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3:44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8:38
老师说孩子在幼儿园不爱上台发言,是害羞,胆子小,这是真的吗?为什么说这样为孩子贴标签是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如何用孩子的语言和孩子的世界接轨?
爸爸妈妈们最经常问的问题百分八十都是孩子读音不标准怎么办?看来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语音面貌的层面。可是,今天我们强调的教孩子学说话,不仅仅说标准的普通话哦,这个只是说话的一个方面的意涵,另外一个方面的重要意涵是,语言是人际交往的工具,它一方面在表达自我,另一方面在联通他人与世界。
那这期我们就来谈谈如何让孩子勇敢地表达自我吧。有位妈妈告诉了我她的苦恼,老师和她交流孩子在幼儿园状况的时候,颇为忧虑,说孩子在幼儿园上台说话,总是说得少,或者干脆不说,因此老师语重心长地为孩子贴了一张这样的标签:害羞,胆子不够大,将来可能有人际沟通困难。这时候妈妈傻眼了,平时孩子在家的时候,挺有表达*的呀,人多了怎么就不行了呢?
其实问题的关键,或许不是人多哦。确实有些孩子是因为性格比较内敛,在众人面前容易害羞,所以不太爱说话。但并不意味着在众人面前不怎么说话的孩子就一定是害羞,胆子不够大,甚至要被怀疑人际交往有障碍。
这是基本的事理逻辑,但有的时候常常被简单粗暴地忽略了。
所以,如果孩子被要求在众人面前讲话,恰好那个内容是他毫无兴趣的话题,他自然不可能滔滔不绝,孩子直接单纯,他们是表里如一的超级典范,他觉得无趣,就干脆不理睬,然后就跑了。
所以这个时候,给孩子贴上标签是不公平的。
对于这样的孩子,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需要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去观察,用他们的语言和他们的世界接轨。有的孩子痴迷公交车,那我们可以扮演乘客与孩子交流,在乘坐公交车的时候,引导孩子观察公交车的部件,设计的巧思,不同类型的公交车等。
其实说实话,要真正做到和孩子的世界接轨,还不是那么容易的呢。我们的话孩子没法接收,我行我素,原因就是在于你没有进入他的世界。热衷研究台北捷运的五岁男孩宝石,一路爬山一路冲,再怎么说要小心,等大部队之类的话,都完全布发挥作用。灵机一动,追在后头跑的我,说,宝石,这里是台北车站。他马上就有反应了,停了下来。我说这里是台北车站,很多人都会在这里转车。我怕乘客走错,请你站在这里帮我引导一下吧。宝石愣了一下说好,我做了一次示范:这里是台北车站,请往上走。为了确保宝石接收到,请他确认一下,宝石说:这里是台北车站,请乘客往上走。他还自己加台词耶!我要求宝石在这里带到团队所有人都经过完毕才能离开。他果然做到了。
后来,营队的大多数人,都知道宝石喜欢捷运,喜欢交通,我们就常常用此类话题与他交流,大家都交流不错哦。
如果你期待孩子能够更充分地表达自己,那就要和孩子的世界接轨,简单地说就是以孩子的注意力兴趣点为核心。交流他感兴趣的话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8:39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的情况是我们不明白孩子说的是什么意思,孩子也不明白我们说的是什么意思,如何用孩子的语言与孩子的世界接轨,如何与孩子进行无缝连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无疑是每位家长都关心的一件事,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一、游戏是孩子的语言
我们家长可以注意到这一现象,从孩子的手脚能够动的时候开始,他们就开始玩游戏。我家老二现在一周四个月了,记得从三个月左右,他就开始够东西。只要是放到他身边的东西,他就开始用手去摸,用嘴去咬。到他能够爬的时候,他每天不停地爬来爬去,他很好奇,通过爬行他可以去他想去的地方。这时他最喜欢玩的就是摔彩虹塔上的圈圈,他一边爬,一边摔,既可以听到清脆的一连串的声音,也可以看到彩虹圈在地上弹跳、转圈的样子。现在他喜欢和姐姐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两个人玩的不亦乐乎,玩的高兴的时候,他抱着姐姐亲姐姐的脸蛋。
二、学会游戏是沟通的前提
与孩子沟通,依靠我们逻辑性的思维很难进行,只用采用孩子能够听得懂得语言与他们沟通,才能明白孩子内心的想法,同时也能做到让孩子理解我们所要表达的意思。与孩子进行沟通之前,先要和他们进行互动游戏,通过游戏我们和孩子可以相互信任和理解。
三、通过游戏与孩子的世界接轨
相对于孩子,我们家长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常识,而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都是以一个独特的角度来看待这个世界。与孩子一起游戏的过程中,我们站到了孩子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我们眼中的世界才与孩子眼中的世界有了交集,找到了进入孩子内心世界的大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8:39
题主您好,我想问一下,我对这个题目的理解是:孩子的语言,是指孩子们平常说的那些叠词类的描述吗?比如:吃饭饭、坐车车?
如果我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们可能会一直听到婴幼儿,从他们的嘴里发出的很多声音,都是两个相同的字叠在一起的,就比如上面举的这两个例子;所以,我们顺理成章地认为,这是孩子的语言。
但是事实上,这只是孩子因为吸收掌握的词汇量比较少;同时也因为口语系统发育不完善,还不能精准地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该如何来做呢?
大部分家长都会像题主说的那样,觉得大人应该用这样的语言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可是,我不建议家长这样做。
事实上,对于孩子是否更容易接受这样的用词,还没有明确的研究结果;但是孩子一直使用这样的词语后,如果再让他们接受比较正规的书面用语,却是存在着需要转换的过程的。
比如,从“吃饭饭”变成“吃饭”、“坐车车”变成“乘车”,孩子还要经过一个熟悉和替换的过程,实在是多此一举;所以我们建议,直接用比较规范的书面用语和孩子进行交流,而不要用这样所谓的孩子的语言来进行对话。
家长朋友们也不要担心,孩子能否听懂大人的话;对孩子来说,“吃饭饭”和“吃饭”的难易程度是一样的。他们需要花费同样的时间,去进行理解并对应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