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读论语 「学而篇第一」【第一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3 21:0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0 01:02

【第一章】学而时习之,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


孔子开篇论语,言曰:“学习之后,按时实践,岂非乐事?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自远方来,岂非喜悦?他人不了解我,我却无怨,此乃君子风范。”
杨伯峻的翻译揭示了孔子教导的核心:学而实践,志同道合的交流,以及君子的涵养。在古代,"子"是孔子的专用尊称,源于封建制度下的诸侯分封。孔子的学说,不仅影响了他的弟子,也孕育了“诸子百家”这一成语的起源。


“学”字在论语中重要且深远,它不仅指知识的获取,更关乎个人的觉悟和成长。甲骨文中的“学”字,象征教导与学习的场所,强调的是教育的实践性。孔子的私学,不仅教授六艺,还涵盖了修身、文章、经史和帝王之学,体现了全面而深入的教学内容。


杨伯峻先生对“时”字的解析,纠正了朱熹的误解,指出“时”在论语中的多种含义,如历法、季节和恰当的时机。同样,“习”字则被解释为实习或实践,强调学习的实践应用。孔子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以致用的,而非仅为单一技能。


至于“悦”与“乐”,“悦”代表内心的喜悦,“乐”则多指外在的喜乐。孔子提倡的“有朋自远方来”,意味着广纳贤才,四海之内皆兄弟。最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教导弟子以君子胸怀面对误解,体现了孔子教育的包容和谦逊。


总之,孔子的开学致辞,既是教育的起点,也是君子风范的展现,其深意至今仍为世人所传颂,启迪着后世的教育理念和人际交往之道。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