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24 15:2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2 21:49
甲骨文是一种记录在龟甲和兽骨上的古代文字,源于古人迷信的占卜活动。这种文字有多种别称,但陆懋德于1923年发表的文章后,"甲骨文"成为学者们的通称。它与埃及的纸草文书、巴比伦的泥版文字以及印第安人的玛雅文字一样,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如今,甲骨文学已成为学科。
甲骨文虽距今已有3000年,但其实物直到近100年前才被发现。围绕着谁是最早发现者,以及甲骨文是否为商代遗物,存在争议。王懿荣被认为是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人,但也有学者认为是河南安阳小屯村附近的农民早在19年前就发现了甲骨文。王懿荣在19年偶然发现甲骨文,随后进行研究,并出高价购买收藏。他后来断定这些文字属于商代,成为最早作出此判断的学者之一。
在争议中,学者们对王懿荣是否是最早发现甲骨文的人提出疑问,包括北京达仁堂药铺的说法是否属实。然而,根据罗振玉的记录,小屯村农民早在18年之前就发现了甲骨文。学者王襄和范毓周也支持此说法。王懿荣在19年发现甲骨文后,与刘锷、孟定生和王襄一起研究,并确定这些文字为商代的古文字。罗振玉则是另一位关键的甲骨学专家,他探知甲骨发现地点在安阳小屯,进一步确认了安阳是殷代后期的首都,以及甲骨卜辞为殷室王朝的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