章》),“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 ·五十七章 》),“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 ·四十八章》),人 民就会“白化”、“自正”、“自富”、“自朴”(《道德经 ·五十七章》)。
可见 ,老子在解决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问题时,把全部责任至少是 主要责 任指 向 了“侯 王”与 “圣人”,而这与儒家 的责任指向,岂不是正相反吗?所以,我们说,在老子 的名著《道德经 》里,不仅含有许多“君人南面之术”,而且也含有很厚重 的“重 民思想”或“民本思想”。如果用 一句话来概括老子五千言的主旨,那就是他 自己所说的“爱民治国”四个字。总之 ,老子关于“和谐”的“四大”学说及其“法自然”的主张 ,言简意赅 ,充满了智慧之光 ,含有 巨大的价值 ,具有无穷的力量 ,对我们全面彻底地解决所面临的 自然界的和谐、人与自然界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身与心的和谐问题,无疑是极富启迪意义的。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小国寡民式的保民利民乐民的社会和谐
老子的“和谐”智慧还表现在他所精心设计的“小国寡民”说中。该说全文是:“小国寡 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 ,无所阵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 ·八十章》) 老子的“小国寡民”说 ,话虽不多 ,但说得却很明白。概而言之,包括了“要”与“不要”两个层面:所要的,是五点 ;所不要的,也是五点 。
相对于老子“小国寡 民”的社会,现实社会往往是“大国众 民”的社会。这“大国众 民”的社会 ,正是统治者所梦寐以求 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宾 ,莫非王臣”的疆土辽阔、人口众多的强大的帝国统治者为了实现“大 国众民”的野心,千方百计地使用各种各样的“什佰之器”,甚至奇技淫巧。在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之下 ,人 民难以安身立命 ,为逃避苛捐杂税和繁重的劳役 ,而不得不离乡背井,四处逃亡 。统治者之所 以热衷于发展“舟舆 ”以利交通运输 ,其用意之所在 ,根本上还是为了便于并加强他们对人民的压迫与剥削。最甚者,则是统治者不择手段地使用那些最先进的杀伤力最大的“甲兵”,去频繁地发动争城夺地和掳掠人民的侵略战争。
老子对这种置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大国众民”的社会 ,感到非常愤怒与痛恨,所以给予 了无情的揭露与彻底的批判,并针锋相对地提 出了他认 为可以保民利民乐民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他在其社会理想中,坚决地对“什佰之器”、“远徙”、“舟舆”、“甲兵”、“往来”五种引起社会不安与危机的现象,予以一一否定。
老子“小国寡民”社会中的“*要”的提 出,绝不是偶然的,而是他一贯思想 的继续与发展。他 曾断言:“大道废 ,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 ,有忠臣。”(《道德经 ·十八章》)又断言:“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并且 ,老子还强调指出:“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绝学无犹。”(《道德经 ·十九章》)意思是说 ,这三者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还要使他们 的思想有所从属 ,即一定要保持淳朴的本性 ,减少私心杂念以及抛弃文化学问,才能免 于忧患。因此 ,老子在“小国寡 民”的社会里,又提出了“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邻 国相望 ,鸡犬之声 相 闻,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
事实已一再证实,文明发展不仅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影响 ;社会进步不仅有合理之处 ,也有不合理之处。老子独具慧眼,能清醒地看到文明发展中的负面影响和社会进步中的不合理之处,并对此感到极大的愤 懑,予 以猛烈 的揭批。但是,全面而论,老子的批判“有过之而无不及”,显然是过了头。甚至还是“因噎废食”。我们认为文明与文化的进步对推动社会 向前发展的巨大贡献,是决不可抹杀的,也是不可以低估的。 老子所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则是他“小 国寡民”理想社会中的核心与实质之所在它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如果切实做到了人民有甜美的饮食,漂亮 的衣服,安适的住房 ,欢 乐的习俗 ,那他“小国寡民”的社会 ,岂止是温饱有余,简直还是超越小康呢!毫无疑问,他这样的“小国寡民”的社会 ,必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人民生活在其中也必定是和谐的。
但是,众所周知,这样高度和谐 的社会,是一定要 以科技进步,生产发展 ,经济繁荣 ,*文明,精神文明,文化昌盛,道德高尚……为前提与基础的。所以,对这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文明,决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否定态度,务必采取足够的重视的态度。否则,老子的“小 国寡民”的社会,就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的社会或者保守的、落后的、开历史倒车的社会。
总之,老子 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其 中的“*要”,可以启发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问题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 ,克服片面性,一分为二地、全面地去看待 。其 中的“五要”,则可以大力弘扬,作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的宝贵思想资源。
