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5:5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4 12:49
随着志留纪的结束,地球的进化史进入了古生代的后半期,即第四纪-泥盆纪。就像奥陶纪延续寒武纪大爆发一样,泥盆纪也继承了志留纪的生命力,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茂盛的蕨类植物和上升的昆虫和两栖动物都长到了前所未见的巨大规模。尤其是以鱼类为代表的脊椎动物,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所以泥盆纪常被称为“鱼类时代”。
其实“北方有鱼”的年代也是古地理演化的结果。在早古生代加里东运动的影响下,地球从泥盆纪开始发生海西运动,许多地区上升,露出海面成为陆地,覆盖了地球85%的海水,包括北半球广阔的古太平洋。与早古生代相比,古地理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最大、最完整的古陆——冈瓦纳古陆,分布在南极地区周围;劳伦和博罗这两块古老的土地构成了欧洲和美洲的统一*,逐渐向冈瓦纳这块古老的土地靠近;到了晚泥盆世,两块古陆开始在赤道附近逐渐汇合,为以后盘古超*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就像奥陶纪进化生物的代表,6米长的直壳鹦鹉螺让位于奥陶纪的新一代海洋巨蟹马蹄蟹一样,泥盆纪也发生了主权的大转变:配有双颚的脊椎动物终于崭露头角,成为最耀眼的明星。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在地球上的统治地位已经成为过去。脊椎动物牢牢占据了地球上最大、最强壮、最凶猛的生物的宝座。
泥盆纪河海中,脊椎动物以鱼类为主,如无颚硬骨鱼、甲鱼、鳞鱼、杂鱼(统称“甲鱼”);颌鱼有四个分支:盾鱼(地下城的鱼)、带刺鱼、软骨鱼(鲨鱼)和硬骨鱼。你唱起来太吵了。其中,无颚类在泥盆纪早期繁盛,凭借其坚固的铠甲,也能在志留纪比目鱼猖獗的水域占据一席之地。但在泥盆纪中期,凶猛强壮的无颌鱼出现时,强大的下颚和锋利的牙齿不仅彻底粉碎了鲎的统治,还杀死了温暖而沉重的无颌亲属。只有少数特化的无颚动物幸存下来,成为现代圆口动物的祖先。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4 12:50
邓氏鱼。体型巨大和公牛差不多,血盆大口让人心惊胆寒。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4 12:50
盾皮鱼类,这是在泥盆纪最大的掠食鱼类之一,体长可以达到9米,还没有进化出真的牙齿。邓氏鱼,这是在晚泥盆纪时期出现的,被看作是那个时候海洋里最大的猎食者。节颈鱼类,身体具有重甲。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6-24 12:51
邓氏鱼,恐鱼,含肺鱼,提塔利克鱼等等。
邓氏鱼是名副其实的泥盆纪霸主生物。它们体长约11米,重达6吨,咬合力5吨,身型如公车般大小,被视为是泥盆纪时期最大的海洋猎食者。这种史前巨鱼血盆大口一张,即使最凶猛的鲨鱼也只能退避三舍,是泥盆纪十大恐怖生物之首。邓氏鱼满嘴的锐牙也是它的致命武器,这种鱼类的牙齿撕咬力是人类目前所知最为凶猛的海洋生物。
恐鱼是泥盆纪晚期地球上出现的真正凶猛而体型巨大的动物,是盾皮鱼纲、节颈鱼目的典型代表。恐鱼体型长达8~11米多,嘴张开时有1米多宽,比现在的鲨鱼还要大还要凶狠。
含肺鱼是一种史前的掠食性鱼类,生存于3亿6000万年前的泥盆纪。其骨骼显示它们的鳍很强壮,有可能可以走到陆地上,并吃掉陆地生物。
提塔利克鱼与同期的其它捕食性动物一样,体型较大。它们长有一排用于捕食的牙齿,头部扁平,眼睛长在头顶,这些都有点像我们今天的鳄鱼。