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4:2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4 10:29
老百姓的看病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民生焦点。随着医药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最近几年降价的药品越来越多,而医疗器械耗材的降价,也在刚刚过去的一月全面落地,这其中就包括老百姓非常关心的心脏支架。国家集采冠脉支架落地一个月来各地使用情况如何?面对仍然虚高的高值医疗耗材,集采机制还将如何发力?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副研究员蒋昌松: “降价”支架已在全国全面落地实施 “降价”支架首批在18个省区市落地实施,到今天已经实现全面覆盖。 冠脉支架产品从1万3千元的价格降到平均700元后,在一些地方,人工晶体、血液透析和骨科创伤类等医用耗材产品,也开始试点集中采购。 “降价”支架落地实施一个月,患者、医生和医院各方均受益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副研究员蒋昌松: 患者:这次受益最大的是患者群体。首先经济负担有非常明显的下降;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层次,也就是常说的提高了产品档次;此外,也扩大了可及性。以前有一些患者因为经济负担选择保守治疗,现在就可以使用中选的高质量、价格合适的支架。医生:以前可能因为经济的原因跟患者沟通使用产品的时候要费点劲,现在产品价格降下来了,沟通成本大幅降低,所以医生也拥抱这一次改革。医院:从医院的角度,他们拿到了预付款,提高了现金流,各方都是受益的。
心脏支架降价后,使用量小幅增加,说明临床使用规范性良好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副研究员 蒋昌松:从同比和环比数据来看,通过折算成相同的工作日天数来看,中选支架,包括所有支架的使用量,都是小幅增加,没有出现较大波动。既没有大幅增加,也没有大幅的减少,是略微增加。这个也符合我们之前的预判,这说明我们临床使用支架的规范性是比较良好的。
不用担心!心脏支架降价不降质量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副研究员 蒋昌松:质量完全没有打折扣,降价不降质量得到了充分体现。从中选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到医生使用产品的手术技术,还有疗效,都没有打任何折扣。产品质量负责的第一主体是企业,企业不会拿自己的信誉来开玩笑; 中选的产品还是以前的产品,跟集采前是一模一样的,并没有打折扣; 能够纳入到这次集采范围的合金支架,本身就是质量高层次的产品; 药监部门、医疗部门将会通力配合,加大检查力度,加大不良反应事件上报力度。产品的质量是相当的有保障的,老百姓是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4 10:29
“降价”支架落地实施后,患者、医生和医院各方均受益。心脏支架降价后,使用量小幅增加,说明临床使用规范性良好。心脏支架降价不降质量。心脏支架降价后,各省积极牵头推动相关辅助材料带量采购。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4 10:30
我觉得各地的使用情况是逐渐增加的,我觉得心脏支架费用大幅度下降,对老百姓真是太好了,我也觉得生在中国真是太幸福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4 10:30
使用情况还是比较好,而且用的人数也是比较多的,是因为这种产品性价比比较高,然后享受到的群体又比较大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4 10:31
有31个省份都开始投入使用了,并且大部分地区也把心脏支架费用下降了700~1200元左右,并且山西,上海,重庆等很多地方都大范围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