三 、“和谐”的哲理:万物生于和谐
如上文所述 ,老子在《道德经》中,通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的精辟论述,以独创性的“自然”理念全面地阐释了人 、地 、天、道 的和谐。而其实质与重点则在于阐释了人与自然(即天与地)的和谐。同时,老子在《道德经》中通过设计“小 国寡民”的理想国,阐释了人与社会的和谐 。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自然”,是事物 ;“社会”,也是事物;其余现象,也都是事物。而所有的事物 ,无疑都是有矛盾的 ,都是需要用和谐去化解它们的矛盾的。有无这种可能性?老子作为大哲学家,《道德经》作为哲学经典 ,明确告诉了人们这是完全 可 以 的。因为,老子在《道德经》中极其深刻地揭示出万事万物产生的秘密及其根源就在于“和谐”。他这样说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 ·四十二章》) 老子的这一名言,是由两小句组成 的。第一小句说明“万物”是由“道”生出来 的。这充分彰显了道家的特色。因为,老子及其道家 ,是以“道”这个独创的理念作为其哲学体系中最高的和最基本 的范畴。
这里的“万”字 ,并非是确指,而是泛指 ,是代表“无穷”数 、“无限”的。人们都熟知,“万”位数是 由“千”位数相加而构成的,“千”位数是由“百”位数相加 而构成的,“百位”数是 由“个 ”位数相加而构成 的。所以,老子在这里就借用 了常识来加以说明“道”生“万物”的大道理。这充分表明了老子的大智慧。一般人 ,往往对第一小句津津乐道 ,也就此打住 ,而忽略了第二小句 ,这是很可惜的。因为 ,老子的第二小句更有深意 ,其智慧更 大更高 ,它极 其深刻地揭示 出“和谐生万物”或者“万物生于和谐”的大道理。老子认为,“万物”的每一物都是 由“阴气”和“阳气”共 同构成 的。所 以,他 说 :“万 物 负 阴而 抱 阳。”那 么,“阴”、“阳”二气又是如何构成“万物”的呢?老子进一步认为,只有 当“阴”、“阳”二气在相互发生“冲突”而又达到了“和”(即“平衡”、“和谐”)的状态时 ,才能产生“万物”。所 以,老子说 :“冲气 以为和 。”这样就可以解说“道”所生的“一”,指的是尚未分化的一元之气 ,即“元气”;“一”所生的“二”,即指“阴阳二气”;“二”所生的“三”,即指“和气”;“三”生“万物”,即指“万物”由“和气”而生。概而言之 ,即是“道”生“元气”,“元气”生“阴阳”,“阴阳”生“和气”,“和气”生“万物”。可见,第一小句是第二小句的前提与基础,第二小句是对第一小句的补充与深化。两句具有 内在的有机联系,共同说明了“道”通过“和气”生出“万物”。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老子的哲学是“和”的哲学或“和生”的哲学。
老子的“和气”、“和谐之气”生“万物”说 ,是对早他二三百 年的西周 末年 的史伯 于公元前 781一前771年所说的“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 ·郑语》)的继承与发展 。发展主要在于把史伯的“和”上升为“和气”,并从属于“道”。
庄子则继承并发展了老子关于“和气”、“和谐之气”生万物的学说 。他说 :“至阴肃肃 ,至阳赫赫 。肃肃出乎 天,赫赫出乎地 ,两者交通成 和,而物生焉。”(《庄子 ·田子方》)庄子这段话说明了“阴阳”二气的状态与特色 ,“阴阳”二气源于何处,而关键则是说明了“阴阳”二气“交通成和”,即老子所说的“冲气以为和”,“交通成和”的“和气”就可以生成万物了。
《淮南子》对老子“和气”、“和谐之气”生“万物”的继承与发展主要在于,强调“和气”、“和谐之气”是天下所有的“各种各样的气”中“最大”的“气”。他鲜明地指出:“天地之气 ,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 。春分而生,秋分而成 ,生与之成 ,必得和之精 。”(《淮南子 ·汜论训》) 我们的祖先在 日常生活 中体认 到史伯 、老子、庄子、淮南子等所说的“和 (气)生万物”的大道理。所以,他们早就承认“心平气和”,乃长寿之道;“家和”乃“万事兴”之道。
综上所述 ,可见老子《道德经》中有关和谐的智慧既多且大又高,弘扬《道德经》中的和谐思想 ,可以为我们对内构建和谐社会与对外构建和谐世界提供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
[1]孟子字义疏证卷上 ·理[M]//戴震全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1:161.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2 16:55

论文关键词 :《道德经》 “和谐 ”思想 自然 小国寡民 冲气 文化资源
论文摘要:老子《道德经》中的“和谐”思想极其丰富,极其高明。文章主要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和谐 ”的哲理来弘扬老子的“和谐 ”思想 ,作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文化资源。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 出的伟大 目标。构建和谐世界 ,是**在 2005年联合 国成立 6O周年首脑会议上提 出的伟 大 目标党的“十七”大又把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世界作为我 国战略发展的基本“国策”。
而今国内与国际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他人)、人的身与心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衡与不和谐的问题,急需我们各方面的努力,以使生态 、世态和心态都能健康地 、正常地 向前发展,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贯彻落实对内构建和谐社会与对外构建和谐世界的伟大目标,需要很多资源 。我们应努力从中华文化传统里挖掘、弘扬优秀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软实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 、追求和谐的民族在传统中华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不仅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具有“和谐”思想,老子所开创的道家同样也具有珍贵的“和谐”理念与“和谐”智慧。
