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面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7 09:51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5 04:58

1. 舍利,原是印度语的音译,称作“设立罗”,在中文里意味着“遗留物”或“灵骨”。它指的是一个人在圆寂并通过火化后所留下的结晶体。
2. 舍利的形成并不完全经由火化过程,它与个人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尽管做善事不能直接导致舍利子的形成,但有益的生活习惯,如长期素食,可能会对舍利子的生成有所影响。火化时,体内的某些元素因沉积而受热,进而形成各式各样的结晶。
3. 舍利的种类繁多,一般分为全身舍利和碎身舍利两种。全身舍利指的是无需火化,身体不会腐烂的情况,而碎身舍利则是指火化后的遗骨。此外,也有非人因素形成的舍利,如从天而降、地下出现,或是油灯中、花朵里产生的。
4. 佛教文献《浴佛功德经》将舍利分为生身舍利与法身舍利。生身舍利是指佛的遗骨,而法身舍利则是指佛所遗的教法与戒律。
5. 舍利子的各种奇特现象都表明它不可能是结石。结石主要由钙质或金属盐沉积而成,形态和水垢相似,且容易碎裂。在高温下,这些物质会变成粉末状的氧化物。
6. 尽管结石在人数众多的患者中较为常见,但只有修行者才可能形成舍利子。即使是没有骨头的软组织,如舌头,在火化后也可能形成舍利子。例如,念佛的鹦鹉的舌头也能形成舍利。
7. 舍利的硬度极高,有的甚至能承受铁锤敲打而毫发无损。这些现象是现代科学难以解释的。
8. 2002年,佛指舍利在陕西省扶风门寺被发现,并赴巡礼,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为确保佛指舍利的平安运送和巡礼,两岸佛教界采取了严密的保护措施。
9. 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遗骨和珠状宝石样生成物被称为舍利。据传说,释迦牟尼佛圆寂时,他的遗体火化后产生了头顶骨、骨骼、牙齿,以及八万四千颗珠状真身舍利子。
10. 佛教并不承认舍利的神秘性质,认为它仅仅是火化后的遗骨。尽管自明代以来,佛教开始世俗化,舍利被神秘化,但佛教本身的解释是,舍利就是遗骨,没有更神秘的成分。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