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地、天、道法自然的和谐
老子关于“和谐”的智慧与思想最精深的理论就是他的“四大”学说。老子在“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 中有 四大 ,而人 居其一焉。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 自然”(《道德经 ·二十五章》)这一著名的判断里 ,全面精当地 回答了人 与 自然界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身与心的和谐 的问题。其 中人代表“人”,内含“人”与“人”、人的“身”与 “心”;“天”与 “地”代 表 “自然 界”。“人 ”、 “地”、“天”以及“人”与“人”、人的“身”与“心”,加上作为它们以及其他万物的本原与起源的“道”,本来都是各不相同的东西。而各 自的东西之间,是存在着差异、对立、甚至矛盾的。但是,万物的生存与发展,又都离不开彼此之间所应具有 的“和谐”状态。那么,这“和谐”状态如何才能出现并保持呢? 对于这一重大问题 ,儒家与道家作为我国最早的两大思想体系,都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
儒家的回答集中体现于《论语》里所提 出的“礼之用,和为贵”之说。有子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 ·学而》)意思是说 ,“和谐”是“礼”的各种各样的作用 中最为重要 的一种 。这是因为,古代君王在治理国家时,无论遇到什么事情 ,都由于做到了“和谐”,从而取得了成功。但是,只知道为“和谐”而“和谐”,而不知道用“礼”去节制它 ,那也是行不通的。可见,有子认为“礼”与“和谐”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礼”是“体”,“和谐”是“用”;是“礼”决定着 “和谐”,而不是“和谐”制约着“礼”;“和谐”必须从属于“礼”。不难发现 ,有子把他的老师孔子关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原则作为更基本的原则。
我国数千年的历史证明,一方面在“礼”的指导与制约下 ,使得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间呈现并保持了“和谐”的状态,从而使我国封建社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另一方面 ,在“礼”的指导与制约下 ,人与人之间本应有的“和谐”关系,被破坏殆尽 ,“礼教”与“天理”,正如戴震所揭露出的,竟然成了杀人的残酷工具。他义正词严地指出 :“尊者 以理责卑 ,长者以理责幼 ,贵者以理责贱 ,虽失 ,谓之顺 ;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 ,虽得 ,谓之逆 ……上 以理责其下 ,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 。”最后,他愤慨地鸣不平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 ,其谁怜之?”由上述可见,儒家“和为贵”的“和谐”思想 ,其依据仅仅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和宗法制 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礼”与“理”,其作用仅仅是或主要是关系到人与人这一层面而已。而道家老子“四大”的“和谐”学说 ,则截然不同。它深深地扎根于“自然”之上 ,并且全方位地作用于“和谐”的各个层面。
那么 ,究竟什么是老子所说的“自然”呢?这无疑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道德经》全书一共使用了五次“自然”一词。例如 ,“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 我 自然”(《道德经 ·十七章》),“希言 自然”(《道德经 ·二十三章》),“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 自然”、“道生之 ,德畜之 ,物形之,势成之 。是 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夫 道之尊 ,德 之贵 ,夫莫 之命 而常 自然”(《道德经 ·五十一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 ,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德经 ·六十 四章》)。显然,这五处“自然”,没有一处是指“自然界”,完全都是专指“自然而然”而言的。这是大多数注者的共识。最早 的注者之一 ,西汉的河上公在其所著 的《老子章句》一 书中注道 :“道性 自然 ,无所法也 。”意思是说,“道”的本性或本质是 自然而然的,“道”正是以其 自然的本性或本质的存在为法的,此外则别无所法 了。又如最著名的注者之一 ,三国魏晋玄学的创始人王弼在其所著《道德真经注》一书中注道:“法 自然者,在方而法方 ,在圆而法圆,于 自然无所违也。”王弼在这里是通过“方”与“圆”二者所法的应是也只能是“自然”的本性或本质的存在 自身,这 当然 就更具体而易解 了这些诠释是完全符合老子 的本意的。可见,“道”与“自然”,实乃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自然”作为原则 ,乃是“道”最基本 的最高的原则 。而“人”、“地”“天”三者既然都是要效法、遵循“道”的,那么也就是要效法 、遵循“自然”了。这是非如此不可的,也是概莫能外的。“人”、“地”、“天”、“道”与“自然”,虽有五个名称,但其实只有 四个单元 ,所以老子不说“域 中有五大”,而说“域 中有 四大”。
老子正 是通过这“道”、这 “自然”、这“自然而然”,启发并要求人们在从事一切活动时,无论 是思想 ,还是语言以及行动 ,都必须 自觉做到“从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既坚决反对任何超客观事物的主宰力量 ,也坚决反对人们的一切 主观臆想与盲动 。只有这样,人们在实践中才能少犯或不犯错误 ,走向成功 。所 以,这“自然而然”,乃人生获得智慧与成功的“大道”。
拿“环保”来说 。自然环境已经受到并继续遭受人类更严重的破坏 ,生态平衡每况愈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所以,我们必须牢 固地树立环保意识 ,并大力采取措施 ,以恢复 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但是 ,无论我们如何发动广大群众 ,群策群力 地去搞好环境保护,也无论我们如何动用财力 ,投入巨资,采用高新技术去搞好环境保护,归根结底,恢 复 、保护 、发展 自然环境生态平衡最行之有效的原则 与方法,是切实遵循 自然环境生态平衡 的规律 。而 这正是老子所说的“法 自然”的奥义与妙用。
为了创造与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老子十分强调对进行统治与教化的“侯王”与“圣人”应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 他们一定要 自觉遵循“法自然”的最基本的原则 ,如果他们违背了“法自然”的最基本的精神 ,随心所欲 ,胡作非 为,就 必定会破坏国 家与人民应有的“和谐”局面,使得“国家滋昏”(《道德经 ·五十七章》),“其民缺缺”(《道德经 ·五十八章》),“而民弥贫”(《道德经 ·五十七章 》)。与此相反,如果“侯王”与“圣人”能恪守“法 自然”的最基本的精神原则,去信任群众 、关心群众 、保护群众 、尊重群众,而不瞎指挥群众、横加干涉群众、越俎代庖 ,对群众采取“清静无为”、“无为而治”的态度,就一定会“天下将 自定”(《道德经 ·三十七章》),“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 ·五十七章 》),“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 ·四十八章》),人 民就会“白化”、“自正”、“自富”、“自朴”(《道德经 ·五十七章》)。
可见 ,老子在解决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问题时,把全部责任至少是 主要责 任指 向 了“侯 王”与 “圣人”,而这与儒家 的责任指向,岂不是正相反吗?所以,我们说,在老子 的名著《道德经 》里,不仅含有许多“君人南面之术”,而且也含有很厚重 的“重 民思想”或“民本思想”。如果用 一句话来概括老子五千言的主旨,那就是他 自己所说的“爱民治国”四个字。总之 ,老子关于“和谐”的“四大”学说及其“法自然”的主张 ,言简意赅 ,充满了智慧之光 ,含有 巨大的价值 ,具有无穷的力量 ,对我们全面彻底地解决所面临的 自然界的和谐、人与自然界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身与心的和谐问题,无疑是极富启迪意义的。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小国寡民式的保民利民乐民的社会和谐
老子的“和谐”智慧还表现在他所精心设计的“小国寡民”说中。该说全文是:“小国寡 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 ,无所阵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 ·八十章》) 老子的“小国寡民”说 ,话虽不多 ,但说得却很明白。概而言之,包括了“要”与“不要”两个层面:所要的,是五点 ;所不要的,也是五点 。
相对于老子“小国寡 民”的社会,现实社会往往是“大国众 民”的社会。这“大国众 民”的社会 ,正是统治者所梦寐以求 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宾 ,莫非王臣”的疆土辽阔、人口众多的强大的帝国统治者为了实现“大 国众民”的野心,千方百计地使用各种各样的“什佰之器”,甚至奇技淫巧。在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之下 ,人 民难以安身立命 ,为逃避苛捐杂税和繁重的劳役 ,而不得不离乡背井,四处逃亡 。统治者之所 以热衷于发展“舟舆 ”以利交通运输 ,其用意之所在 ,根本上还是为了便于并加强他们对人民的压迫与剥削。最甚者,则是统治者不择手段地使用那些最先进的杀伤力最大的“甲兵”,去频繁地发动争城夺地和掳掠人民的侵略战争。
老子对这种置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大国众民”的社会 ,感到非常愤怒与痛恨,所以给予 了无情的揭露与彻底的批判,并针锋相对地提 出了他认 为可以保民利民乐民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他在其社会理想中,坚决地对“什佰之器”、“远徙”、“舟舆”、“甲兵”、“往来”五种引起社会不安与危机的现象,予以一一否定。
老子“小国寡民”社会中的“*要”的提 出,绝不是偶然的,而是他一贯思想 的继续与发展。他 曾断言:“大道废 ,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 ,有忠臣。”(《道德经 ·十八章》)又断言:“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并且 ,老子还强调指出:“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绝学无犹。”(《道德经 ·十九章》)意思是说 ,这三者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还要使他们 的思想有所从属 ,即一定要保持淳朴的本性 ,减少私心杂念以及抛弃文化学问,才能免 于忧患。因此 ,老子在“小国寡 民”的社会里,又提出了“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邻 国相望 ,鸡犬之声 相 闻,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
事实已一再证实,文明发展不仅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影响 ;社会进步不仅有合理之处 ,也有不合理之处。老子独具慧眼,能清醒地看到文明发展中的负面影响和社会进步中的不合理之处,并对此感到极大的愤 懑,予 以猛烈 的揭批。但是,全面而论,老子的批判“有过之而无不及”,显然是过了头。甚至还是“因噎废食”。我们认为文明与文化的进步对推动社会 向前发展的巨大贡献,是决不可抹杀的,也是不可以低估的。 老子所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则是他“小 国寡民”理想社会中的核心与实质之所在它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如果切实做到了人民有甜美的饮食,漂亮 的衣服,安适的住房 ,欢 乐的习俗 ,那他“小国寡民”的社会 ,岂止是温饱有余,简直还是超越小康呢!毫无疑问,他这样的“小国寡民”的社会 ,必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人民生活在其中也必定是和谐的。
但是,众所周知,这样高度和谐 的社会,是一定要 以科技进步,生产发展 ,经济繁荣 ,*文明,精神文明,文化昌盛,道德高尚……为前提与基础的。所以,对这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文明,决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否定态度,务必采取足够的重视的态度。否则,老子的“小 国寡民”的社会,就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的社会或者保守的、落后的、开历史倒车的社会。
总之,老子 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其 中的“*要”,可以启发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问题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 ,克服片面性,一分为二地、全面地去看待 。其 中的“五要”,则可以大力弘扬,作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的宝贵思想资源。
三 、“和谐”的哲理:万物生于和谐
如上文所述 ,老子在《道德经》中,通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的精辟论述,以独创性的“自然”理念全面地阐释了人 、地 、天、道 的和谐。而其实质与重点则在于阐释了人与自然(即天与地)的和谐。同时,老子在《道德经》中通过设计“小 国寡民”的理想国,阐释了人与社会的和谐 。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自然”,是事物 ;“社会”,也是事物;其余现象,也都是事物。而所有的事物 ,无疑都是有矛盾的 ,都是需要用和谐去化解它们的矛盾的。有无这种可能性?老子作为大哲学家,《道德经》作为哲学经典 ,明确告诉了人们这是完全 可 以 的。因为,老子在《道德经》中极其深刻地揭示出万事万物产生的秘密及其根源就在于“和谐”。他这样说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 ·四十二章》) 老子的这一名言,是由两小句组成 的。第一小句说明“万物”是由“道”生出来 的。这充分彰显了道家的特色。因为,老子及其道家 ,是以“道”这个独创的理念作为其哲学体系中最高的和最基本 的范畴。
这里的“万”字 ,并非是确指,而是泛指 ,是代表“无穷”数 、“无限”的。人们都熟知,“万”位数是 由“千”位数相加而构成的,“千”位数是由“百”位数相加 而构成的,“百位”数是 由“个 ”位数相加而构成 的。所以,老子在这里就借用 了常识来加以说明“道”生“万物”的大道理。这充分表明了老子的大智慧。一般人 ,往往对第一小句津津乐道 ,也就此打住 ,而忽略了第二小句 ,这是很可惜的。因为 ,老子的第二小句更有深意 ,其智慧更 大更高 ,它极 其深刻地揭示 出“和谐生万物”或者“万物生于和谐”的大道理。老子认为,“万物”的每一物都是 由“阴气”和“阳气”共 同构成 的。所 以,他 说 :“万 物 负 阴而 抱 阳。”那 么,“阴”、“阳”二气又是如何构成“万物”的呢?老子进一步认为,只有 当“阴”、“阳”二气在相互发生“冲突”而又达到了“和”(即“平衡”、“和谐”)的状态时 ,才能产生“万物”。所 以,老子说 :“冲气 以为和 。”这样就可以解说“道”所生的“一”,指的是尚未分化的一元之气 ,即“元气”;“一”所生的“二”,即指“阴阳二气”;“二”所生的“三”,即指“和气”;“三”生“万物”,即指“万物”由“和气”而生。概而言之 ,即是“道”生“元气”,“元气”生“阴阳”,“阴阳”生“和气”,“和气”生“万物”。可见,第一小句是第二小句的前提与基础,第二小句是对第一小句的补充与深化。两句具有 内在的有机联系,共同说明了“道”通过“和气”生出“万物”。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老子的哲学是“和”的哲学或“和生”的哲学。
老子的“和气”、“和谐之气”生“万物”说 ,是对早他二三百 年的西周 末年 的史伯 于公元前 781一前771年所说的“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 ·郑语》)的继承与发展 。发展主要在于把史伯的“和”上升为“和气”,并从属于“道”。
庄子则继承并发展了老子关于“和气”、“和谐之气”生万物的学说 。他说 :“至阴肃肃 ,至阳赫赫 。肃肃出乎 天,赫赫出乎地 ,两者交通成 和,而物生焉。”(《庄子 ·田子方》)庄子这段话说明了“阴阳”二气的状态与特色 ,“阴阳”二气源于何处,而关键则是说明了“阴阳”二气“交通成和”,即老子所说的“冲气以为和”,“交通成和”的“和气”就可以生成万物了。
《淮南子》对老子“和气”、“和谐之气”生“万物”的继承与发展主要在于,强调“和气”、“和谐之气”是天下所有的“各种各样的气”中“最大”的“气”。他鲜明地指出:“天地之气 ,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 。春分而生,秋分而成 ,生与之成 ,必得和之精 。”(《淮南子 ·汜论训》) 我们的祖先在 日常生活 中体认 到史伯 、老子、庄子、淮南子等所说的“和 (气)生万物”的大道理。所以,他们早就承认“心平气和”,乃长寿之道;“家和”乃“万事兴”之道。
参考文献 :
1]孟子字义疏证卷上 ·理[M]//戴震全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1:161.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2 16:55

论文关键词 :《道德经》 “和谐 ”思想 自然 小国寡民 冲气 文化资源
论文摘要:老子《道德经》中的“和谐”思想极其丰富,极其高明。文章主要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和谐 ”的哲理来弘扬老子的“和谐 ”思想 ,作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文化资源。
构建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 出的伟大 目标。构建和谐世界 ,是**在 2005年联合 国成立 6O周年首脑会议上提 出的伟 大 目标党的“十七”大又把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世界作为我 国战略发展的基本“国策”。
而今国内与国际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他人)、人的身与心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失衡与不和谐的问题,急需我们各方面的努力,以使生态 、世态和心态都能健康地 、正常地 向前发展,从而构建一个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
贯彻落实对内构建和谐社会与对外构建和谐世界的伟大目标,需要很多资源 。我们应努力从中华文化传统里挖掘、弘扬优秀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软实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 、追求和谐的民族在传统中华文化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和谐思想资源不仅孔子所开创的儒家具有“和谐”思想,老子所开创的道家同样也具有珍贵的“和谐”理念与“和谐”智慧。
一、 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地、天、道法自然的和谐
老子关于“和谐”的智慧与思想最精深的理论就是他的“四大”学说。老子在“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 中有 四大 ,而人 居其一焉。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 自然”(《道德经 ·二十五章》)这一著名的判断里 ,全面精当地 回答了人 与 自然界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的身与心的和谐 的问题。其 中人代表“人”,内含“人”与“人”、人的“身”与 “心”;“天”与 “地”代 表 “自然 界”。“人 ”、 “地”、“天”以及“人”与“人”、人的“身”与“心”,加上作为它们以及其他万物的本原与起源的“道”,本来都是各不相同的东西。而各 自的东西之间,是存在着差异、对立、甚至矛盾的。但是,万物的生存与发展,又都离不开彼此之间所应具有 的“和谐”状态。那么,这“和谐”状态如何才能出现并保持呢? 对于这一重大问题 ,儒家与道家作为我国最早的两大思想体系,都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
儒家的回答集中体现于《论语》里所提 出的“礼之用,和为贵”之说。有子日:“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 ,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 ·学而》)意思是说 ,“和谐”是“礼”的各种各样的作用 中最为重要 的一种 。这是因为,古代君王在治理国家时,无论遇到什么事情 ,都由于做到了“和谐”,从而取得了成功。但是,只知道为“和谐”而“和谐”,而不知道用“礼”去节制它 ,那也是行不通的。可见,有子认为“礼”与“和谐”二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礼”是“体”,“和谐”是“用”;是“礼”决定着 “和谐”,而不是“和谐”制约着“礼”;“和谐”必须从属于“礼”。不难发现 ,有子把他的老师孔子关于“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原则作为更基本的原则。
我国数千年的历史证明,一方面在“礼”的指导与制约下 ,使得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间呈现并保持了“和谐”的状态,从而使我国封建社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另一方面 ,在“礼”的指导与制约下 ,人与人之间本应有的“和谐”关系,被破坏殆尽 ,“礼教”与“天理”,正如戴震所揭露出的,竟然成了杀人的残酷工具。他义正词严地指出 :“尊者 以理责卑 ,长者以理责幼 ,贵者以理责贱 ,虽失 ,谓之顺 ;卑者幼者贱者以理争之 ,虽得 ,谓之逆 ……上 以理责其下 ,而在下之罪,人人不胜指数 。”最后,他愤慨地鸣不平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 ,其谁怜之?”由上述可见,儒家“和为贵”的“和谐”思想 ,其依据仅仅是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和宗法制 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的“礼”与“理”,其作用仅仅是或主要是关系到人与人这一层面而已。而道家老子“四大”的“和谐”学说 ,则截然不同。它深深地扎根于“自然”之上 ,并且全方位地作用于“和谐”的各个层面。
那么 ,究竟什么是老子所说的“自然”呢?这无疑是问题的关键之所在。《道德经》全书一共使用了五次“自然”一词。例如 ,“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 我 自然”(《道德经 ·十七章》),“希言 自然”(《道德经 ·二十三章》),“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 ,道法 自然”、“道生之 ,德畜之 ,物形之,势成之 。是 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夫 道之尊 ,德 之贵 ,夫莫 之命 而常 自然”(《道德经 ·五十一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 ,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德经 ·六十 四章》)。显然,这五处“自然”,没有一处是指“自然界”,完全都是专指“自然而然”而言的。这是大多数注者的共识。最早 的注者之一 ,西汉的河上公在其所著 的《老子章句》一 书中注道 :“道性 自然 ,无所法也 。”意思是说,“道”的本性或本质是 自然而然的,“道”正是以其 自然的本性或本质的存在为法的,此外则别无所法 了。又如最著名的注者之一 ,三国魏晋玄学的创始人王弼在其所著《道德真经注》一书中注道:“法 自然者,在方而法方 ,在圆而法圆,于 自然无所违也。”王弼在这里是通过“方”与“圆”二者所法的应是也只能是“自然”的本性或本质的存在 自身,这 当然 就更具体而易解 了这些诠释是完全符合老子 的本意的。可见,“道”与“自然”,实乃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自然”作为原则 ,乃是“道”最基本 的最高的原则 。而“人”、“地”“天”三者既然都是要效法、遵循“道”的,那么也就是要效法 、遵循“自然”了。这是非如此不可的,也是概莫能外的。“人”、“地”、“天”、“道”与“自然”,虽有五个名称,但其实只有 四个单元 ,所以老子不说“域 中有五大”,而说“域 中有 四大”。
老子正 是通过这“道”、这 “自然”、这“自然而然”,启发并要求人们在从事一切活动时,无论 是思想 ,还是语言以及行动 ,都必须 自觉做到“从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既坚决反对任何超客观事物的主宰力量 ,也坚决反对人们的一切 主观臆想与盲动 。只有这样,人们在实践中才能少犯或不犯错误 ,走向成功 。所 以,这“自然而然”,乃人生获得智慧与成功的“大道”。
拿“环保”来说 。自然环境已经受到并继续遭受人类更严重的破坏 ,生态平衡每况愈下,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所以,我们必须牢 固地树立环保意识 ,并大力采取措施 ,以恢复 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 。但是 ,无论我们如何发动广大群众 ,群策群力 地去搞好环境保护,也无论我们如何动用财力 ,投入巨资,采用高新技术去搞好环境保护,归根结底,恢 复 、保护 、发展 自然环境生态平衡最行之有效的原则 与方法,是切实遵循 自然环境生态平衡 的规律 。而 这正是老子所说的“法 自然”的奥义与妙用。
为了创造与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老子十分强调对进行统治与教化的“侯王”与“圣人”应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 他们一定要 自觉遵循“法自然”的最基本的原则 ,如果他们违背了“法自然”的最基本的精神 ,随心所欲 ,胡作非 为,就 必定会破坏国 家与人民应有的“和谐”局面,使得“国家滋昏”(《道德经 ·五十七章》),“其民缺缺”(《道德经 ·五十八章》),“而民弥贫”(《道德经 ·五十七章 》)。与此相反,如果“侯王”与“圣人”能恪守“法 自然”的最基本的精神原则,去信任群众 、关心群众 、保护群众 、尊重群众,而不瞎指挥群众、横加干涉群众、越俎代庖 ,对群众采取“清静无为”、“无为而治”的态度,就一定会“天下将 自定”(《道德经 ·三十七章》),“以无事取天下”(《道德经 ·五十七章 》),“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 ·四十八章》),人 民就会“白化”、“自正”、“自富”、“自朴”(《道德经 ·五十七章》)。
可见 ,老子在解决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问题时,把全部责任至少是 主要责 任指 向 了“侯 王”与 “圣人”,而这与儒家 的责任指向,岂不是正相反吗?所以,我们说,在老子 的名著《道德经 》里,不仅含有许多“君人南面之术”,而且也含有很厚重 的“重 民思想”或“民本思想”。如果用 一句话来概括老子五千言的主旨,那就是他 自己所说的“爱民治国”四个字。总之 ,老子关于“和谐”的“四大”学说及其“法自然”的主张 ,言简意赅 ,充满了智慧之光 ,含有 巨大的价值 ,具有无穷的力量 ,对我们全面彻底地解决所面临的 自然界的和谐、人与自然界的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的身与心的和谐问题,无疑是极富启迪意义的。
二、人与社会的和谐 :小国寡民式的保民利民乐民的社会和谐
老子的“和谐”智慧还表现在他所精心设计的“小国寡民”说中。该说全文是:“小国寡 民,使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 ,无所阵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道德经 ·八十章》) 老子的“小国寡民”说 ,话虽不多 ,但说得却很明白。概而言之,包括了“要”与“不要”两个层面:所要的,是五点 ;所不要的,也是五点 。
相对于老子“小国寡 民”的社会,现实社会往往是“大国众 民”的社会。这“大国众 民”的社会 ,正是统治者所梦寐以求 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宾 ,莫非王臣”的疆土辽阔、人口众多的强大的帝国统治者为了实现“大 国众民”的野心,千方百计地使用各种各样的“什佰之器”,甚至奇技淫巧。在统治者的横征暴敛之下 ,人 民难以安身立命 ,为逃避苛捐杂税和繁重的劳役 ,而不得不离乡背井,四处逃亡 。统治者之所 以热衷于发展“舟舆 ”以利交通运输 ,其用意之所在 ,根本上还是为了便于并加强他们对人民的压迫与剥削。最甚者,则是统治者不择手段地使用那些最先进的杀伤力最大的“甲兵”,去频繁地发动争城夺地和掳掠人民的侵略战争。
老子对这种置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大国众民”的社会 ,感到非常愤怒与痛恨,所以给予 了无情的揭露与彻底的批判,并针锋相对地提 出了他认 为可以保民利民乐民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他在其社会理想中,坚决地对“什佰之器”、“远徙”、“舟舆”、“甲兵”、“往来”五种引起社会不安与危机的现象,予以一一否定。
老子“小国寡民”社会中的“*要”的提 出,绝不是偶然的,而是他一贯思想 的继续与发展。他 曾断言:“大道废 ,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 ,有忠臣。”(《道德经 ·十八章》)又断言:“绝圣弃智 ,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并且 ,老子还强调指出:“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 ,少私寡欲,绝学无犹。”(《道德经 ·十九章》)意思是说 ,这三者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还要使他们 的思想有所从属 ,即一定要保持淳朴的本性 ,减少私心杂念以及抛弃文化学问,才能免 于忧患。因此 ,老子在“小国寡 民”的社会里,又提出了“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邻 国相望 ,鸡犬之声 相 闻,民至老死 ,不相往来 ”。
事实已一再证实,文明发展不仅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影响 ;社会进步不仅有合理之处 ,也有不合理之处。老子独具慧眼,能清醒地看到文明发展中的负面影响和社会进步中的不合理之处,并对此感到极大的愤 懑,予 以猛烈 的揭批。但是,全面而论,老子的批判“有过之而无不及”,显然是过了头。甚至还是“因噎废食”。我们认为文明与文化的进步对推动社会 向前发展的巨大贡献,是决不可抹杀的,也是不可以低估的。 老子所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则是他“小 国寡民”理想社会中的核心与实质之所在它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如果切实做到了人民有甜美的饮食,漂亮 的衣服,安适的住房 ,欢 乐的习俗 ,那他“小国寡民”的社会 ,岂止是温饱有余,简直还是超越小康呢!毫无疑问,他这样的“小国寡民”的社会 ,必定是一个和谐的社会,人民生活在其中也必定是和谐的。
但是,众所周知,这样高度和谐 的社会,是一定要 以科技进步,生产发展 ,经济繁荣 ,*文明,精神文明,文化昌盛,道德高尚……为前提与基础的。所以,对这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及*文明,决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否定态度,务必采取足够的重视的态度。否则,老子的“小 国寡民”的社会,就只能是乌托邦式的空想的社会或者保守的、落后的、开历史倒车的社会。
总之,老子 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其 中的“*要”,可以启发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时,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问题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 ,克服片面性,一分为二地、全面地去看待 。其 中的“五要”,则可以大力弘扬,作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 的宝贵思想资源。
三 、“和谐”的哲理:万物生于和谐
如上文所述 ,老子在《道德经》中,通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 自然”的精辟论述,以独创性的“自然”理念全面地阐释了人 、地 、天、道 的和谐。而其实质与重点则在于阐释了人与自然(即天与地)的和谐。同时,老子在《道德经》中通过设计“小 国寡民”的理想国,阐释了人与社会的和谐 。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 ,“自然”,是事物 ;“社会”,也是事物;其余现象,也都是事物。而所有的事物 ,无疑都是有矛盾的 ,都是需要用和谐去化解它们的矛盾的。有无这种可能性?老子作为大哲学家,《道德经》作为哲学经典 ,明确告诉了人们这是完全 可 以 的。因为,老子在《道德经》中极其深刻地揭示出万事万物产生的秘密及其根源就在于“和谐”。他这样说道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 ·四十二章》) 老子的这一名言,是由两小句组成 的。第一小句说明“万物”是由“道”生出来 的。这充分彰显了道家的特色。因为,老子及其道家 ,是以“道”这个独创的理念作为其哲学体系中最高的和最基本 的范畴。
这里的“万”字 ,并非是确指,而是泛指 ,是代表“无穷”数 、“无限”的。人们都熟知,“万”位数是 由“千”位数相加而构成的,“千”位数是由“百”位数相加 而构成的,“百位”数是 由“个 ”位数相加而构成 的。所以,老子在这里就借用 了常识来加以说明“道”生“万物”的大道理。这充分表明了老子的大智慧。一般人 ,往往对第一小句津津乐道 ,也就此打住 ,而忽略了第二小句 ,这是很可惜的。因为 ,老子的第二小句更有深意 ,其智慧更 大更高 ,它极 其深刻地揭示 出“和谐生万物”或者“万物生于和谐”的大道理。老子认为,“万物”的每一物都是 由“阴气”和“阳气”共 同构成 的。所 以,他 说 :“万 物 负 阴而 抱 阳。”那 么,“阴”、“阳”二气又是如何构成“万物”的呢?老子进一步认为,只有 当“阴”、“阳”二气在相互发生“冲突”而又达到了“和”(即“平衡”、“和谐”)的状态时 ,才能产生“万物”。所 以,老子说 :“冲气 以为和 。”这样就可以解说“道”所生的“一”,指的是尚未分化的一元之气 ,即“元气”;“一”所生的“二”,即指“阴阳二气”;“二”所生的“三”,即指“和气”;“三”生“万物”,即指“万物”由“和气”而生。概而言之 ,即是“道”生“元气”,“元气”生“阴阳”,“阴阳”生“和气”,“和气”生“万物”。可见,第一小句是第二小句的前提与基础,第二小句是对第一小句的补充与深化。两句具有 内在的有机联系,共同说明了“道”通过“和气”生出“万物”。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老子的哲学是“和”的哲学或“和生”的哲学。
老子的“和气”、“和谐之气”生“万物”说 ,是对早他二三百 年的西周 末年 的史伯 于公元前 781一前771年所说的“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 ·郑语》)的继承与发展 。发展主要在于把史伯的“和”上升为“和气”,并从属于“道”。
庄子则继承并发展了老子关于“和气”、“和谐之气”生万物的学说 。他说 :“至阴肃肃 ,至阳赫赫 。肃肃出乎 天,赫赫出乎地 ,两者交通成 和,而物生焉。”(《庄子 ·田子方》)庄子这段话说明了“阴阳”二气的状态与特色 ,“阴阳”二气源于何处,而关键则是说明了“阴阳”二气“交通成和”,即老子所说的“冲气以为和”,“交通成和”的“和气”就可以生成万物了。
《淮南子》对老子“和气”、“和谐之气”生“万物”的继承与发展主要在于,强调“和气”、“和谐之气”是天下所有的“各种各样的气”中“最大”的“气”。他鲜明地指出:“天地之气 ,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 。春分而生,秋分而成 ,生与之成 ,必得和之精 。”(《淮南子 ·汜论训》) 我们的祖先在 日常生活 中体认 到史伯 、老子、庄子、淮南子等所说的“和 (气)生万物”的大道理。所以,他们早就承认“心平气和”,乃长寿之道;“家和”乃“万事兴”之道。
参考文献 :
1]孟子字义疏证卷上 ·理[M]//戴震全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1:161.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